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十九大精神傳遍深山村——東鄉縣大樹鄉大樹村拱北社脫貧見聞

本報記者 趙懷斌 麻紅梅 馬玉興

10月19日, 當記者來到布楞溝流域的東鄉縣大樹鄉大樹村拱北社時, 群眾紛紛誇讚党的各項惠民政策。

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 十九大開幕當天, 70多歲的老黨員馬忠信早早起來調好電視信號, 擺好凳子, 沏好茶, 和村裡的幾位老人一邊暢談這幾年的變化, 一邊等待著十九大的開幕。

社裡的養殖戶馬哈麥德腰裡挎著收音機, 一邊給牛羊加草料, 一邊細心地收聽十九大開幕會實況。

新婚的馬哈如夫婦坐在家裡的新沙發上, 認真收看十九大的盛況……

小山村裡, 群眾像過盛大的節日一樣充滿喜悅。

拱北社位於布楞溝流域, 以前, 群眾居住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修建的老房子中。 只有一條狹窄、陡峭的土路與外界連通。 生產生活條件差, 發展基礎薄弱, 在東鄉縣屬於貧困村中的“貧困社”。

由於深度貧困, 拱北社得到了各級黨委政府的關注。 今年7月20日, 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林鐸來到這裡, 看望貧困群眾, 謀劃精准扶貧精准脫貧。 拱北社所屬的大樹村成了州委書記楊元忠的聯繫點, 楊元忠多次來到這裡, 指導扶貧工作。

短短幾個月的時間, 拱北社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記者看到, 正在建設的折紅二級公路旁邊, 開闢出一大片平整地方, 要將拱北社住在山梁上的十多戶群眾遷到這裡。 群眾每天看著自己建設的新家園,

心裡有說不出的高興。

在建設新家園的同時, 大樹鄉積極統籌謀劃產業培育, 要在這裡建成東鄉縣一流的特色養殖產業基地, 圍繞這個養殖基地, 打造出“核桃園、油桃園、毛桃園、花椒園、李子園、紅棗園、啤特果園”等七個山區旅遊園, 通過辦農家樂等帶動貧困群眾脫貧致富……

這些變化, 群眾看在眼裡、喜在心上。 在黨的十九大召開的日子裡, 拱北社群眾無比欣喜和激動。

馬忠信說:“十九大召開了, 我的心裡不能平靜, 昨天, 我是流著熱淚收聽收看大會盛況的。 作為社上唯一的共產黨員, 我感到無比的自豪。 ”

年近70歲的老社長馬伊布拉、60多歲的馬組比代等群眾, 也講述村裡的變化。 他們收聽收看了十九大的報告,

並聽了鄉村幹部的講解後, 非常激動, 連連說:“共產黨好、共產黨好!”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