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超燃!用數字告訴你西安交大近五年的成績!

五年來, 西安交通大學堅持立德樹人, 堅持“三個面向”, 強化“四個服務”, 深度融入區域經濟發展, 主動承擔國家發展戰略, 積極探索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新形態,

在各個方面都取得了驕人成績!

2017年9月, 西安交通大學入選國家一流大學A類建設高校名單!

目前, 西安交大共有14個學科領域進入ESI全球前1%, 比2012年增加7個。 2017年7月, 西安交大分子生物學和遺傳學、經濟學與商學新增進入ESI全球前1%。 工程學科和材料科學進入了全球前1‰。

8個學科入選“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 分別是力學、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與工程熱物理、電氣工程、資訊與通信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等。

西安交大共入選ESI高被引論文353篇。 2013年, 西安交大三個國家重點實驗室獲評優秀。

2012至2015年度, 西安交大共主持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20項, 穩居全國高校前五位。 2017年1月, 西安交大主持獲得201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4項, 並列全國高校第五位。

2017年, 西安交大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專案453項, 獲資助專案數及經費數均居全國前十。

西安交大大力推進基於通識教育、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的“2+4+X”研究型大學人才培養模式, 實現從知識傳授型向探索研究型教育的轉變。 2016年, 西安交大成立本科生院、錢學森學院、創新創業學院。

學校現有25個博士後流動站, 5個國家重點實驗室, 5個國家工程(技術) 研究中心,

3個國家工程實驗室, 4個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1個“2011”協同創新中心, 以及100餘個省部級重點科研基地。

學校現有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9個、國家級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3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3個, 形成了文理兼通的開放式校級共用實踐平臺。 建設了220個校外實踐基地, 每年超過5000人次學生從事實踐活動。

2017年3月, 西安交大榮獲教育部“國防教育特色學校”稱號, 馬克思主義學院入選第二批全國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 2017年7月, 西安交大入選教育部全國創新創業50強高校。

西安交大高度重視人才隊伍建設,積極推進“人才強校”戰略。近五年來,共有11人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37人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畫”、18人入選中組部“萬人計畫”,引進國家“千人計畫”學者69人。

西安交大多名教師榮獲國家級榮譽。2014年,公管學院李樹茁教授、幼稚園高級教師兀靜榮獲“全國模範教師”榮譽稱號,機械學院趙萬華教授、附屬中學陳江麗老師榮獲“全國優秀教師”榮譽稱號。2015年,陶文銓院士榮獲“党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稱號,何雅玲院士當選“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汪應洛院士獲2015年“復旦管理學終身成就獎”。2014、2015年,蔣莊德院士、俞茂宏教授先後獲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西安交通大學以“實施國際競爭力發展戰略,大力拓展國際影響”為發展目標,與全球近200所高校建立合作關係,深入推進與國際知名大學合作,逐步建立全方位、多管道、高層次國際合作交流格局。

2013年,西安交大入選教育部首批來華留學示範基地。與國外著名研究機構共建國際聯合研究中心13個,師生出國(境)訪學交流日益廣泛;首倡發起的“絲綢之路大學聯盟”產生了較為廣泛的國際影響,截止目前已有來自36個國家和地區的136所國內外大學加盟;大力推進引智工作,“111”引智基地數量達8個,規模和成效在全國高校名列前茅。

2017年度西安交大國家公派留學人數創歷史新高,其中國家建設高水準大學公派研究生專案聯合培養博士生293人,位列全國高校第3位。

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簡稱“創新港”)是教育部、陝西省人民政府、西安交通大學共同建設的國家重點專案,是陝西省和西安交通大學落實“一帶一路”、創新驅動發展及西部大開發三大國家戰略的重要平臺,由西安交通大學與西咸新區聯合建設、選址於西鹹新區灃西新城,總面積5000餘畝,分為科研、教育、轉孵化、綜合服務四大板塊,建設理、工、醫、社科四大方向23個研究院。

創新港以構建21世紀大學新形態為目標,定位引領西部、輻射全國、影響世界。建成後的創新港將成為西部創新驅動發展的先導區、科教改革和技術創新的示範區、創新創業與生態宜居融合的示範區。

風雲兩甲子,弦歌三世紀

願西安交通大學早日建設成為

大師名流薈萃、莘莘學子神往、

棟樑之材輩出、國際影響顯著的

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

(整理自西安交通大學官方網站)

西安交大高度重視人才隊伍建設,積極推進“人才強校”戰略。近五年來,共有11人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37人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畫”、18人入選中組部“萬人計畫”,引進國家“千人計畫”學者69人。

西安交大多名教師榮獲國家級榮譽。2014年,公管學院李樹茁教授、幼稚園高級教師兀靜榮獲“全國模範教師”榮譽稱號,機械學院趙萬華教授、附屬中學陳江麗老師榮獲“全國優秀教師”榮譽稱號。2015年,陶文銓院士榮獲“党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稱號,何雅玲院士當選“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汪應洛院士獲2015年“復旦管理學終身成就獎”。2014、2015年,蔣莊德院士、俞茂宏教授先後獲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西安交通大學以“實施國際競爭力發展戰略,大力拓展國際影響”為發展目標,與全球近200所高校建立合作關係,深入推進與國際知名大學合作,逐步建立全方位、多管道、高層次國際合作交流格局。

2013年,西安交大入選教育部首批來華留學示範基地。與國外著名研究機構共建國際聯合研究中心13個,師生出國(境)訪學交流日益廣泛;首倡發起的“絲綢之路大學聯盟”產生了較為廣泛的國際影響,截止目前已有來自36個國家和地區的136所國內外大學加盟;大力推進引智工作,“111”引智基地數量達8個,規模和成效在全國高校名列前茅。

2017年度西安交大國家公派留學人數創歷史新高,其中國家建設高水準大學公派研究生專案聯合培養博士生293人,位列全國高校第3位。

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簡稱“創新港”)是教育部、陝西省人民政府、西安交通大學共同建設的國家重點專案,是陝西省和西安交通大學落實“一帶一路”、創新驅動發展及西部大開發三大國家戰略的重要平臺,由西安交通大學與西咸新區聯合建設、選址於西鹹新區灃西新城,總面積5000餘畝,分為科研、教育、轉孵化、綜合服務四大板塊,建設理、工、醫、社科四大方向23個研究院。

創新港以構建21世紀大學新形態為目標,定位引領西部、輻射全國、影響世界。建成後的創新港將成為西部創新驅動發展的先導區、科教改革和技術創新的示範區、創新創業與生態宜居融合的示範區。

風雲兩甲子,弦歌三世紀

願西安交通大學早日建設成為

大師名流薈萃、莘莘學子神往、

棟樑之材輩出、國際影響顯著的

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

(整理自西安交通大學官方網站)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