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新奧爾良之戰呈現較大差距,韓國女足復興之路任重道遠

北京時間10月20日上午, 備戰亞洲杯的韓國女足在美國新奧爾良與世界排名第一的美國女足進行了一場熱身賽。 這場比賽最終以韓國女足1-3告負而告終, 從結果上看這符合賽前雙方的預期, 但從過程上看, 韓國女足似乎與世界一流的差距並不僅僅是比分那麼簡單。

世界第15和世界第1不僅僅是2球的差距

雖然韓美之戰的結果是1-3, 但這並不能反映兩隊的差距僅僅是2球那麼簡單。

世界排名第15位的韓國女足盡遣主力出戰, 這套陣容中包括參加了上屆加拿大世界杯的多名老將, 也有近年來韓國女足湧現的超新星, 可謂是最強陣容。 美國女足相對於世界盃變化較大, 與韓國隊的比賽算是半主力出戰。 賽前, 韓國隊主帥尹德汝制定了防守反擊的戰術, 試圖通過長傳找池笑然來策動攻勢, 但收效甚微。 而美國女足相比于此前和巴西、日本、紐西蘭等國的比賽相比, 對陣韓國明顯處於試探階段。 因為自從上屆世界盃前熱身賽後, 韓美兩國女足就再也沒有交手, 不像美國和其他對手交鋒那麼頻繁。

但從比賽來看, 韓國女足從開場就陷入被動, 零星的射門和反擊也都被美國隊輕鬆化解。 一個非常明顯的事實是, 韓國女足和美國女足的身體對抗方面嚴重吃虧。 前場作為第二核心的李玟娥根本無法突破, 幾乎面對對手的防守就敗下陣來。 而韓國女足的兩個失球, 也都跟身體對抗有關。 第一個球韓國隊隊長趙昭賢補到了位置, 卻被對手搶點破門。

第二個球趙昭賢和隊友卡住了美國隊的進攻路線, 結果被對手生吃, 而美國隊頭號球星摩根利用身體將趙昭賢擠開輕鬆破門。

下半場韓國隊被造點球, 也是由於身體對抗不足不得不採取犯規所致。 其餘時間, 如果不是美國女足浪費機會的能力太強, 韓國女足可能不止就丟3個那麼簡單。 因此從比分來看, 這是可以滿意的, 但從過程, 還是不足歡喜。

新人通過高手對話積攢了經驗

像美國女足這樣身體對抗強的球隊,在亞洲恐怕只有澳大利亞和朝鮮了。此次尹德汝前往美國的大名單,22人中只有13人是“元老”,其餘9人都為入選國家隊不足10場的新人,因此這次美國之行練兵意義明顯。拿今天和美國女足進球的小將韓彩璘來說,這位96年出生的邊鋒還是一名在校大學生,這是她第一次入選成年國家隊。能在這樣的比賽中攻入處子球,就像球迷所說:“值得她吹一輩子”。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球員是跟韓彩璘一樣參加了世青賽或者在聯賽中嶄露頭角的球員。在對陣美國隊的兩場比賽中,她們都會有亮相的機會,過早與強隊交手對於她們來說是一件好事。失敗並不能打垮她們的意志,只會讓她們越挫越強。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似乎韓國女足也並非一無所獲。

傷病問題讓人頭疼,韓國女足復興之路任重道遠

1-3不敵美國女足的比賽,韓國女足共有兩名球員受傷,一名是3號中衛申譚詠,另一名就是韓國女足的“顏值擔當”7號李玟娥。兩名球員都是在與對手的激烈對抗中受傷,第二場比賽出戰成疑。賽後韓國女足主帥尹德汝也表示:“這確實讓我頭疼,國內聯賽沒有這麼激烈的對抗,面對這樣的對手,我們顯然準備不夠充分”。

尹德汝其實點出了亞洲球隊對陣歐美球隊最重要的弱點,那就是對抗性差。無論是亞洲曾經的世界冠軍大和撫子日本女足,還是昔日的鏗鏘玫瑰中國女足,她們在與歐美球隊的對話中總是習慣性通過傳導撕開對手空當,而非正面對抗。而亞洲另一支球隊朝鮮女足則是從始至終走對抗路線,包括現在亞洲最強的澳大利亞女足都是如此。未來女足的潮流也趨於男子化,對抗將取代一味傳導成為主流,因此韓國女足通過這樣的比賽明顯找到了自身的差距。但從能力上看,身體素質的差距短時間內無法提升,而技術又不會達到中、日那麼細膩,因此韓國女足到底未來走怎樣的路線呢?從各級國字型大小來看,似乎防反成為主流,而防反中邊路的強力支援和瞬間速度突破將是韓國女足在亞洲杯前提升的一個方向。但至少通過與美國女足這樣的對手交手,韓國女足認識的復興之路任重道遠,有了正確的認識,自然也就可以朝著正確的方向去努力。

附:韓國VS美國比賽韓國隊首發(2017.10.20)

GK:1-薑佳愛;

DF:6-朴初瓏,3-申譚詠,19-金惠英,17-張瑟琪;

DMF:8-趙昭賢(C);

MF:22-韓彩璘,10-池笑然,7-李玟娥,16-崔宥莉;

FW:12-柳英雅

新人通過高手對話積攢了經驗

像美國女足這樣身體對抗強的球隊,在亞洲恐怕只有澳大利亞和朝鮮了。此次尹德汝前往美國的大名單,22人中只有13人是“元老”,其餘9人都為入選國家隊不足10場的新人,因此這次美國之行練兵意義明顯。拿今天和美國女足進球的小將韓彩璘來說,這位96年出生的邊鋒還是一名在校大學生,這是她第一次入選成年國家隊。能在這樣的比賽中攻入處子球,就像球迷所說:“值得她吹一輩子”。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球員是跟韓彩璘一樣參加了世青賽或者在聯賽中嶄露頭角的球員。在對陣美國隊的兩場比賽中,她們都會有亮相的機會,過早與強隊交手對於她們來說是一件好事。失敗並不能打垮她們的意志,只會讓她們越挫越強。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似乎韓國女足也並非一無所獲。

傷病問題讓人頭疼,韓國女足復興之路任重道遠

1-3不敵美國女足的比賽,韓國女足共有兩名球員受傷,一名是3號中衛申譚詠,另一名就是韓國女足的“顏值擔當”7號李玟娥。兩名球員都是在與對手的激烈對抗中受傷,第二場比賽出戰成疑。賽後韓國女足主帥尹德汝也表示:“這確實讓我頭疼,國內聯賽沒有這麼激烈的對抗,面對這樣的對手,我們顯然準備不夠充分”。

尹德汝其實點出了亞洲球隊對陣歐美球隊最重要的弱點,那就是對抗性差。無論是亞洲曾經的世界冠軍大和撫子日本女足,還是昔日的鏗鏘玫瑰中國女足,她們在與歐美球隊的對話中總是習慣性通過傳導撕開對手空當,而非正面對抗。而亞洲另一支球隊朝鮮女足則是從始至終走對抗路線,包括現在亞洲最強的澳大利亞女足都是如此。未來女足的潮流也趨於男子化,對抗將取代一味傳導成為主流,因此韓國女足通過這樣的比賽明顯找到了自身的差距。但從能力上看,身體素質的差距短時間內無法提升,而技術又不會達到中、日那麼細膩,因此韓國女足到底未來走怎樣的路線呢?從各級國字型大小來看,似乎防反成為主流,而防反中邊路的強力支援和瞬間速度突破將是韓國女足在亞洲杯前提升的一個方向。但至少通過與美國女足這樣的對手交手,韓國女足認識的復興之路任重道遠,有了正確的認識,自然也就可以朝著正確的方向去努力。

附:韓國VS美國比賽韓國隊首發(2017.10.20)

GK:1-薑佳愛;

DF:6-朴初瓏,3-申譚詠,19-金惠英,17-張瑟琪;

DMF:8-趙昭賢(C);

MF:22-韓彩璘,10-池笑然,7-李玟娥,16-崔宥莉;

FW:12-柳英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