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魚情解碼」鯽魚好時節已到,選對線組讓你天天爆護!

最近的北京又迎來一波大幅度降溫。 這不, 小編在辦公室掃帖時外邊還下著濛濛細雨麼。 看到這樣的天氣變化, 我們特意為廣大釣友挑選了一篇比較有針對性的, 野釣相關的發問進行分析, 下圖就是一位濟南釣友提出的關於低溫釣鯽魚遇到的一系列問題。

從這位朋友的提問中我們可以看出, 他在初冬季節垂釣50至500克的鯽魚時, 遇到了釣組搭配的疑惑, 另外關於餌料的選擇和紅蟲的應用也給他造成了一些困擾。 下面我們就先簡單地為其闡述下, 當季節變化溫度降低時, 魚體會發生的變化, 然後再針對這位釣友的提問為他進行解答。 當然我們的分析有可能不全面, 有不足之處還請各位釣友幫忙補充。

時光荏苒, 歲月如梭。 不知不覺又快進入每年的野釣淡季了。 在之前我們為大家分享的多篇內容中, 已不止一次為大家介紹過就目前這個時間段,

北方已經不太適合主釣鯉魚了。 而大板鯽在目前這個季節仍然非常活躍, 覓食的欲望也非常高, 所以現在也正是主攻大板鯽的好時候。

以深秋季節在北京地區野釣鯽魚舉例吧, 十月中旬至十一月期間(深秋立冬時節)溫度下降的趨勢會非常明顯。

往往在立冬後再出釣時我們就會發現, 之前出魚很好的釣位很有可能變得不怎麼出魚了。 另外我們還能感覺出在氣溫降至冰點後, 仍使用深秋季節或夏季的釣組配置作釣時即使有魚吃口, 線組傳遞到浮漂上的動作也會變得非常微弱。 有時甚至浮漂只有一線的抖動, 我們提竿都會中魚。

綜上所述, 季節變化溫度降低後魚體發生的變化還是很大的。 首先越大個體的魚活性就會越先降低, 每日巡遊的範圍會大幅縮小。 此前在魚體瘋狂進食的季節, 它們體內已經儲備了大量的脂肪。 待冬季來臨時, 魚群會選擇待在水溫相對較高的深水區, 同時減少運動量來避免脂肪的快速流失。 所以在不同季節,

尤其溫度驟降後我們就需要考慮考慮使用的餌料適不適合在當季作釣了, 另外在野釣選擇釣位元前也需要注意根據季節來選擇作釣水深。 當然我說的都是環境變化下調整作釣思路的一些大前提。 下面我們來為這位釣友分析第一個線組選擇的問題, 如未能詳細說明請各位釣友補充!

我個人的經驗, 在夏季野釣個體50至500克的鯽魚時, 主線選擇不會超過1.2號, 子線最保守也不會高於1.0。 因為魚體大小不一, 為保證小個體的奶鯽同樣能將魚鉤吃進嘴裡, 魚鉤我不會選得太大。 兩種鉤型為例新關東最大不超0.5, 袖鉤3至6號都可以選擇。 (我通常選小號)

而進入冬季後往往魚口的回饋會極輕, 應對這種魚情時建議各位釣友首先大膽放低線組的配置。 往往我在冬季作釣個體50至500克的鯽魚時, 主線選擇不會超過0.8(0.6-0.8浮動), 子線也只會選擇0.2至0.5之間的號數, 魚鉤2-4號秀也就是極限了。 雖然這樣的搭配在有些釣友的眼中看似不可思議, 他們會覺得使用0.6搭配0.3不可能釣起個體1斤的大板鯽。 但根據我的個人經驗,這樣的線組配合調性三七護線的杆子沒有任何問題。

但根據我的個人經驗,這樣的線組配合調性三七護線的杆子沒有任何問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