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80、90後,我們正逐步走向英年早逝這條路上

文:靜怡苑•心靈樂園

如果你還年輕,

試著改變一下你的生活方式。

如果您是長輩,

請把這篇文章分享給身邊的年輕人。

節制生活

◎愛惜自己的身體, 才是最酷的

玩手機、玩電腦、看電視, 喝酒、抽煙、吃肉, 晚睡、晚起……各種各樣的不良生活習慣, 正在一點一點啃噬我們的健康。 很多年輕人覺得, 如果像老年人一樣養生, 感覺一點都不酷, 但如果從現在開始, 不為將來的健康考慮, 那老來躺在病床上、輪椅上下不來, 或者過早地死去, 不能成為一個有性格的老人, 才是一點都不酷。

有的人說:“我現在年輕, 還可以再瘋幾年, 等我四五十歲再說修身養性的事兒。 ”但事實上, 再過十幾二十年, 當你端著保溫杯, 泡著枸杞水的時候, 被榨幹油水的身體, 已經很難調整過來了。

還有一個更大的問題在於——我們真的能活到四、五十歲嗎?

2011年, 復旦女教授身患癌症離世, 在她生前,

寫下了文章反思自己為什麼會是患上癌症的那個人, 主要的原因有這麼幾點:

一、飲食習慣

1.對食物來者不拒。 什麼動物都吃, 孔雀、海鷗、鯨魚、河豚、梅花鹿、羚羊、熊、麋鹿、馴鹿、麂子、錦雉、野豬、五步蛇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2.嗜葷如命。 沒有肉, 便覺飯菜索然無味。 尤其偏愛海鮮。

3.暴飲暴食。 大口吃肉、大口喝酒, 因為貪心使然, 吃的分量往往比男孩子更多。

二、睡眠習慣

晚睡、熬夜、通宵是家常便飯。 除開學習、寫作, 其他時間大多是用來上網、聊天、蹦迪、K歌、吃飯……

三、突擊作業

做事不細水長流。 尤其是考試的時候, 平時不用功, 臨時抱佛腳, 用她老公的比喻就是:一輛平時就跌跌撞撞一直不保修的破車, 一踩油門就徹天徹夜地瘋跑瘋開半個月。 一年搞個四五次, 就是鋼筋鐵打的汽車, 被這麼折騰, 開個二十幾年也報廢了。

四、環境問題

這個就無需多言了。 空氣污染、水污染包括傢俱中帶來的有害物質……

五、性格

太多(患乳腺癌)的人都有重控制、重權欲、爭強好勝、急躁、外向的性格傾向。 除此之外, 包括抑鬱等不良情緒也會對身體造成一些不良影響。

看了以上幾條, 除開客觀原因, 其實讓我們身體損耗的大部分原因, 都是由我們自己導致的。 也正因為如此, 趁現在還有機會, 我們都應該好好照顧自己, 因為不僅是生命的厚度, 就連生命的長度也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

◎物質並非幸福之本

還有一些有志青年, 為了理想、事業、家庭, 終日奔波勞累、起早貪黑, 最終, 沒有得到保養和修復的身體不得不停止工作, 於是, 過勞死的悲劇就這樣發生了。

由於受大環境的影響, 我們不斷地去追求物質生活, 以為物質生活不斷提高, 就能得到幸福。 但是, 正如慈誠羅珠堪布所說:“人的欲望就像是跑步機, 迫使我們不斷往前跑, 始終沒有停下來的機會。

稍稍腳步跟不上, 就會摔跟頭。 若能把欲望這台跑步機的速度調慢, 我們就不會那麼辛苦。 ”

的確, 我們需要事業更上一個臺階, 也要為了給自己和家人創造一個更好的生活環境而努力工作, 但如果我們缺乏了讓自己幸福的能力, 擁有再多的物質財富, 以及科技帶來的便利又有什麼用處呢?

佛教提倡“躬行中道, 不墮兩邊”, 這對我們的生活和工作, 也有一定的啟發:不論是打拼, 或是享樂, 我們都應該把握好一個度。 維持好平衡, 才更利於長遠有效的發展。

◎不妨過一下“窮”日子

老一輩的人,因為當時經濟條件不允許,他們吃不到那麼多肉、也過不了活色生香的夜生活,沒有辦法一年四季吹空調,也不是走哪兒都有小汽車……

他們的吃穿用度都很簡單,沒有那麼多的欲望,小日子也特別容易滿足。那時候的他們還能靜下來把一件事情慢慢做好。我們不妨也試著放緩向前的腳步,讓心慢下來,試著減少欲望,讓自己更容易滿足。

情緒調節

從小老師就說,衡量健康的標準是要身體和心靈都健康。一個內心各種煩惱紛飛的人,身體也未必非常健康。所以,如果我們能訓練心靈,掌控內心,則根本無需擔心抑鬱、焦慮等負面情緒會把我們打敗,而我們的身體,也不會受不良情緒的影響,因而被健康問題困擾。

其實,我們內心當中大部分煩惱的產生,都是源于太在意自己的感受:我被人誤會、我被人欺騙、我被人誣陷、我被人排擠、我被人謾駡、我被人冷落……所以,我憤懣、我委屈、我傷心、我痛苦、我失落……我被人在乎、被人理解、被人寵溺、被人喜歡、被人認可……所以,我開心、我幸福、我得意、我驕傲……

不管是好的情緒、或是壞的情緒,都會對我們產生影響,如果不學會管控自己的情緒,生活會被過得很糟糕。

下面給大家推薦幾種樂園乖乖常用情緒管理的方法:

01、當下

遭遇任何事,莫擾歡喜心,

憂惱不濟事,反失諸善行。

若事尚可改,雲何不歡喜,

若已不濟事,憂惱有何益?

◎不為煩憂傷腦筋

上面這個偈子來自於《入行論·安忍品》,這麼簡單的幾句話曾經無數次把平臺君從焦慮、擔憂和糾結當中解救出來。

由於習慣執著過去、擔憂未來,故而一直都讓現在處於不得安生的狀態當中。但是,焦慮和擔憂無法對過去和未來產生任何改變,反而讓我們整日憂心忡忡,何不跳出這種無謂的擔憂,如果事情都能往好的方向發展,那為什麼不高高興興的呢?如果事情已經到了無法挽回的地步,那擔憂和煩惱又有什麼用處?

02、感恩

若我因己過,不堪忍敵害。

豈非徒自障,習忍福德因。

無害忍不生,怨敵生忍福。

既為修福因,雲何謂障福。

◎ 感謝冒著生命危險成就我們的人

你有沒有遇到過那些“討厭”的人,因為嫉妒你、討厭你或者其他什麼原因而做一些傷害你的事情?如果有,可以試著回想一下,自己是以什麼樣的態度來回應的?

佛教講因果,就是說不管是身體做的、嘴裡說的、心裡想的,任何想要傷害其他生命,或者已經傷害到別的生命的事,最終的苦果都會由自己承擔。

所以,哪怕有人因為害心只是說了一句傷害我們的話,那他自己將來也會為此付出一定的代價。倘若我們以不好的心態去回應,我們將來也同樣會為此付出代價。但是,如果我們能夠把這種傷害,視為讓自己的內心變得更為強大和開闊的臺階,甚至感謝對方能為自己製造機會,那麼,所有的傷害,都是我們生命中的禮物。

03、夢幻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 讓我們痛苦的人和事,都是夢中的演員

相對來說,這是一種比較高級的方法。簡單來說,如果學過初中物理,那各位應該都知道,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聲波。是通過介質(空氣或固體、液體)傳播並能被人或動物聽覺器官所感知的波動現象。

所以,就聲音的本質來說,是不包含任何感情的。所以不論是罵我們的話,還是讓我們心生歡喜的語言,從本質上來講性質都是一樣的,所以,我們要意識到,語言的本身不會對我們造成傷害,只是我們的心造作出了很多的標籤,如果我們能對罵我們和讚美我們的話語一視同仁,都像空穀回聲一般沒有任何意義,那語言帶給我們的傷害將會不復存在。

如果是被愛的人拋棄了,或者是被人陷害等等,我們可以回憶一下自己在夢中的感受。做夢的時候,如果和別人吵架,我們依然會感到非常生氣;如果被拋棄,也會傷心難過淚濕枕……可一旦從夢中醒來,我們便不再執著於夢境中的得失。(如果是連夢都要無比執著的人,就當平臺君這句話沒有說。)

把我們的現實生活,當成一個更加精密的夢,不管在夢中發生了什麼,或者因為夢中的人或事,我們產生了快樂、幸福、滿足,或是悲傷、痛苦、失落等等正面或負面的情緒,我們也能很快地意識到這些都沒有實在的意義。

怕你們嫌棄平臺君嘮叨

還有太多想說的沒有說

最後一句話

我們能活到今天真的太不容易

請你一定好好愛惜你的靈魂和肉體

愛惜身體,要從娃娃抓起。真希望有一天,孩子們背著書包上學校,手裡拿著保溫杯,杯裡泡著養生水。

◎不妨過一下“窮”日子

老一輩的人,因為當時經濟條件不允許,他們吃不到那麼多肉、也過不了活色生香的夜生活,沒有辦法一年四季吹空調,也不是走哪兒都有小汽車……

他們的吃穿用度都很簡單,沒有那麼多的欲望,小日子也特別容易滿足。那時候的他們還能靜下來把一件事情慢慢做好。我們不妨也試著放緩向前的腳步,讓心慢下來,試著減少欲望,讓自己更容易滿足。

情緒調節

從小老師就說,衡量健康的標準是要身體和心靈都健康。一個內心各種煩惱紛飛的人,身體也未必非常健康。所以,如果我們能訓練心靈,掌控內心,則根本無需擔心抑鬱、焦慮等負面情緒會把我們打敗,而我們的身體,也不會受不良情緒的影響,因而被健康問題困擾。

其實,我們內心當中大部分煩惱的產生,都是源于太在意自己的感受:我被人誤會、我被人欺騙、我被人誣陷、我被人排擠、我被人謾駡、我被人冷落……所以,我憤懣、我委屈、我傷心、我痛苦、我失落……我被人在乎、被人理解、被人寵溺、被人喜歡、被人認可……所以,我開心、我幸福、我得意、我驕傲……

不管是好的情緒、或是壞的情緒,都會對我們產生影響,如果不學會管控自己的情緒,生活會被過得很糟糕。

下面給大家推薦幾種樂園乖乖常用情緒管理的方法:

01、當下

遭遇任何事,莫擾歡喜心,

憂惱不濟事,反失諸善行。

若事尚可改,雲何不歡喜,

若已不濟事,憂惱有何益?

◎不為煩憂傷腦筋

上面這個偈子來自於《入行論·安忍品》,這麼簡單的幾句話曾經無數次把平臺君從焦慮、擔憂和糾結當中解救出來。

由於習慣執著過去、擔憂未來,故而一直都讓現在處於不得安生的狀態當中。但是,焦慮和擔憂無法對過去和未來產生任何改變,反而讓我們整日憂心忡忡,何不跳出這種無謂的擔憂,如果事情都能往好的方向發展,那為什麼不高高興興的呢?如果事情已經到了無法挽回的地步,那擔憂和煩惱又有什麼用處?

02、感恩

若我因己過,不堪忍敵害。

豈非徒自障,習忍福德因。

無害忍不生,怨敵生忍福。

既為修福因,雲何謂障福。

◎ 感謝冒著生命危險成就我們的人

你有沒有遇到過那些“討厭”的人,因為嫉妒你、討厭你或者其他什麼原因而做一些傷害你的事情?如果有,可以試著回想一下,自己是以什麼樣的態度來回應的?

佛教講因果,就是說不管是身體做的、嘴裡說的、心裡想的,任何想要傷害其他生命,或者已經傷害到別的生命的事,最終的苦果都會由自己承擔。

所以,哪怕有人因為害心只是說了一句傷害我們的話,那他自己將來也會為此付出一定的代價。倘若我們以不好的心態去回應,我們將來也同樣會為此付出代價。但是,如果我們能夠把這種傷害,視為讓自己的內心變得更為強大和開闊的臺階,甚至感謝對方能為自己製造機會,那麼,所有的傷害,都是我們生命中的禮物。

03、夢幻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 讓我們痛苦的人和事,都是夢中的演員

相對來說,這是一種比較高級的方法。簡單來說,如果學過初中物理,那各位應該都知道,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聲波。是通過介質(空氣或固體、液體)傳播並能被人或動物聽覺器官所感知的波動現象。

所以,就聲音的本質來說,是不包含任何感情的。所以不論是罵我們的話,還是讓我們心生歡喜的語言,從本質上來講性質都是一樣的,所以,我們要意識到,語言的本身不會對我們造成傷害,只是我們的心造作出了很多的標籤,如果我們能對罵我們和讚美我們的話語一視同仁,都像空穀回聲一般沒有任何意義,那語言帶給我們的傷害將會不復存在。

如果是被愛的人拋棄了,或者是被人陷害等等,我們可以回憶一下自己在夢中的感受。做夢的時候,如果和別人吵架,我們依然會感到非常生氣;如果被拋棄,也會傷心難過淚濕枕……可一旦從夢中醒來,我們便不再執著於夢境中的得失。(如果是連夢都要無比執著的人,就當平臺君這句話沒有說。)

把我們的現實生活,當成一個更加精密的夢,不管在夢中發生了什麼,或者因為夢中的人或事,我們產生了快樂、幸福、滿足,或是悲傷、痛苦、失落等等正面或負面的情緒,我們也能很快地意識到這些都沒有實在的意義。

怕你們嫌棄平臺君嘮叨

還有太多想說的沒有說

最後一句話

我們能活到今天真的太不容易

請你一定好好愛惜你的靈魂和肉體

愛惜身體,要從娃娃抓起。真希望有一天,孩子們背著書包上學校,手裡拿著保溫杯,杯裡泡著養生水。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