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80%糖尿病患者胰島素都使用錯誤,後果太可怕!

注射胰島素是糖尿病治療的一種途徑, 是由胰島B細胞受內源性或外源性物質如葡萄糖、乳糖、核糖、精氨酸、胰高血糖素等的刺激而分泌的一種蛋白質激素。 除了主要降血糖作用外, 還有擴張血管、抗血小板聚集、抗炎、抗動脈粥樣硬化及保護心臟等作用。

胰島素在使用過程中, 很容易出現這幾種錯誤

據介紹, 第二次全球胰島素注射技術現狀調查發現, 超過九成通過胰島素注射治療的糖尿病患者未能掌握正確的注射技術。 統計資料顯示:

約41.1%的患者在同一部位過於頻繁注射, 可導致皮下脂肪增生;

15.8%的患者的注射方法完全無規律;

18.9%的患者總是或有時在脂肪增生部位注射;

大約86%的腹部注射未捏皮或過早地鬆開了皮褶, 若使用的是8mm的針頭, 這可能造成肌肉注射的危險;

僅10.7%的患者每次都是用新針頭, 9.6%的患者每個針頭使用2次, 大約28.5%的患者每個針頭重複使用10次以上。

胰島素副作用:

低血糖

低血糖的確可怕, 尤其是無症狀性低血糖, 有可能在毫無前兆的情況下直接導致患者昏迷。 不過2型糖尿病患者發生嚴重低血糖的可能性較小。 當然, 這並不意味著患者不需要掌握如何預防及應付低血糖的發生,

有備方能無患。

脂肪墊

脂肪墊的形成, 是由於長期在相同部位注射, 胰島素刺激皮下脂肪增生而形成的。 這種脂肪墊的存在, 會影響局部胰島素的吸收。 脂肪墊的形成是可以避免的, 而且防範措施非常簡單——只需要患者朋友有規律地更換注射部位即可。

水腫

患者用胰島素使血糖控制後4~6日可能發生水腫, 多見於面部, 也有少數患者可能出現在四肢等部位, 這大概與胰島素促進腎小管重吸收鈉有關, 稱為胰島素性水腫, 這種水腫大多並不嚴重, 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 多數會在一個月內漸漸自行消退。

糖尿病除了胰島素注射, 還有什麼輕鬆的辦法, 治療糖尿病嗎?

中醫治療糖尿病

糖尿病的出現與人體酸堿平衡相關。 人類的大部分疾病都是由"酸性體質"造成的, 造成酸性體質大多都是飲食造成的, 人體攝入了太多的酸性物質, 造成不能及時的分解, 就會推積起來。 造成胰島素分泌不足和胰島素抵抗也都是必然的了。

因此, 調節體質也應從飲食如手。 《大醫典》中記載一味藥食同源的植物, 帢馬谷屬於一種高鹼性植物, 近年來, 更多的應用於調節人體酸堿平衡當中, 對酸性體質的人, 可以起到平衡作用。 帢馬穀多糖具有顯著的降血糖效果;作為帢馬谷多糖主要成分的BRPS1為單純的多糖, 對於治療糖尿病有不錯的效果。 打磨成粉沖水服用,搭配更多的鹼性食材更佳,適用于糖尿病患者日常代餐,調節酸性體質,增強胰島素分泌。

糖尿病運動療法

慢跑:能促進新陳代謝,消耗大量血糖,減少脂肪存積,預防血脂異常、動脈硬化、冠心病等併發症,對糖尿病患者有益,但需要征得醫生的同意。注意,不宜在飯後立即慢跑,也不宜慢跑後立即進食,最佳時間為每天上午9~10點和下午4~5點,要持之以恆,循序漸進。

打磨成粉沖水服用,搭配更多的鹼性食材更佳,適用于糖尿病患者日常代餐,調節酸性體質,增強胰島素分泌。

糖尿病運動療法

慢跑:能促進新陳代謝,消耗大量血糖,減少脂肪存積,預防血脂異常、動脈硬化、冠心病等併發症,對糖尿病患者有益,但需要征得醫生的同意。注意,不宜在飯後立即慢跑,也不宜慢跑後立即進食,最佳時間為每天上午9~10點和下午4~5點,要持之以恆,循序漸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