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春季大白菜在大棚內高產種植技術

利用塑膠大棚種植早春大白菜, 畝產量可達到3000公斤左右, 且正值4月下旬至5月春淡時上市, 不但增加了市場供應, 而且提高了農民的經濟效益。

一、播前準備

宜選擇冬性強、早熟、抗病、豐產、商品性好、對春化要求嚴格的品種, 冬前深翻一次, 深25-50釐米。 1月上旬在蓋好薄膜的大棚內施足基肥, 基肥應以廄肥等有機肥為主, 並配以適量的磷、鉀肥。 一般每畝施腐熟廄肥3000-3500公斤、過磷酸鈣30-40公斤、鉀肥15公斤、尿素15公斤, 然後整地作高畦。 宜採用1.5-2.米的行距, 水肥條件好的行距寬些, 反之宜窄些。

二、適期播種定植

大白菜屬種子春化型作物, 萌動的種子在10℃以下的低溫15-30天就可以通過春化, 在長日照條件下有合適溫度就非常容易抽薹開花, 因此播種不可過早。 一般2月中下旬直播於大棚中, 按行株距40×25釐米開穴, 每穴播種5-10粒, 播後覆細土, 每畝用種量100-150克。 大棚春大白菜主要是利用大棚內晝間高溫“脫春化”的原理來防止早熟抽薹,

而提前結球和提早上市。 出苗後及時間苗, 5-6片葉時定苗, 每穴1株, 每畝栽苗3500株左右。

三、加強田間管理

1、溫度管理

早春大白菜定植後, 要做好夜間多重覆蓋防寒, 以防止通過低溫春化而未熟抽薹, 儘量避免10℃以下的低溫出現。

天晴溫度高時, 要加強通風降溫。 進入4月下旬, 可將裙膜卷起, 只留頂膜。

2、肥水管理

春大白菜生長期短, 要肥水猛攻, 一促到底。 在幼苗期和蓮座期要根據大白菜生長情況追肥數次, 每畝追施氮磷鉀複合肥15-20公斤, 以促葉球充實。

3、病蟲防治

春大白菜前期病蟲害少, 一般不需要防治, 如發生蚜蟲、菜青蟲危害, 可用蚜虱淨或菊酯類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進行防治。 進入蓮座期和結球期後, 由於氣溫逐漸升高, 各種病蟲害頻繁發生, 如霜黴病、白斑病和軟腐病、及菜青蟲、蚜蟲、小菜蛾等要及早防治, 用生物農藥進行防治。 並注意通風換氣, 棚溫以不超過25℃為宜。

四、及早採收

當大白菜葉球有5-6葉片成心時, 挑選結球較好的先收,

按商品材的要求整理好上市。

農民朋友掌握了大棚種植春大白菜的關鍵技術, 就能夠做到大白菜上市好銷售, 價格比較高, 有利於提高農民的經濟收入, 同時也能夠改善農村的整體面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