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農村電商尋路人】到底怎麼幹?我們掙扎了很久

央廣網北京4月2日消息乘著“互聯網+”的東風, 近年來, 農村電商蓬勃發展, 星星之火漸成燎原之勢, 尤其中西部地區發展迅速, 2016年平均季度增幅16.6%, 高出東部地區3.2個百分點, 成為精准扶貧、拉動就業、發展經濟的新途徑。

作為農村電商示範縣, 重慶雲陽縣、陝西武功縣、甘肅環縣等, 面對地理環境、基礎設施、創業資金、人才儲備等諸多問題, 如何攻堅克難, 讓電商產業從無到有?如何發揮優勢, 激發各方活力?3月底, 經濟之聲記者來到這些示範縣, 採訪觀察, 推出系列報導《農村電商尋路人》。 今天帶來第一篇:到底怎麼幹?我們掙扎了很久。

甘肅東部的環縣是這次採訪的最後一站, 但是留給記者的印象卻是最深的。 從陝西武功縣向東北, 趕往甘肅環縣的途中, 因為天氣原因, 飛機無法起降。 記者乘坐大巴前往環縣, 300公里左右的路程, 用了7個多小時。 靠近環縣, 能看到眾多高低起伏的黃土山頭, 農地和農民主要就散落在這裡的1萬7000多個山頭間。

受地域偏僻、交通不便等因素的制約, 長期以來, 環縣當地的蕎麥、穀子、黃豆、葵花等大量的特色農產品局限於自產自銷, 經濟發展滯後, 如何打通電商最後一公里的物流, 就是個大難題。 環縣商務局局長談應琪回想起最初申報做農村電商示範縣的情形, 坦言並不被看好。

談應琪:“你做不出來電商!沒有什麼成就!我說讓我試一試,

他們知道我是個幹實事的人, 最後通過專家的評審, 我們的答辯最終還是通過了。 ”

審核通過了, 但隨之而來的難題是, 到哪兒找這方面的專業人才?從山東來到環縣做電商培訓服務的王雪蓮說, 條件越差的地方, 人跑的越快。

王雪蓮:“來了以後, 這邊環境還是挺艱苦。 我們一開始技術人員引過來的時候, 呆不住兩天, 第一天來的時候挺新鮮, 第二天就跑了。 就這邊, 確實很乾旱。 ”

相比甘肅環縣, 地處重慶市東北部長江兩岸的雲陽縣, 地理環境和自然條件明顯要好。 不過雲陽縣縣長覃昌德告訴記者, 當初立了項, 有了一定資金, 但一時也不知道從哪入手, 一頭霧水。

覃昌德:“我們也經過了很長時間的掙扎,

到底農村電子商務是幹什麼的?電子商務能不能去農村?電子商務去農村以後能不能可持續?”

不光當地政府, 剛起步的企業也是摸著石頭過河。 這次採訪中, 記者接觸的農村電商從業者, 90%都是農民。 回到陝西武功縣做服裝電商的薛武洲, 就是通過外出務工攢了一定的積蓄, 並接觸到了電商。 記者見到薛武洲的時候, 他正忙著和自家網店的客服一起, 跟顧客談訂單。 他笑著說, 別看現在有了一定的規模, 剛開始做的時候都想過放棄。

薛武洲:“差一點都放棄了, 因為做這個天貓店, 剛開始經營的時候很困難。 我把十幾年在外面打工的全部心思投入了。 剛開始做了半年多, 因為推廣費用太大了, 全部虧本著投進推廣,

投入了幾十萬啊。 ”

發展農村電商, 這些地方幾乎是從零開始, 交通不便、缺少資金、不懂技術和服務……要讓農村電商的種子在這裡落地、生根、發芽, 難度可想而知。 這條路能走下去嗎?要怎麼走?環縣副縣長肖玉川說, 一定要嘗試之後才知道。

肖玉川:“電商作為一個新興的業態, 在東部沿海發達地區能做, 在貧困地區能不能做?如果不嘗試這個事情, 不能輕易給它下結論。 ”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