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動漫>正文

為什麼國漫難出“佳作”

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多方面的, 有水準問題, 有產業鏈的缺陷, 也有金錢和資本方面的問題, 總體來說, 很複雜。

閒話不多說, 正題。 本文作者:第七多盛開的花@艾歐動漫

近些年, 國漫發展的勢頭來勢洶洶, 於是“國漫崛起”一詞出現在大家的視野中, 而這個詞的出現, 便有了國漫日漫互相撕逼的現象, 且越演越烈。 如今網路上, 只要是有動漫的存在, 只要是能夠評論的地方, 便能看見國漫日漫的各種大戰。

這裡不談論什麼家國情懷, 不想說什麼政治衝突, 也不想引戰, 只是單純說說國漫日漫互懟這種現象的背後原因,

講講國內二次元的整體形勢。

首先一個, 水準問題。

國漫經歷了斷層之後, 便是萎靡下去, 此後國家扶持補貼, 大量人湧入動漫行業, 也產生了大量動漫作品, 但水準參差不齊, 不乏有跑來撈錢的無良人士, 所以國漫那時的水準可以說是數量多,

種類五花八門, 但品質普遍不高。

此後國漫經過幾年的發展, 一些圈錢人士撈到錢退出行業, 而真心為了動漫業的人才也磨礪自身提升了水準, 這才有了二次元的現狀, 數量多, 優作有, 低質也有, 高低不等, 參差不齊。 這就類似我們的經濟發展的道路, 雖然很努力去建設, 去改善, 但貧富差距一直存在。

而日漫呢, 在我們國漫斷層的年代, 他們一直在發展, 勢頭越來越猛, 熱血少女運動魔法各種類型層出不窮, 一路順順利利走到全球頂尖, 到如今動漫行業已經是日本國內三大支柱產業之一。

所以在日本從事動漫二次元的人才很多, 這個行業也受到國民普遍的認可, 二次元氛圍濃厚, 許多在動漫出現過的實體景色也是動漫愛好者的聖地所在,

帶動旅遊行業發展。

相比之下, 在我們國內, 動漫行業不被重視, 國家經濟巨頭有很多行業, 但沒有動漫, 沒有二次元, 除開國家形勢, 社會上也不樂觀, 老一輩、家長們普遍認為動漫是兒童娛樂的東西, 看動漫就是不務正業, 進入動漫行業就是不幹正事沒出息。

同樣的, 日漫在日本的競爭也很激烈, 不夠好的作品根本得不到青睞, 所以想要吸引觀眾便只能做出更好的作品。 而在日方通過觀眾大爺們審核的優秀作品才會被引進國內, 所以這裡就出現了一次擇優的結果。

這就好比一束在商店買來的鮮花, 和幾朵生長於亂世泥土之上, 綻放在雜亂生長的野草上的鮮花對比, 明明都是一樣的花, 一邊入眼的都是花朵的精緻美好, 而另一邊入眼的除了花朵還有淩亂的綠葉髒爛的泥濘, 兩者自然是無法相比。

那些鮮花就是動漫動漫中的優秀作品, 國漫和日漫對比有一個先天上的劣勢, 那就是水平線, 國漫是0開始為水平線, 日漫則是60開始為水平線,

這樣兩者如何對比?當然, 這樣的比喻還是有點誇張成分, 這裡只是讓大家更好理解。

這是一個大環境的問題, 這種氛圍的改善很困難, 涉及的方方面面太多, 盤根錯節, 僅靠這幾年的發展是無法解決這些問題的所在, 所以還是那就話, 我們的路還很長, 要慢慢走。

接下來說說產業鏈。

國內大環境不夠二次元生存,以前國漫的待遇雖說相當差,但好歹是公糧,也只有公糧才能召集起大批的優秀人才製作動畫,而斷層後,國家雖然有大力扶持二次元,但卻出現許多忘了初心,進行業劃水的大軍。

不過怎麼說,還是感謝(貶義)那些人,有他們的存在才帶來了二次元行業的熱潮,有他們爛作的襯托才有了如今許多堅持下來的優秀作品。

說回產業鏈,從一個作品的製作成本說起,這裡呢,腆著臉說一句,我也是從事動漫行業相關的人員,我身邊的人也大多是動漫遊戲相關,所以對這個行業還是有個大致的瞭解,所以就從我這麼一個員工的視角來說說製作成本這個東西。若有不對,還請批評指正。

1w很少,10w也是灑灑水,100w嗯,可以的,那麼1000w,1億呢?是不是突然覺得製作成本怎麼會那麼高?!下來我們來拆開分析下。

成本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人力成本,一個是技術成本。

人力成本主要是員工方面,一個製作團隊,就算它100人吧,這裡看著人多,其實不多,拿3d來說(因為3d這塊我要熟悉一些),從原畫到建模到貼圖、渲染、燈光、材質、綁定、動畫、解算等一系列分工下來,再加上宣傳運營、會記、公關等不同部門,你就不會覺得100人很多了。

每個人工資在4000+左右,拿到手也就3000+,這是行情問題,不是那些網頁數據看起來那麼華麗,雖說熟練程度上去後,績效等原因可以增加薪資,但普遍基礎的還是這個數字。正規企業,五險一金,各種稅金,一系列下來,每個人成本在5000至6000之間,這裡算作5500。所以100人一個月工資至少就要55w。

以上是普通員工,除開普通員工,還有管理層和老闆,這裡我們就籠統算作10w一個月吧,一人1w,也不算過分。所以這裡一個月又是10w沒了。

除開工資待遇,對於吃飯,有的公司是每日發放補助,有的則是開員工食堂免費提供,這裡每個員工不算早餐,動漫行業經常加班,所以晚飯照理說是要包括的,這裡我們極端一點,只算午飯進去,一餐算10元一人(10元真心不多),這裡食堂員工也算100人內。所以這裡100人一天就要1000元,一個月就是3w。

除開以上,公司提供的下午茶,咖啡,水果,飲料等公司福利等方面,以及物業房租,水電消耗,設備花費,檔紙質,對外公關等各種消耗,這裡一個月也算是5w吧。

以上加起來是73w一個月,為了好計算,在員工工資上面隨隨便便加一點,一個月就算75w沒問題吧。而一個作品的製作週期都是動不動就用年來計算,我們就算它1年製作完成,一年下來就是900w。

企業來說,自身怎麼也要賺點錢吧,就算是一成利潤如何?這就是1000w了,而且在宣傳之類的方面肯定還是要出錢的,所以1000w就這樣不知不覺花光了。

而這就是大家口中覺得並不怎麼樣,甚至還很爛很低幼很無聊的動畫的投資成本。

而想要做個好的作品出來,第一個,員工方面,肯定是還要加人數的,雖然很多作品後面的製作團隊並沒有顯示多少人啊,是不是瞎說的?並不是,有許多動畫是外包的形式外派的,而外包人員是不會留名在製作團隊裡,所以製作人員這裡的資料是要翻倍的。

第二個,工資上面,之前也說了,普通員工都算是3000的工資,這裡已經是底線左右了,熟練的人員還有一些牛人肯定在工資上是要提升的,這就表示製作成本又要提高。

第三個,時間上,目前說來,國內大多是一年出一季的作品,而電影則是資金緊張時要好幾年才出一部,所以時間的延長,成本持續增長。

第四點,之前計算的時候,我貌似忘了把作曲配音計算進去,這裡補上。作曲方面涉及版權問題,配音方面就算配音人員再妖孽,也因為作品角色數量,而少不了多少,所以這又是一筆開支。

當然,以上資料都是從我自身角度出發來計算的,畢竟不是管財務的,也沒有很嚴謹去調查什麼的,所以權當參考,瞭解一下便好,若是哪裡不對,也希望大家批評指正。

生產成本說完了,那麼盈利怎麼來的呢?拿日本來說,漫畫是賣出單行本和雜誌,動畫則是DVD,電影靠票房,周邊則是遊戲手辦等周邊。

那麼事情到了中國就有問題了,我們的產業鏈不夠完善,漫畫可以在網上看,動畫可以在網上看,電影可以在網上看,遊戲周邊方面也少有那些為了二次元為了自己喜歡的角色而花出大把大把錢去買周邊,買書刊的人,即便買,也是淘寶等便宜產物,不是官方賣出,即便是讓大家買個會員才能看某個作品,都會被罵的很慘,便宜的會員帳號更是滿天亂飛。

於是動漫製作團隊收不回本,那麼沒有資金只能靠廣告植入,而廣告的植入又是各種被人詬病,於是不植入廣告吧,又沒有資金,沒有資金怎麼辦,只能是減低動漫品質,一切向省錢模式靠攏。省錢模式出來,又是各種差勁的爛作,於是更加沒有人支持,最後惡性循環,關門大吉吧。

說來說去,也就一句話,中國動漫行業沒有錢。

其實我們在二次元的人,每個人每個月花上一元錢,那麼很多動漫製作團隊都能過上比較滋潤的日子,做出來的作品自然也是水漲船高。

下面說說中國風,大家都覺得國漫的中國風元素不夠,那麼什麼才是中國風?我認為,中國風不僅僅是水墨畫,還包括我們的生活,我們穿什麼,吃什麼,我們的行為舉止,我們的思維模式,我們的文化底蘊,我們的山光水色,我們的風土人情……這些都是中國風。

就像文化沒有高低貴賤,只有差異性一樣,動漫也是如此,國漫日漫雖然是競爭關係,但這也是促進相互的提高和發展,所以希望大家還是可以理智一些看待這種事情。

不知不覺扯了那麼多,也不知道堅持看下來的親們還有幾個,這裡都深表感謝。

最後我再說一點吧,那就是國人的心理。

當今現狀,國家對動漫的不重視以及家長對動漫的各種提防,導致了動漫行業一直無法壯大。老例子,《虹貓藍兔七俠傳》,我們多少人童年的回憶,卻被家長一紙斥責,最後無奈下架。

這真的是因為孩子的緣故?說暴力、黃色、血腥各種的家長們,你們是否有發現,現在的孩子大多早熟,在動漫失去容身之所後,孩子們開始接觸各種電視劇反而走向早戀各種趨勢。

孩子不懂事,是的,孩子不懂事是正常的,家長不懂事才是絕望的,動漫二次元不是豺狼虎豹,這種過分的保護下成長起來的下一代,又該如何肩負我們國家的未來。

除開家長,還有我們許多親們,國漫就像我們的孩子,他還小,在成長,你總不能因為看著自己家的孩子蠢笨,不如鄰居家小孩,然後就一腳踩死他吧。

雖然還有很多話想說,但篇幅已經很長了,所以就不說了吧。

因為本人是只種花家的兔子,沒有實地生活在日本去感受那種二次元氛圍,所以有可能說的不對的地方,還請見諒。

希望大家對二次元多一些理解寬容,理智對待。

雖然個人言論是自由的,但三人成虎,何況這麼多躲在螢幕後的鍵盤俠呢?網路暴力不比人身攻擊輕多少,身體受傷還能治癒,精神創傷可就不一定了。

這裡表白所有二次元幕後辛苦的工作人員,感謝你們帶來二次元,感謝二次元給我們的一切美好。

本次就說到這裡,雖然後面結束比較匆忙,大家見諒。也不知道有沒有親看到最後,如果有,我在此衷心的說一聲:謝謝。

果然二次元什麼的賽高!

文:第七多盛開的花@艾歐動漫

國內大環境不夠二次元生存,以前國漫的待遇雖說相當差,但好歹是公糧,也只有公糧才能召集起大批的優秀人才製作動畫,而斷層後,國家雖然有大力扶持二次元,但卻出現許多忘了初心,進行業劃水的大軍。

不過怎麼說,還是感謝(貶義)那些人,有他們的存在才帶來了二次元行業的熱潮,有他們爛作的襯托才有了如今許多堅持下來的優秀作品。

說回產業鏈,從一個作品的製作成本說起,這裡呢,腆著臉說一句,我也是從事動漫行業相關的人員,我身邊的人也大多是動漫遊戲相關,所以對這個行業還是有個大致的瞭解,所以就從我這麼一個員工的視角來說說製作成本這個東西。若有不對,還請批評指正。

1w很少,10w也是灑灑水,100w嗯,可以的,那麼1000w,1億呢?是不是突然覺得製作成本怎麼會那麼高?!下來我們來拆開分析下。

成本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人力成本,一個是技術成本。

人力成本主要是員工方面,一個製作團隊,就算它100人吧,這裡看著人多,其實不多,拿3d來說(因為3d這塊我要熟悉一些),從原畫到建模到貼圖、渲染、燈光、材質、綁定、動畫、解算等一系列分工下來,再加上宣傳運營、會記、公關等不同部門,你就不會覺得100人很多了。

每個人工資在4000+左右,拿到手也就3000+,這是行情問題,不是那些網頁數據看起來那麼華麗,雖說熟練程度上去後,績效等原因可以增加薪資,但普遍基礎的還是這個數字。正規企業,五險一金,各種稅金,一系列下來,每個人成本在5000至6000之間,這裡算作5500。所以100人一個月工資至少就要55w。

以上是普通員工,除開普通員工,還有管理層和老闆,這裡我們就籠統算作10w一個月吧,一人1w,也不算過分。所以這裡一個月又是10w沒了。

除開工資待遇,對於吃飯,有的公司是每日發放補助,有的則是開員工食堂免費提供,這裡每個員工不算早餐,動漫行業經常加班,所以晚飯照理說是要包括的,這裡我們極端一點,只算午飯進去,一餐算10元一人(10元真心不多),這裡食堂員工也算100人內。所以這裡100人一天就要1000元,一個月就是3w。

除開以上,公司提供的下午茶,咖啡,水果,飲料等公司福利等方面,以及物業房租,水電消耗,設備花費,檔紙質,對外公關等各種消耗,這裡一個月也算是5w吧。

以上加起來是73w一個月,為了好計算,在員工工資上面隨隨便便加一點,一個月就算75w沒問題吧。而一個作品的製作週期都是動不動就用年來計算,我們就算它1年製作完成,一年下來就是900w。

企業來說,自身怎麼也要賺點錢吧,就算是一成利潤如何?這就是1000w了,而且在宣傳之類的方面肯定還是要出錢的,所以1000w就這樣不知不覺花光了。

而這就是大家口中覺得並不怎麼樣,甚至還很爛很低幼很無聊的動畫的投資成本。

而想要做個好的作品出來,第一個,員工方面,肯定是還要加人數的,雖然很多作品後面的製作團隊並沒有顯示多少人啊,是不是瞎說的?並不是,有許多動畫是外包的形式外派的,而外包人員是不會留名在製作團隊裡,所以製作人員這裡的資料是要翻倍的。

第二個,工資上面,之前也說了,普通員工都算是3000的工資,這裡已經是底線左右了,熟練的人員還有一些牛人肯定在工資上是要提升的,這就表示製作成本又要提高。

第三個,時間上,目前說來,國內大多是一年出一季的作品,而電影則是資金緊張時要好幾年才出一部,所以時間的延長,成本持續增長。

第四點,之前計算的時候,我貌似忘了把作曲配音計算進去,這裡補上。作曲方面涉及版權問題,配音方面就算配音人員再妖孽,也因為作品角色數量,而少不了多少,所以這又是一筆開支。

當然,以上資料都是從我自身角度出發來計算的,畢竟不是管財務的,也沒有很嚴謹去調查什麼的,所以權當參考,瞭解一下便好,若是哪裡不對,也希望大家批評指正。

生產成本說完了,那麼盈利怎麼來的呢?拿日本來說,漫畫是賣出單行本和雜誌,動畫則是DVD,電影靠票房,周邊則是遊戲手辦等周邊。

那麼事情到了中國就有問題了,我們的產業鏈不夠完善,漫畫可以在網上看,動畫可以在網上看,電影可以在網上看,遊戲周邊方面也少有那些為了二次元為了自己喜歡的角色而花出大把大把錢去買周邊,買書刊的人,即便買,也是淘寶等便宜產物,不是官方賣出,即便是讓大家買個會員才能看某個作品,都會被罵的很慘,便宜的會員帳號更是滿天亂飛。

於是動漫製作團隊收不回本,那麼沒有資金只能靠廣告植入,而廣告的植入又是各種被人詬病,於是不植入廣告吧,又沒有資金,沒有資金怎麼辦,只能是減低動漫品質,一切向省錢模式靠攏。省錢模式出來,又是各種差勁的爛作,於是更加沒有人支持,最後惡性循環,關門大吉吧。

說來說去,也就一句話,中國動漫行業沒有錢。

其實我們在二次元的人,每個人每個月花上一元錢,那麼很多動漫製作團隊都能過上比較滋潤的日子,做出來的作品自然也是水漲船高。

下面說說中國風,大家都覺得國漫的中國風元素不夠,那麼什麼才是中國風?我認為,中國風不僅僅是水墨畫,還包括我們的生活,我們穿什麼,吃什麼,我們的行為舉止,我們的思維模式,我們的文化底蘊,我們的山光水色,我們的風土人情……這些都是中國風。

就像文化沒有高低貴賤,只有差異性一樣,動漫也是如此,國漫日漫雖然是競爭關係,但這也是促進相互的提高和發展,所以希望大家還是可以理智一些看待這種事情。

不知不覺扯了那麼多,也不知道堅持看下來的親們還有幾個,這裡都深表感謝。

最後我再說一點吧,那就是國人的心理。

當今現狀,國家對動漫的不重視以及家長對動漫的各種提防,導致了動漫行業一直無法壯大。老例子,《虹貓藍兔七俠傳》,我們多少人童年的回憶,卻被家長一紙斥責,最後無奈下架。

這真的是因為孩子的緣故?說暴力、黃色、血腥各種的家長們,你們是否有發現,現在的孩子大多早熟,在動漫失去容身之所後,孩子們開始接觸各種電視劇反而走向早戀各種趨勢。

孩子不懂事,是的,孩子不懂事是正常的,家長不懂事才是絕望的,動漫二次元不是豺狼虎豹,這種過分的保護下成長起來的下一代,又該如何肩負我們國家的未來。

除開家長,還有我們許多親們,國漫就像我們的孩子,他還小,在成長,你總不能因為看著自己家的孩子蠢笨,不如鄰居家小孩,然後就一腳踩死他吧。

雖然還有很多話想說,但篇幅已經很長了,所以就不說了吧。

因為本人是只種花家的兔子,沒有實地生活在日本去感受那種二次元氛圍,所以有可能說的不對的地方,還請見諒。

希望大家對二次元多一些理解寬容,理智對待。

雖然個人言論是自由的,但三人成虎,何況這麼多躲在螢幕後的鍵盤俠呢?網路暴力不比人身攻擊輕多少,身體受傷還能治癒,精神創傷可就不一定了。

這裡表白所有二次元幕後辛苦的工作人員,感謝你們帶來二次元,感謝二次元給我們的一切美好。

本次就說到這裡,雖然後面結束比較匆忙,大家見諒。也不知道有沒有親看到最後,如果有,我在此衷心的說一聲:謝謝。

果然二次元什麼的賽高!

文:第七多盛開的花@艾歐動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