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雀巢、餓了麼、喪茶,那些把流量帶飛起的快閃店,這麼撩顧客的!

快閃店是一塊放大鏡, 企業運營能力在這裡顯露無遺。

文 | 楊亞飛

零售老闆內參獨家專稿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核心導讀:

1.一個小小快閃店,

緣何成為眾多品牌追捧的新方向?

2.快閃店主要有哪些類型?傳播與營收哪一種是快閃店的核心目的?

3.為什麼說快閃店加快了企業的決策週期, 也是新零售的一種表現?

今年4月12日, Chanel在上海靜安區開設了一家咖啡主題的快閃店Coco Cafe, 雖然可以喝到咖啡, 但他們不是真的要賣咖啡, 而是借咖啡主題宣傳新上市的彩妝產品, 烈焰紅唇棒棒糖、用唇彩、香水精心裝扮的果盤、可任意試用的指甲油、免費攝影師幫拍照、專業彩妝師……對於許多慕名前去的姑娘們來說, 少女心不膨脹都難。

分區體驗→集卡→兌換禮品, 類似Chanel這樣的行銷路數已經非常成熟。 一個明顯的好處是, 品牌能借勢向每一位進店的消費者最大程度地推銷他們的商品。

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走進這樣的店。 不管是出於怎樣的原因, 好奇、一睹明星風采還是真心沖著品牌產品過去的……“快閃店(pop-up store)今年火了”, 這是很多從業者最直觀的感受。

Chanel只是今年快閃店浪潮下的一個縮影, 為了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 阿瑪尼、路虎、雀巢、知乎、意爾康等都進行了嘗試,

腦洞大開的快閃店層出不窮, 涉及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

《零售老闆內參》APP跟其他同業者一樣對快閃店的前景充滿信心, 新零售背景下, 線上線下融合成為大的趨勢, 新鮮、多變、接地氣的快閃店更是極好的樣本。 但我們也無法忽視, 快閃店不單純是一場花錢賺吆喝的粗暴行銷手段, 背後反映著品牌管理、預算規劃以及跨部門協作等諸多方面的問題。

換句話說, 面對領完即走的路人, 你確定這筆錢花得值嗎?如何才能“店超所值”?

1“稀缺”的快閃店:讓新零售更近一步

快閃店是舶來品, 最早在1997年由Patrick Courrielche在洛杉磯發起。 而後經日本時裝設計師川久保玲之手, 逐漸在歐美市場流行開來。 但快閃店真正走進國人視野,

已經是2012年以後的事。 在此之前, 只是零零散散地出現過。

雖然來得晚一些, 但發展速度驚人。 根據睿意德一份研究報告顯示, 從2015年開始, 快閃店進入發展快車道, 年均複合增長率超過100%, 預計2020年快閃店在中國將超過3000家。

快閃店的“快”還表現在時間節點上。

通常來講, 快閃店追求的是“快速出現、快速消失”, 65%的快閃店週期在10天以內, 86%處於一個月以內。 特定的時間, 出現在人氣聚集的場地, 相對于消費者, 容易產生一種稀缺感和新鮮感。

稀缺感最好的例子就是排隊現象。 今年4月份,餓了麼與網易新聞聯手推出“喪茶”快閃店。 儘管只持續4天, 但每天現場都十分火爆, 店門前排起的長龍絲毫不遜於喜茶, 店鋪一度掛出了“休息中”的公告。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京東七夕節“11-7”情趣快閃店、唯品會“不時尚未來館”的快閃店、以及永輝超市在其酒節活動上推出的“深夜酒館”快閃店……越來越多的線上零售商開始嘗試以這種較輕度的方式走向線下,而不是純粹以“大規模開店”的傳統方式進行佈局。

原有線下店鋪的生存發展空間被進一步壓縮,一方面既要應對線上品牌持續的衝擊,也要提防身邊隨時可能出現的快閃店新物種。

新零售從來都不是既定的規則和模式,快閃店已經成為電商測試線下市場的一塊試金石。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品牌青睞快閃店?快閃店是將體驗進行了誇張和放大處理,並借此達到耳目一新的效果。

線下門店的優勢是場景化體驗,這是電商始終無法撼動的環節。快閃店用獨特的體驗放大品牌賣點。一方面,是在已經建立品牌認知的消費者心中,強化品牌形象;再者,給予新消費者群體帶來更加全新的體驗和品牌認知。

但是,真正玩好快閃店,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畢竟開店的週期通常不會超過一個月,這就像是給消費者的一次“路演”,如何讓目標客戶“過目不忘,必有迴響”,裡面有很多門道可以探討。

2

快閃店:賣貨VS傳播,誰更重要?

前不久,三裡屯太古裡迎來了兩個快閃店客人,感cafe和知食堂。前者是雀巢進入中國30年以來首次開設的快閃咖啡店,除了售賣咖啡宣傳產品口味之外,還搭建了“五感”空間傳遞品牌價值觀。

後者則是餓了麼與知乎聯手,用知乎的問答風格售賣食物,所以你可以在店裡功能表上看到“可以喝的墨水”、“切開十萬個為什麼”、“重知識輕能量”等奇幻畫風的菜名,但千萬別想多了,它們只是可樂、披薩、沙拉。

單從行銷的角度來看,二者都是品牌市場宣傳的一種新手段。但實際上二者的思路迥然不同。雀巢賣咖啡,開咖啡快閃店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後者則更像是品牌IP的輸出與變現,屬於粉絲經濟的一種,知乎引流,餓了麼變現。

這背後反映出快閃店的兩種發展思路:

其一,快閃店主要滿足品牌市場推廣計畫,產品只是品牌價值觀的附著載體,以供消費者體驗;

其二、利用品牌號召力,吸引消費者到店,宣傳產品賣點,成功與否的關鍵在於賣貨能力。前者意味著傳播,後者側重於經營。

品牌活動領域資深人士李楠認為,在中國還有一個特色,賣貨並不只是現場賣貨,短期線上搜索量也是考核指標,搜索量決定快閃店是否能直接為線上店鋪導流。

快閃店在誕生之初便是為了賣貨,但在國內很長一段時間,更多是傳播為主,這多見於一些原創設計師品牌以及奢侈品品牌上。但隨著後續的演進,越來越多的品牌開始嘗試在傳播之餘,兼顧推廣一些新產品。

《零售老闆內參》APP認為,快閃店的形式一方面解放了原有實體店靜態存在的狀態,使品牌形象更加鮮活,更有利於接近消費者。另一方面,對於品牌測試新市場也是個有益的嘗試。而賣貨作為品牌採集消費者對於快閃店滿意程度的一個重要指標,也是尤為關鍵和必要的存在。

3

“雙面”快閃店:企業架構放大鏡

快閃店的好處顯而易見,但開一家快閃店並非易事。對於消費者很新鮮的快閃店,對於那些嘗鮮的品牌商何嘗不是如此?這其中,場地租賃、策劃、執行等層層關卡的考驗就不小。

今年9月,成立20餘年的意爾康首次嘗試了快閃店活動,接連在三個城市推出了其快閃店品牌推廣活動。黑盒子版“任意門”,融合了VR、H5小遊戲等多樣化元素,吸引了大量的關注度,加上前期跨界傳播早有準備,用意爾康方面的話來說,就是“活動效果皆大歡喜”。

但複盤來看,意爾康相關負責人向《零售老闆內參》APP表示,多城市同時開展這樣的活動,對執行要求很高。“傳統企業來操作這種規模的,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上述負責人如此說道。

一場快閃店活動的落地,與常規線下活動類似,主要涉及到四個階段:

其一、活動策劃;

其二、活動執行;

其三、活動進行;

其四、活動複盤。

具體到意爾康身上,據該負責人介紹,“挑戰”主要體現在高投入前提下的溝通和執行環節,也即我們上述所說的執行及進行階段。“1到N不難,難的是0到1。我們在做的是0到1的事情”。

這也不難理解,線上行銷更側重於熱點應變能力,反應越快越能搶佔話題先機。但線下活動週期往往較長。年底舉辦的活動,往往年初就已寫進年度大方案裡。如此跨度,對於細節的把握,以及組織方協同作戰能力,自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李楠告訴《零售老闆內參》APP,品牌在不同時期推廣其產品的行為,主要跟三個時間相關,一、產品投放時間,二、與品牌宣傳的全年計畫,三、全年的市場節奏。而舉辦一場大型快閃店活動,至少需要提前半年時間,不可能臨時找一個商場或者找一個空間去做。

這裡的重點是場地租賃問題。基於原有店鋪改造成快閃店並不是主流,大部分快閃店多存在與購物中心、商業街等商圈公共區域,初次場地租賃的談判週期也非常考驗團隊能力。因此,相對來說,已在商圈內駐紮的品牌,在搭建快閃店的成本方面,往往更具優勢。

另一方面,李楠認為,從市場的角度來看,高投入意味著長決策週期。但快閃店存在一個市場悖論,快閃店既要求企業快速應變,也要適應公司的決策和執行週期。快體現在對於市場變化的反應速度足夠快,但這也一定程度上壓縮了企業的決策時間。

新零售的一個方向是,企業需要更頻繁地調整策略來應對市場變動,而快閃店預留給品牌的決策週期也變得越來越短。

傳統企業“破冰”嘗試一種新的行銷方法,需要一定的勇氣和魄力,但更大程度上也是對企業組織結構優化情況的階段性“驗收”。

如果你想考察一個企業的經營情況,不妨看看他們家快閃店的樣子。

助力連鎖,共贏未來。更多連鎖專業分享請關注。Wechat:JXJ0688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京東七夕節“11-7”情趣快閃店、唯品會“不時尚未來館”的快閃店、以及永輝超市在其酒節活動上推出的“深夜酒館”快閃店……越來越多的線上零售商開始嘗試以這種較輕度的方式走向線下,而不是純粹以“大規模開店”的傳統方式進行佈局。

原有線下店鋪的生存發展空間被進一步壓縮,一方面既要應對線上品牌持續的衝擊,也要提防身邊隨時可能出現的快閃店新物種。

新零售從來都不是既定的規則和模式,快閃店已經成為電商測試線下市場的一塊試金石。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品牌青睞快閃店?快閃店是將體驗進行了誇張和放大處理,並借此達到耳目一新的效果。

線下門店的優勢是場景化體驗,這是電商始終無法撼動的環節。快閃店用獨特的體驗放大品牌賣點。一方面,是在已經建立品牌認知的消費者心中,強化品牌形象;再者,給予新消費者群體帶來更加全新的體驗和品牌認知。

但是,真正玩好快閃店,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畢竟開店的週期通常不會超過一個月,這就像是給消費者的一次“路演”,如何讓目標客戶“過目不忘,必有迴響”,裡面有很多門道可以探討。

2

快閃店:賣貨VS傳播,誰更重要?

前不久,三裡屯太古裡迎來了兩個快閃店客人,感cafe和知食堂。前者是雀巢進入中國30年以來首次開設的快閃咖啡店,除了售賣咖啡宣傳產品口味之外,還搭建了“五感”空間傳遞品牌價值觀。

後者則是餓了麼與知乎聯手,用知乎的問答風格售賣食物,所以你可以在店裡功能表上看到“可以喝的墨水”、“切開十萬個為什麼”、“重知識輕能量”等奇幻畫風的菜名,但千萬別想多了,它們只是可樂、披薩、沙拉。

單從行銷的角度來看,二者都是品牌市場宣傳的一種新手段。但實際上二者的思路迥然不同。雀巢賣咖啡,開咖啡快閃店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後者則更像是品牌IP的輸出與變現,屬於粉絲經濟的一種,知乎引流,餓了麼變現。

這背後反映出快閃店的兩種發展思路:

其一,快閃店主要滿足品牌市場推廣計畫,產品只是品牌價值觀的附著載體,以供消費者體驗;

其二、利用品牌號召力,吸引消費者到店,宣傳產品賣點,成功與否的關鍵在於賣貨能力。前者意味著傳播,後者側重於經營。

品牌活動領域資深人士李楠認為,在中國還有一個特色,賣貨並不只是現場賣貨,短期線上搜索量也是考核指標,搜索量決定快閃店是否能直接為線上店鋪導流。

快閃店在誕生之初便是為了賣貨,但在國內很長一段時間,更多是傳播為主,這多見於一些原創設計師品牌以及奢侈品品牌上。但隨著後續的演進,越來越多的品牌開始嘗試在傳播之餘,兼顧推廣一些新產品。

《零售老闆內參》APP認為,快閃店的形式一方面解放了原有實體店靜態存在的狀態,使品牌形象更加鮮活,更有利於接近消費者。另一方面,對於品牌測試新市場也是個有益的嘗試。而賣貨作為品牌採集消費者對於快閃店滿意程度的一個重要指標,也是尤為關鍵和必要的存在。

3

“雙面”快閃店:企業架構放大鏡

快閃店的好處顯而易見,但開一家快閃店並非易事。對於消費者很新鮮的快閃店,對於那些嘗鮮的品牌商何嘗不是如此?這其中,場地租賃、策劃、執行等層層關卡的考驗就不小。

今年9月,成立20餘年的意爾康首次嘗試了快閃店活動,接連在三個城市推出了其快閃店品牌推廣活動。黑盒子版“任意門”,融合了VR、H5小遊戲等多樣化元素,吸引了大量的關注度,加上前期跨界傳播早有準備,用意爾康方面的話來說,就是“活動效果皆大歡喜”。

但複盤來看,意爾康相關負責人向《零售老闆內參》APP表示,多城市同時開展這樣的活動,對執行要求很高。“傳統企業來操作這種規模的,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上述負責人如此說道。

一場快閃店活動的落地,與常規線下活動類似,主要涉及到四個階段:

其一、活動策劃;

其二、活動執行;

其三、活動進行;

其四、活動複盤。

具體到意爾康身上,據該負責人介紹,“挑戰”主要體現在高投入前提下的溝通和執行環節,也即我們上述所說的執行及進行階段。“1到N不難,難的是0到1。我們在做的是0到1的事情”。

這也不難理解,線上行銷更側重於熱點應變能力,反應越快越能搶佔話題先機。但線下活動週期往往較長。年底舉辦的活動,往往年初就已寫進年度大方案裡。如此跨度,對於細節的把握,以及組織方協同作戰能力,自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李楠告訴《零售老闆內參》APP,品牌在不同時期推廣其產品的行為,主要跟三個時間相關,一、產品投放時間,二、與品牌宣傳的全年計畫,三、全年的市場節奏。而舉辦一場大型快閃店活動,至少需要提前半年時間,不可能臨時找一個商場或者找一個空間去做。

這裡的重點是場地租賃問題。基於原有店鋪改造成快閃店並不是主流,大部分快閃店多存在與購物中心、商業街等商圈公共區域,初次場地租賃的談判週期也非常考驗團隊能力。因此,相對來說,已在商圈內駐紮的品牌,在搭建快閃店的成本方面,往往更具優勢。

另一方面,李楠認為,從市場的角度來看,高投入意味著長決策週期。但快閃店存在一個市場悖論,快閃店既要求企業快速應變,也要適應公司的決策和執行週期。快體現在對於市場變化的反應速度足夠快,但這也一定程度上壓縮了企業的決策時間。

新零售的一個方向是,企業需要更頻繁地調整策略來應對市場變動,而快閃店預留給品牌的決策週期也變得越來越短。

傳統企業“破冰”嘗試一種新的行銷方法,需要一定的勇氣和魄力,但更大程度上也是對企業組織結構優化情況的階段性“驗收”。

如果你想考察一個企業的經營情況,不妨看看他們家快閃店的樣子。

助力連鎖,共贏未來。更多連鎖專業分享請關注。Wechat:JXJ0688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