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中國十大山洞,聽說裡面住著神仙

十大洞天處大地名山之間, 是上天遣群仙統治之所。 據《雲笈七簽》卷廿七所載是:

一、王屋山洞

王屋山, 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又稱“天壇山”。

位於河南省濟源市西北40公里處。 山名之由來, 有謂“山中有洞, 深不可入, 洞中如王者之宮, 故名曰王屋也”。 主峰之巔有石壇, 據說為軒轅黃帝祭天之所。 漢魏時列為道教十大洞天之首, 為“天下第一洞天”。 唐代司馬承禎《天地宮府圖·十大洞天》曰:“第一王屋山洞, 周回萬里, 號曰小有清虛之天。 ” 王屋山風景區內峰巒疊嶂、宮觀林立、人文匯萃, 傳說中的“愚公移山”故事就發生在這裡。

二、委羽山洞

黃岩委羽山洞位於浙江黃岩縣城南2公里處的委羽山, 是山東北的一個寬、高各約2米的深長古洞, 被道家稱作“第二大洞天”。

三、西城山洞

西城山洞, 號;太玄總真天。 未詳所在, 陶弘景《登真隱訣》疑在終南太一山, 杜光庭雲在蜀州。

四、西玄山洞

道教十大洞天的第四洞天, 號“三玄極真天”。 周回三千里, 6甲48塘, 6座山脈, 36道石門圍繞著主峰擱船尖, 曰:覆船山, 覆、覆蓋, 船, 佛法, 佛光普照之地,

這裡日月並不東升西落, 總是光輝照耀, 朗接太空, 晝夜通明, 四季如春, 形成長春之境。 名極真洞天, 其洞中天地高大, 日月星辰, 風雲草木與洞外沒有什麼區別, 只唯洞內宮闕樓臺, 盡是七寶做成, 旁邊長滿紫樹芳花, 玉髓金津俯拾皆是, 完全可以和蓬菜, 瀛洲相媲美, 這正是覆船山的來由。

五、青城山洞

青城山為中國道教發源地之一, 屬道教名山之一。 位於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 古稱“丈人山”, 東距成都市68公里, 處於都江堰水利工程西南10公里處。 主峰老霄頂海拔1600米。 在四川名山中與劍門之險、峨嵋之秀、夔門之雄齊名, 有“青城天下幽”之美譽。 青城山是中國著名的歷史名山和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並於2000年同都江堰共同作為一項世界文化遺產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2008年汶川地震中青城山受到比較大的影響。

六、赤城山洞

赤城山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浙江省天臺縣鏡內,屬於天臺山景區的一部分。山高338.8米。

七、羅浮山洞

羅浮山又名東樵山,是中國十大道教名山之一,漢朝史學家司馬遷曾把羅浮山比作為“粵嶽”。它位於廣東省博羅縣的西北部,橫跨博羅縣、龍門縣、增城區三地,總面積260多平方千米,和位於廣東省佛山市境內的西樵山是姐妹山。羅浮山的主峰是飛雲頂,海撥1296米。其山勢雄渾,風光秀麗,四季氣候宜人,是中國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和避暑勝地,被譽為“嶺南第一山”。北宋蘇東坡曾在這裡作下“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桔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的名句,而使羅浮山聞名於世。

八、句曲山洞

茅山原名句曲山。相傳二千多年前的西漢時期,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從關中來到江南隱居在句曲山潛心習道,采藥煉丹,濟世救人,成為茅山道派的始祖,後人緬懷茅氏昆仲的功德,遂改句曲山為茅山

九、林屋山洞

林屋山洞,距蘇州40餘公里的太湖中島嶼、洞庭西山的石公山中的林屋洞。林屋洞古為道家修煉之所,被道家看作是“十大洞天”中的“第九洞天”。

十、括蒼山洞

括蒼山,中國浙江省中部的一條山脈,為靈江和甌江的分水嶺。

括蒼山山區面積約7000平方千米,和雁蕩山同為福建洞宮山脈向東北伸展而成。括蒼山脈形成於中生代晚期,總體上表現為一個巨型環狀火山構造。主脈西南-東北走向,南接洞官山和雁蕩山,北接天臺山。主峰米篩浪,位於台州市臨海市括蒼鎮,海拔1382.4米。

赤城山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浙江省天臺縣鏡內,屬於天臺山景區的一部分。山高338.8米。

七、羅浮山洞

羅浮山又名東樵山,是中國十大道教名山之一,漢朝史學家司馬遷曾把羅浮山比作為“粵嶽”。它位於廣東省博羅縣的西北部,橫跨博羅縣、龍門縣、增城區三地,總面積260多平方千米,和位於廣東省佛山市境內的西樵山是姐妹山。羅浮山的主峰是飛雲頂,海撥1296米。其山勢雄渾,風光秀麗,四季氣候宜人,是中國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和避暑勝地,被譽為“嶺南第一山”。北宋蘇東坡曾在這裡作下“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桔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的名句,而使羅浮山聞名於世。

八、句曲山洞

茅山原名句曲山。相傳二千多年前的西漢時期,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從關中來到江南隱居在句曲山潛心習道,采藥煉丹,濟世救人,成為茅山道派的始祖,後人緬懷茅氏昆仲的功德,遂改句曲山為茅山

九、林屋山洞

林屋山洞,距蘇州40餘公里的太湖中島嶼、洞庭西山的石公山中的林屋洞。林屋洞古為道家修煉之所,被道家看作是“十大洞天”中的“第九洞天”。

十、括蒼山洞

括蒼山,中國浙江省中部的一條山脈,為靈江和甌江的分水嶺。

括蒼山山區面積約7000平方千米,和雁蕩山同為福建洞宮山脈向東北伸展而成。括蒼山脈形成於中生代晚期,總體上表現為一個巨型環狀火山構造。主脈西南-東北走向,南接洞官山和雁蕩山,北接天臺山。主峰米篩浪,位於台州市臨海市括蒼鎮,海拔1382.4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