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為什麼鯪魚要這樣釣?資深釣友釣金色紅尾鯪魚!

魚兒的種類很多, 我們常談到淡水中的鯽魚、鯉魚、草魚、鰱魚和鱅魚等等的生活習性與釣法, 今天談一個平時講的比較少的鯪魚, 看看它的生活習性以及不同季節又是如何垂釣。

一、鯪魚的生活習性

1、鯪魚生活的水域:鯪魚是一種比較喜歡高溫的魚類, 不能生活在水溫低於7度的水中, 過低的水溫會導致它們的死亡。 主要生活于長江以南的淡水水域中。

2、鯪魚喜歡的食物:鯪魚是雜食性的魚類, 在它們被孵化後的第四天開始攝食, 當然這時候主要吃的是輪蟲和小型枝角類的浮游動物。 在它生長到十天左右時身體已經達到1釐米以上, 這時它開始食用一些浮游植物。 隨著時間增長, 到四十天時它已經長到4釐米左右, 這時每天的食物變成以浮游植物為生。

而且它還特別喜歡以下頜的邊緣在水底的石塊上刮取生藻類, 這些藻類包括矽藻、綠藻。

還會食用一些植物的碎屑、還有水底的腐殖質。 鯪魚特別喜歡食用動物的糞便, 在有鴨子或鵝遊動的地方會特別受它們的歡迎。 平常釣魚所使用的材料中花生麩和米糠等帶有油性, 並且香味濃郁也特別受它們喜歡。

3、鯪魚最適宜的水溫:鯪魚是喜溫的魚類,

最適宜的水溫為15度到30度, 在這個範圍內它們的食物旺盛, 活躍性非常強。 但當水溫高於31度時, 它們開始變蔫, 懶洋洋的也不再熱衷於覓食。 當水溫低於14度時, 它們就開始成群的聚集到水域的深水區不大活動了。 當水的溫度低於13度時則開始停止進食, 在低於7度的水中它們將無法生存, 所以它們的生長環境很受限制, 只有在較為溫暖的區域才能生活。

二、不同季節鯪魚的垂釣方法

鯪魚的活躍性受水溫限制非常大, 所以垂釣的季節不同, 垂釣時間、用餌、使用技法等也有很大不同, 分季節來看:

1、春季釣鯪魚:春天水溫回升, 鯪魚在水中也逐漸恢復其活躍性。 經過一個冬天, 它身體的能量已經消耗一空, 急需補充營養。

而且春天是繁衍的好時候, 它們也需要為產卵做好充足的準備, 這時候鯪魚特別喜歡待在有新水流入的緩流區, 尋覓蛋白質較高的食物急速補充身體能量。

垂釣可以選擇陽光較為充足的時間, 地點選在陽光照射到的活水處。 在垂釣時可以採用雙鉤懸墜釣離底或者釣半水。 打窩可以把餅狀的花生麩砸成手掌大小, 再灑上一些曲香型白酒放到塑膠袋中密封一夜, 第二天可直接打窩。

在裝鉤時最好選用紅色肉質較為厚實的蚯蚓, 如果太長可以從中間剪斷, 把魚鉤從斷口處插入, 一直穿到蚯蚓的另一端, 但不用讓魚鉤露頭。 也可以用小蝦肉來釣鯪魚, 鯪魚是成群活動的魚類, 只要能釣上來, 要馬上再拋竿, 還會有鯪魚咬鉤。

2、夏、秋釣鯪魚:夏秋時水溫較高, 而鯪魚在水溫超過31度時就不怎麼進食, 一般藏在深水區或者陰涼處避暑, 所以在夏秋時節垂釣鯪魚要選擇太陽剛升起又不會毒辣, 或者太陽落山但不是完全黑暗的時間, 在天色較暗時鯪魚是不咬鉤的。 在大雨過後,有活水注入時鯪魚的活躍性最高,要及時垂釣。

3、冬天釣鯪魚:冬天的南方地區溫度也開始下降,這時候鯪魚活躍性變低,對食物變的更為挑剔,大多數時間它們選擇在向陽的水面聚集,可以用花生麩和麥麩、玉米粉按1:1:1的比例搭配,用開水沖燙,等稍涼後加入酒麴餅發酵,最後再拌上拇指大小的花生餅做窩料,既可以誘魚又可以留魚。

在大雨過後,有活水注入時鯪魚的活躍性最高,要及時垂釣。

3、冬天釣鯪魚:冬天的南方地區溫度也開始下降,這時候鯪魚活躍性變低,對食物變的更為挑剔,大多數時間它們選擇在向陽的水面聚集,可以用花生麩和麥麩、玉米粉按1:1:1的比例搭配,用開水沖燙,等稍涼後加入酒麴餅發酵,最後再拌上拇指大小的花生餅做窩料,既可以誘魚又可以留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