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美軍探索無GPS環境下的新型PNT能力 會比我們中國的好嗎?

2017年9月,俄羅斯與白俄羅斯在北約東翼舉行代號“西方-2017”的大型軍事演習,演習發起之前,拉脫維亞的移動通信網路曾發生中斷,而挪威部分地區的GPS信號也受到干擾,導致一架途徑該國上空的客機短暫處於無GPS信號制導的情況。 北約分析人士認為,俄軍在演習前曾進行過電子戰演練,從而導致拉脫維亞和挪威意外成為受害對象。

此外,據美國海事局2017年6月發佈的通告,一艘在黑海行駛的美國商船曾受到GPS欺騙干擾,使得該船的導航設備呈現出錯誤的導航方向,致使商船駛向完全錯誤的方向。 而在戰場上的部隊如果遇到GPS信號欺騙,士兵有可能跟隨錯誤的信號踏入敵人包圍圈,又或是依靠GPS制導的支援武器錯誤地傾瀉在自己人頭頂。

GPS衛星導航系統所提供的定位、導航、授時功能( PNT)為美軍指控系統和制導武器的發展做出過重要貢獻,然而隨著反衛星和電子戰手段的不斷發展和應用,美軍空間資產以及其所提供的PNT服務有可能會在高烈度衝突中被對手壓制。

為此美國已經從多方面下手,試圖降低這一風險。 解決這一風險的途徑包括繼續研製GPS III系統,以增強抗干擾能力;著力研發不依賴GPS的制導組件。

▲2016年6月, 美軍在“中國湖”進行GPS干擾試驗, FAA劃定的GPS不可靠區域

打造不依賴GPS系統的PNT能力

目前美國研究機構已經提出了多種新的PNT系統和技術概念。

(1)自我調整導航技術(ANS)

自我調整導航系統技術涵蓋兩個主要技術——精確慣導技術(PINS)和全源導航系統(ASPN)。 PINS是一種通過冷原子干涉測量技術,以實現精度更高的慣性測量技術;ASPN技術則利用外界存在的各種非導航信號,如衛星信號、廣播信號等實現導航功能。

(2)微PNT系統

通過微機電系統技術將陀螺儀、加速度計和高精度時鐘微型化、晶片化。 這種微系統能夠與其他導航技術相配合,以實現高精度定位導航。

(3)惡劣環境下獲取PNT的能力(STOIC)

STOIC主要有三個組成部分:可作用於較遠距離的穩定參考信號源;具有超穩定性能的原子鐘;可為多個使用者提供PNT資訊的系統。

STOIC可提供獨立於GPS的PNT能力。

▲地形匹配原理圖

(4)多導航源導航系統技術

採用多種不依賴GPS的導航系統,來增加精度消減誤差。 例如慣性導航+地磁場導航、慣性導航+圖像匹配等。 其中DRPRA提出的視覺輔助導航技術對無人機不依賴GPS信號,進行自主化飛行有極大幫助。

在封閉環境內,有可能接收不到GPS信號,因此DRPRA開發出:“結合慣性狀態的平順和測繪評估”(SAMWISE)系統,SAMWISE由融合視覺和慣性導航系統組成。 該系統目前只應用在無人機上,無人機可根據攝像機所拍攝的外界畫面結合慣性導航系統自主在複雜的環境內飛行。 SAMWISE技術的應用領域還將繼續擴大。

(5)超低頻導航技術

該技術需要在全球佈置超低頻信號收發器來測量地理位置。

(6)基於電腦視覺的定位服務技術(VPS)

該技術由谷歌開發,在不依賴GPS的情況下,能實現釐米級定位。 VPS本質上是一套新型圖像認知和機器學習系統,需要在穀歌的人工智慧終端Tango上安裝相應的軟體和資料。 通過對高解析度攝像頭採集的圖像進行智慧分析和學習,可以對任意地點進行三維測繪定位和目標特徵標識,配合內置的陀螺儀和加速度計實現釐米級定位。由於該技術無需外部資訊輸入,因此傳統的干擾和反制手段無法對其定位功能造成影響,目前VPS技術已經引起美國空軍高度關注。

美國發展不依賴GPS系統的定位技術能力的動因既有無奈又有佔據技術優勢的考量,昭示著在未來激烈的戰場環境中,依靠GPS等傳統衛星星座提供PNT服務正面臨嚴重威脅,如果美國能率先擺脫GPS的掣肘,無疑又加大了自身的軍事優勢。

通過對高解析度攝像頭採集的圖像進行智慧分析和學習,可以對任意地點進行三維測繪定位和目標特徵標識,配合內置的陀螺儀和加速度計實現釐米級定位。由於該技術無需外部資訊輸入,因此傳統的干擾和反制手段無法對其定位功能造成影響,目前VPS技術已經引起美國空軍高度關注。

美國發展不依賴GPS系統的定位技術能力的動因既有無奈又有佔據技術優勢的考量,昭示著在未來激烈的戰場環境中,依靠GPS等傳統衛星星座提供PNT服務正面臨嚴重威脅,如果美國能率先擺脫GPS的掣肘,無疑又加大了自身的軍事優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