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陪寫作業家長著急心梗搭支架

關於陪寫作業, 近日最熱的一則吐槽是:有位爸爸在堅持了5年的陪伴後患上了心臟病, 無奈裝了支架。

而其他的吐槽, 包括沒辦法照顧二胎、動不動就失去良好修養要打人,

讓其他父母感同身受。

還有那些內疚的父母、無奈的父母……

以及找到了對付的方法, 感覺自己特別智慧的父母——

不過, 為了自己和孩子的心理健康, 做父母的還是少一點焦慮比較好。 刊登在《美國精神病學雜誌》(Amen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的一篇研究顯示, 居住在同一屋簷下的父母和孩子會影響到對方的焦慮傾向。 研究結果稱, 孩子會因為觀察到父母焦慮的行為, 或者聽到他們表示焦慮的話語而產生焦慮感。

輕度的焦慮其實是很正常的。 我們的大腦產生焦慮感的部分會提醒我們瞻前顧後、多確認一遍, 來保證我們能對特定的事物保持注意力, 集中精神。

對很多家長來說, 讓孩子獨立寫作業, 那簡直是天方夜譚。 好多的家長一看見孩子沒寫作業, 火氣就上來了。 其實, 熊孩子一直都有。 作為家長, 應該從小就培養孩子寫作業的好習慣。

那麼, 家長到底該怎麼辦呢?

家長與孩子共同制定作息時間表

雙方可以共同約定:做功課的時間、休息的時間、玩耍的時間。 適當的休息和遊戲, 對於孩子的學習, 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還要提前商量好, 做每項作業大概需要的時間。 低年級的孩子能專注寫作業的時間比較短, 最好把每項作業切分成10-20分鐘。 三年級以上的孩子, 可以在桌面上放一個小鬧鐘, 讓孩子自己看時間做作業。

寫作業時幫孩子保持專注

要給孩子創造一個安靜的寫作業環境, 關掉電視, 家長不玩手機, 減少對孩子的干擾。

不要打斷孩子的思路, 哪怕是讓他喝水或吃東西。 即使發現孩子寫錯了, 也不要在第一時間指出, 打擾孩子的思路。 要有意識的鍛煉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

讓孩子得到鼓勵和肯定

在檢查作業過程中, 家長若發現孩子錯誤, 應耐心地從旁指導, 而非大聲責駡。 多關注孩子做得好的地方, 有哪些進步。 孩子聽到肯定的、鼓勵性的話, 內心也會非常滿足。

家長與孩子一起,共同學習進步

值得注意的是,輔導作業並不是監視或代替,這樣孩子容易對作業產生厭惡和排斥的心理。在輔導孩子作業時,家長可以拿一本好書,和孩子保持適當的距離,安安靜靜地一起學習,把孩子當成同伴。

培養孩子的自驅力,從愛上閱讀開始

孩子有了自驅力,用不著家長在一邊威逼利誘,他自己就會精神飽滿地行動起來。其實,孩子身上都自帶內驅力。哪個孩子玩起來都是沒完沒了,他們喜歡做的事兒,根本不用你在後面追著。只是,這個內驅力用的不是地方,基本都放在娛樂上了。

其實,如果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多給他一些精神上的享受,

讓他愛上閱讀,愛上藝術,愛上自然,愛上科學,

對世界充滿好奇心與探索的欲望,

他的內驅力就會從娛樂,轉移到如寫作業等,這些有價值的事上來。

家長與孩子一起,共同學習進步

值得注意的是,輔導作業並不是監視或代替,這樣孩子容易對作業產生厭惡和排斥的心理。在輔導孩子作業時,家長可以拿一本好書,和孩子保持適當的距離,安安靜靜地一起學習,把孩子當成同伴。

培養孩子的自驅力,從愛上閱讀開始

孩子有了自驅力,用不著家長在一邊威逼利誘,他自己就會精神飽滿地行動起來。其實,孩子身上都自帶內驅力。哪個孩子玩起來都是沒完沒了,他們喜歡做的事兒,根本不用你在後面追著。只是,這個內驅力用的不是地方,基本都放在娛樂上了。

其實,如果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多給他一些精神上的享受,

讓他愛上閱讀,愛上藝術,愛上自然,愛上科學,

對世界充滿好奇心與探索的欲望,

他的內驅力就會從娛樂,轉移到如寫作業等,這些有價值的事上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