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華為手機面臨要出貨量還是利潤的兩難

華為發佈了2016年年報, 整體營收增長32%, 淨利潤同比增長0.4%, 其中負責手機的消費者業務營收同比增長44%是拉動華為整體營收增長的發動機。 其沒有公佈手機業務的利潤, 不過之前有市調機構公佈其去年的手機業務利潤同比下滑近10%, 而華為創始人兼總裁任正非則要求手機業務要注意利潤, 這樣今年其將面臨著提升出貨量還是利潤的矛盾。

國內智慧手機市場競爭激烈

從中華酷聯到今天的華米OV, 短短6年時間國內智慧手機市場已經變換了幾次大王旗, 而華為可以說是其中的不倒翁, 這證明了華為確實有自己的實力。

小米以互聯網行銷迅速崛起, 到2014年奪得國內智慧手機市場份額第一名, 華為是其中轉變最快的舊國產四大手機品牌, 於2013年即推出與小米直接競爭的互聯網品牌榮耀, 到2015年四季度奪回國內市場份額第一的位置。

自2015年以來,

OPPO和vivo憑藉線下管道和廣告行銷優勢迅速崛起, 到2016年三季度OPPO和vivo超過華為奪得國內智慧手機市場份額第一、第二的位置, 同年四季度華為扳回一局回升至國內市場份額第二, 但是全年依然未能奪得國內市場份額第一的位置。

今年OPPO、vivo的出貨量目標分別達到1.4億、1.3億, 這與華為的出貨量目標1.7億的差距在拉近, 2016年華為、OPPO、vivo的出貨量分別為1.39億、9940萬、7700多萬。 為了完成各自的出貨量目標, 它們之間的競爭必然會更為激烈。

華為手機面臨要出貨量還是利潤的兩難

在國際市場, 華為與OPPO和vivo的直接競爭關係不大。 華為主要的市場在歐洲、俄羅斯、南美等地, OPPO和vivo才剛開始走向國際市場, 當前主要是在東南亞和印度市場, 所以三者的競爭主要是在國內市場。

眼見著OPPO和vivo的憑藉線下管道和廣告行銷優勢迅速崛起, 華為再次顯示了其戰略調整快速的優勢, 去年初即推出千縣計畫以建設強大的線下管道, 去年上半年完成了300個縣的管道建設也體現了其執行力的強大, 在廣告行銷方面其也投入鉅資冠名知名綜藝娛樂節目。 這一切都需要資金, 龐大的資金投入自然導致華為的利潤下滑。

如果華為今年縮減管道和廣告行銷的投入, 在當前其在這些領域依然不如OPPO和vivo的情況下又如何應對它們的挑戰呢?OPPO和vivo在佔有國內三四五線城市和農村鄉鎮市場之後, 正在加大力度進攻華為佔優勢的一二線城市, 在產品方面也在逐漸改變其低配高價的模式轉而採用手機晶片老大高通的中高端晶片以迎合一二線城市用戶的需求,

可見它們的進攻步伐並沒有停下來, 如果華為為了利潤率縮減投入必然導致其市場份額的進一步下滑。

在供應鏈管理方面, OPPO和vivo也較華為更強, 它們擁有自己的製造工廠, 所有手機都是自主設計和製造, 而華為則部分是自主設計製造、部分採用ODM, 也正因為這樣這兩年在品質萬里行的投訴排名中華為、小米等居於前列, 而OPPO和vivo前十不入。 另據瞭解, 今年三星將繼續向OPPO和vivo供應部分OLED屏, 而其他國產手機品牌在三星的OLED面板產能緊張的情況下難以獲得其OLED屏的供應, 這也成為OPPO和vivo的優勢之一。

綜上, 華為今年必然會遭遇OPPO和vivo的進一步挑戰, 面對這種壓力其如果為了提升利潤就必然只能縮減管道和廣告行銷投入,

這將影響其出貨量, 其將如何選擇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