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公衛中心肝膽外科黃楊卿主任:脂肪肝到肝癌到底有多遠

名醫課堂時間:10月19日(週四)19:00-20:00

名醫課堂地點:“海上名醫”微信公眾號

名醫課堂嘉賓: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肝膽外科主任 黃楊卿副主任醫師

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肝膽外科主任黃楊卿最近一次被各大媒體爭相報導, 是因為一個手術:為一個HIV(愛滋病病毒)感染者順利切除了肝、腎的腫瘤。

“對我們肝膽外科醫生而言, 這個病例之所以罕見, 並不完全是因為HIV, 而是他同一時間被發現罹患兩種原發性惡性腫瘤, 臨床上大多數出現兩種以上腫瘤的患者是癌轉移發生的。 ”黃楊卿告訴筆者, 在他的科室, 每一個肝癌病人, 都會在多學科、多角度的配合下, 得到妥善的管理與治療。

“你敢開我就敢開”

“HIV離開人體很快就死亡了, 而乙肝病毒不一樣。 ”黃楊卿指指自己的辦公桌面, “如果一個攜帶乙肝病毒的病人的血灑在我這個桌子上, 兩天以後你還能找到病毒。

”所以, 對一名肝膽外科醫生而言, 防護乙肝病毒, 遠比防護HIV的“等級”要高。

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是全上海少有的收治愛滋病病人的醫院。 作為該院的肝膽外科主任, 黃楊卿並不避諱提到HIV, 此前這個病例, 也是病人輾轉找到黃楊卿的。 和其他醫院的判斷一樣, 黃楊卿也覺得手術有很大的風險, 但是病人希望搏一下。 “你敢開, 我就敢開。 ”黃楊卿對病人說。

在做了周密的準備和防護後, 黃楊卿為病人順利地實施了手術。

做了近20年肝膽外科醫生, 黃楊卿治療過許多的肝癌病人。 與其它醫院將肝、膽、胰等嚴格區分成不同的組或者不同科室相比, 在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 肝膽胰脾的手術都是他的團隊一手診治。

“這是我們醫院的一個特色, 肝膽胰不分家嘛。 ”在黃楊卿診治的病人中, 有需要切除部分肝臟的肝癌病人, 有需要切除膽囊或者膽道重建的膽道結石以及腫瘤病人、有因門脈高壓需要做脾臟切除的病人, 還有一部分是胰腺癌的病人。 許多時候, 這些病人合併各種疾病,

病情危重, 他的團隊需要在術前做好精密的預案, 同時還依賴術中果斷的判斷。

“肝膽外科的病人跟普外科的病人不一樣, 尤其是肝癌病人, 一般都是長期的肝硬化, 整體身體狀態要差很多, 圍手術期往往會面臨大出血、感染和術後肝腎功能衰竭的嚴重風險。 雖然現在隨著手術技術的成熟, 絕大部分肝臟手術可以不用輸血, 但是, 一旦大出血, 往往是非常兇險甚至是致命的。 所以我們的手術基本上都非常快, 不是我動作快, 是必須得快。 ”

長期這樣的壓力, 讓黃楊卿特別重視術前的評估。 “包括病人病情的評估, 病人的家庭因素、社會因素的評估, 我們整個團隊技術水準的評估, 以及手術中可能出現的意外狀況,

對意外狀況的應對措施等等, 所有的預案我都一定要做好。 ”黃楊卿坦言, “你敢開我就敢開”的底氣, 其實來自於這裡。 只有萬無一失的準備, 才能在手術中, 多一分把握, 而術後, 他也會帶領團隊進行總結, 並且留下病人從入院第一天開始包括出院以後隨訪的所有病情資料, 為每一個患者建立完整的資料資料庫。

讓更多晚期肝病患者看到希望

“肝癌病人很多都有肝硬化, 而有些肝硬化的肝癌病人不適合進行肝臟手術, 這是清清楚楚寫在國際和國內的指南裡的。 ”黃楊卿表示, 決定有肝硬化的肝癌病人能不能開刀, 能不能接受最有效的治療, 就看他的肝功能受損程度。 “我們把肝功能分了A、B、C三級。 A級做手術是安全的, B級就要謹慎一點,C級是絕對不能手術,連化療都不能做,那這一類病人除非做肝移植,沒有其他更有效的治療方法。”

黃楊卿所在的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去年一年為將近10名重度肝硬化的患者做了肝臟手術。經過一段時間的隨訪,病人情況都比較穩定。黃楊卿認為,這歸結於他們有一個強大的肝病內、外科的緊密合作機制。

“原本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就有很強的肝病內科,我們的學科基礎很好。”黃楊卿指出,很多肝癌病人的病情複雜,本來就需要內外科的合作。“如果我碰到肝癌病人,我會先看肝功能,如果肝功能不好,就讓肝病內科醫生會診採取內科保肝治療。如果經過內科治療肝功能無法在短期內達到手術標準,那我就請介入科醫生過來幫忙,先通過介入的方式把腫瘤穩定住,給他爭取治療時間。在這期間,通過內科醫生的治療,把他的肝功能恢復到A級或者接近A級的水準,我們外科醫生就能抓緊把腫瘤切除掉。”

當然,並不是每個肝功能C級的病人都能做手術,黃楊卿團隊會根據經驗和每個病人不同的情況判斷他是否適合手術。

“我們把所有能想到的意外情況,都提前做好準備,爭取在短期之內把肝功能調整到相對滿意的程度後再進行手術,術後繼續給患者進行保肝治療。大部分患者在出院後可以一直維持在A級或者B級的狀態,這樣既解決了腫瘤的生命威脅,也改善了患者的長期生活品質,這也是我們的一個特色。”

通過外科為主的多學科的共同努力,讓一部分看似沒有手術根治條件的病人獲得一個寶貴的手術根治機會,是黃楊卿努力的方向。

防治肝癌從科普教育開始

除了每週密集的門診與手術,黃楊卿還帶領團隊孜孜不倦地堅持科普教育。“我們每兩周的週四都會做患者健康教育。我獲得了八個科室的支持,大家輪著來做。”肝膽外科的話題從膽道結石、膽道腫瘤、肝臟腫瘤、胰腺腫瘤談到脂肪肝的外科治療,其他科室則是圍繞各自學科常見疾病的診治和相關健康知識定期更新講座內容。

“在所有惡性腫瘤中,肝癌發病率和死亡率都較高。導致肝癌的主要高危因素是病毒性肝炎,在我們國家主要是乙肝。肝炎、肝硬化、肝癌是這個疾病發展的“三部曲”。但許多病人不知道,我們每年有1/3的肝癌病人是因為長期喝酒導致酒精性脂肪肝和因為肥胖引起的非酒精性脂肪肝轉變而成的,或者是在乙肝合併脂肪肝的基礎上演變而來的。”黃楊卿指出,根據相關的統計結果,這類合併脂肪肝的患者由於往往同時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基礎疾病,身體條件較差,一旦罹患肝癌,其疾病預後和生存期都比單純病毒性肝炎相關性肝癌患者要差。

“肝癌早發現早治療是可以臨床治癒的。肝炎患者一定要3-6個月定期正規體檢。而脂肪肝病人則要明確自己的脂肪到了哪個程度,最好是能做肝穿。單單靠B超是不夠準確的,通過這個穿刺報告我才能決定你後續需不需要治療以及判斷治療的效果。”很多患者一開始不接受,黃楊卿對此很有耐心,“科普是一項長期的事情,我們要反復跟大家講,這些與肝癌相關的疾病科普才能為大家所接受並且在生活中注意預防。”

想要瞭解更多乾貨,請關注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肝膽外科主任黃楊卿的線上課程,現在預約課程,提前提問,您的問題就有機會得到專家有針對性的權威解答。

預約聽課:關注“海上名醫”公眾號,點擊頁面左下角“名醫課堂”,進入課程後臺,找到本次課程,即可預約聽課。

課堂提問:關注“海上名醫”公眾號,點擊《【今晚七點】公衛中心肝膽外科黃楊卿主任:脂肪肝到肝癌到底有多遠》,點擊“閱讀原文”,或掃描文中二維碼,選擇立即報名並提問。

專家簡介

黃楊卿

副主任醫師

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肝膽外科主任

門診時間:週一全天(虹口院區);週三上午(金山院區)

編輯 / 高瑩婕

編輯部主任 / 胡雪瑋

主編 / 崔穎

號外

為了更好地服務患者,加強平時的溝通交流,海上名醫將創建健康生活群,科普發佈、專家課堂、線下講座、健康護理、福利體驗等內容都會同步推送到群裡,同時大家也可以直接在群裡就自己所瞭解的相關資訊互通有無,找到更多擁有同樣目標的小夥伴~快點加微信號chenxingxiaozhushou為好友,讓他幫你入群吧!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海上名醫”。

B級就要謹慎一點,C級是絕對不能手術,連化療都不能做,那這一類病人除非做肝移植,沒有其他更有效的治療方法。”

黃楊卿所在的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去年一年為將近10名重度肝硬化的患者做了肝臟手術。經過一段時間的隨訪,病人情況都比較穩定。黃楊卿認為,這歸結於他們有一個強大的肝病內、外科的緊密合作機制。

“原本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就有很強的肝病內科,我們的學科基礎很好。”黃楊卿指出,很多肝癌病人的病情複雜,本來就需要內外科的合作。“如果我碰到肝癌病人,我會先看肝功能,如果肝功能不好,就讓肝病內科醫生會診採取內科保肝治療。如果經過內科治療肝功能無法在短期內達到手術標準,那我就請介入科醫生過來幫忙,先通過介入的方式把腫瘤穩定住,給他爭取治療時間。在這期間,通過內科醫生的治療,把他的肝功能恢復到A級或者接近A級的水準,我們外科醫生就能抓緊把腫瘤切除掉。”

當然,並不是每個肝功能C級的病人都能做手術,黃楊卿團隊會根據經驗和每個病人不同的情況判斷他是否適合手術。

“我們把所有能想到的意外情況,都提前做好準備,爭取在短期之內把肝功能調整到相對滿意的程度後再進行手術,術後繼續給患者進行保肝治療。大部分患者在出院後可以一直維持在A級或者B級的狀態,這樣既解決了腫瘤的生命威脅,也改善了患者的長期生活品質,這也是我們的一個特色。”

通過外科為主的多學科的共同努力,讓一部分看似沒有手術根治條件的病人獲得一個寶貴的手術根治機會,是黃楊卿努力的方向。

防治肝癌從科普教育開始

除了每週密集的門診與手術,黃楊卿還帶領團隊孜孜不倦地堅持科普教育。“我們每兩周的週四都會做患者健康教育。我獲得了八個科室的支持,大家輪著來做。”肝膽外科的話題從膽道結石、膽道腫瘤、肝臟腫瘤、胰腺腫瘤談到脂肪肝的外科治療,其他科室則是圍繞各自學科常見疾病的診治和相關健康知識定期更新講座內容。

“在所有惡性腫瘤中,肝癌發病率和死亡率都較高。導致肝癌的主要高危因素是病毒性肝炎,在我們國家主要是乙肝。肝炎、肝硬化、肝癌是這個疾病發展的“三部曲”。但許多病人不知道,我們每年有1/3的肝癌病人是因為長期喝酒導致酒精性脂肪肝和因為肥胖引起的非酒精性脂肪肝轉變而成的,或者是在乙肝合併脂肪肝的基礎上演變而來的。”黃楊卿指出,根據相關的統計結果,這類合併脂肪肝的患者由於往往同時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基礎疾病,身體條件較差,一旦罹患肝癌,其疾病預後和生存期都比單純病毒性肝炎相關性肝癌患者要差。

“肝癌早發現早治療是可以臨床治癒的。肝炎患者一定要3-6個月定期正規體檢。而脂肪肝病人則要明確自己的脂肪到了哪個程度,最好是能做肝穿。單單靠B超是不夠準確的,通過這個穿刺報告我才能決定你後續需不需要治療以及判斷治療的效果。”很多患者一開始不接受,黃楊卿對此很有耐心,“科普是一項長期的事情,我們要反復跟大家講,這些與肝癌相關的疾病科普才能為大家所接受並且在生活中注意預防。”

想要瞭解更多乾貨,請關注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肝膽外科主任黃楊卿的線上課程,現在預約課程,提前提問,您的問題就有機會得到專家有針對性的權威解答。

預約聽課:關注“海上名醫”公眾號,點擊頁面左下角“名醫課堂”,進入課程後臺,找到本次課程,即可預約聽課。

課堂提問:關注“海上名醫”公眾號,點擊《【今晚七點】公衛中心肝膽外科黃楊卿主任:脂肪肝到肝癌到底有多遠》,點擊“閱讀原文”,或掃描文中二維碼,選擇立即報名並提問。

專家簡介

黃楊卿

副主任醫師

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肝膽外科主任

門診時間:週一全天(虹口院區);週三上午(金山院區)

編輯 / 高瑩婕

編輯部主任 / 胡雪瑋

主編 / 崔穎

號外

為了更好地服務患者,加強平時的溝通交流,海上名醫將創建健康生活群,科普發佈、專家課堂、線下講座、健康護理、福利體驗等內容都會同步推送到群裡,同時大家也可以直接在群裡就自己所瞭解的相關資訊互通有無,找到更多擁有同樣目標的小夥伴~快點加微信號chenxingxiaozhushou為好友,讓他幫你入群吧!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海上名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