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玉龍雪山吊廂間距故障分析

在脫掛索道中, 吊廂間距非常重要, 只有保證了吊廂間距, 吊廂才能在站內及線路上安全的運行, 避免故障停機, 防止吊廂碰撞, 進而確保乘客的安全。

吊廂間距 增減速輪 運行軌 間距控制器 同步輪皮帶 增減速輪座子

麗江玉龍雪山索道是單線迴圈式脫掛索道。 吊廂線上路上運行時, 是通過抱索器鉗口抓住鋼繩線上路上正常的運轉。 當吊廂在進站後速度會自動的減慢, 在壓軌的作用下吊廂抱索器鉗口與鋼繩脫開, 此時吊廂在站內運行是通過推車系統在站內運行。 當吊廂運行至上車區時吊廂速度為慢速,

是通過增減速輪的皮帶輪直徑的大小來實現變速的。 這樣可以讓乘坐索道的遊客及工作人員有足夠的上車時間, 確保安全。 在索道運行過程中上下站內都安裝有吊廂防撞系統, 進而保障了吊廂之間有可能因為間距不正常二吊廂互擠碰在一起, 確保乘客在吊廂裡是安全的。 吊廂間距最小為128.5 米, 低於最小間距時索道會自動停機。 索道正常運行時吊廂之間的間距一般在143.5米左右。 從此可以看出吊廂間距在索道行業的重要性, 如果沒有間距控制系統的話, 萬一吊廂裡有乘客, 而前後的吊廂撞在一起的話那後果不堪想像。 下面我把導致間距故障的原因分為電氣及機械兩個方面進行分析。

一、機械方面

1. 站內運行軌

在雪季、雨季時, 由於雨水較多, 導致雨水隨著鋼繩進入軌道, 從而導致吊廂抱索器運行輪打滑, 使得抱索器運行輪未能正常速度的運行, 緊接著會有第二個吊廂進站。 這樣會導致設備報吊廂間距錯誤而停機。 此時值機同事要迅速到設備上進行檢查, 若運行軌道裡有積水、積雪, 必須要清理乾淨後, 再進行開機。 並在設備上多觀察一會, 確保不會再出現間距故障方正常運行。

2. 站內推車系統

(1)增減速輪:增減速輪的作用是, 吊廂抱索器的摩擦板與增減速輪接觸, 利用他們之間的摩擦力, 使吊廂在站內正常的運行。 在站內增減速輪分為低速區與高速區。 增減速輪低速區的氣壓要求為3.5Kg/cm2, 高速區為3.7-3.8 Kg/cm2。 我們嚴格按要求每月對上下部站的輪胎氣壓進行檢查,

並對氣壓過低的輪胎進行補氣。 因為輪胎氣壓過低會導致抱索器與增減速輪之間的摩擦力發生變化而影響吊廂間距, 進而導致間距故障使索道停機(圖1)。

(2)增減速輪座子

上下站內增減速輪安裝在增減速輪座子上(圖2), 而增減速輪座子螺栓固定在站內的梁上。 設備長時間運轉後, 由於吊廂的衝擊或是螺栓的鬆緊度異常可能會導致座子的螺栓斷裂, 此時吊廂在站內就不能正常的運行, 也會報間距故障停機。 此時值機同事應迅速根據電腦報故障的區域快速檢查, 並及時找到螺栓斷裂的位置, 抓緊時間準備好工具及備件, 並及時的更換斷裂的增減速輪螺栓。 更換完成後,

先0.5米/秒的速度開機, 不在出現異常, 即可緩慢加速, 直到可以正常開機均無異常現象。

(3)增減速輪皮帶

吊廂在站內運行增減速輪皮帶有著很重要的作用。 假如某一個增減速輪皮帶斷裂的話, 吊廂在經過此區域時會停止, 使得後面的吊廂會繼續運行。

而導致報吊廂間距在相應區域內的間距錯誤停機。 此時值機同事要迅速到設備上確認故障點的位置, 然後準備更換增減速輪皮帶的工具及所需的備件, 迅速的更換, 並正常開起設備(圖3)。

(4)增減速輪皮帶輪

增減速輪轉動進而使吊廂在站內運行, 是通過皮帶帶動皮帶輪, 逐一的傳遞動力實現的。 如果皮帶輪因為機械的原因而卡死不動的, 動力就不能逐一的往後傳遞。 這會使得當前的吊廂停在原位, 而後面的吊廂則會靠近。 這樣的話索道會因為吊廂(在P1-P20 ) 區間內間距低於最小間距而停機。 此時值機的機械同事要迅速到設備上確定是什麼原因導致停機。 找到故障點, 然後在最短的時間內準備好要更換增減速輪皮帶輪所需要的工具及備件, 快速的更換。更換完成後,需通知控制室0.5 米/秒的速度開起來,對更換的部位進行觀察,確定無異常後才能正常的開啟設備。

(5)膠木齒輪

上下站內在乘客上下車區域都有37 個膠木齒輪在運行,其主要作用就是勻速傳遞動力。如果在上下車區域內膠木齒輪出現問題,也會影響吊廂在此區域內的正常運行。這樣的話會導致吊廂(P1-P20 ) 區間內間距錯誤及停機。此時值機同事要迅速到設備上對站內的膠木齒輪進行檢查,如果發現故障點需及時快速進行處理。處理完後先進行低速的運行,觀察無異常後,即可正常的開機(圖4)。

(6)同步輪及同步輪皮帶

上站進出口有同步輪,下站進出口也有同步輪。在站內吊廂運行的動力是由同步輪與鋼繩的摩擦力,通過用同步輪皮帶帶動滾筒,滾筒又帶動增減速輪的皮帶輪,又通過皮帶輪來帶動皮帶在站內逐一的往後傳遞實現吊廂在站內的運行(圖5)。如果是同步輪及皮帶出現異常的話,直接會影響到站內鋼繩的取力。使得增減速輪運行異常,會導致吊廂(在P1-P20) 區間內間距故障停機。值機同事要迅速到設備上同步輪及皮帶進行全面檢查。發現存在問題的部位後,快速準備好要更換的備件及所需要的工具,儘量在最短的時間內處理好故障。等處理好後先0.5m / s 的速度開機,進行檢查,無異常後可正常的開機。

3. 間距控制器

上下站內都有間距控制器(圖6),通常情況下只有下站的間距控制器才在正常的工作狀態。上站的間距控制器則處於關閉狀態。間距控制系統用來檢測兩吊廂之間的最小距離,該功能通過出站側一個獨立的計數器來完成,只有該計數器達到預先的設定值時,下一吊廂才被允許出站,確保兩吊廂之間有足夠的安全距離。吊廂在站內由於間距故障停機,而間距控制器處於故障狀態的話,我們要儘快的找到故障,並快速的處理。在短時間內無法處理的話,可以關閉下站的間距控制器,使用上站的間距控制器低速進行調整。間距低於最小值128.5 米時,轉換間距控制器的轉換開關,通過手動的方式對間距進行調整,此時索道通過短接重減速以2 米/秒速度運行,使吊廂間距調到143.5 米左右。

4. 抱索器運行輪

在站內抱索器的運行輪的動力來自於增減速輪與摩擦板之間的摩擦力來實現。運行輪的運動,使得吊廂在站內正常的運行。運行輪裡有兩個軸承。如果軸承卡死或有其它原因使得運行輪運行不順暢的話,也會使吊廂在站內出現間距故障停機。這樣的情況下要迅速到設備上對運行輪進行檢查,及時的排除故障。找到故障點,並將有問題的吊廂運行至進出站口進行更換,然後正常的啟動索道設備。

二、電氣方面

站內接近開關(圖7):上下站內接近開關,從P1a 到P20,都共有21 個。如果索道設備報間距故障停機的話,電腦顯示幕會報是哪個區段的間距故障,因為每個區段都有脈衝數,並有最大值和最小值。由於吊廂在站內運行時是與鋼絲繩脫離的,為了保證其在站內有序的運行,防止吊廂之間產生碰撞和按事先設定的距離發車,索道控制系統必須引入站內防撞系統。防撞系統一般由四個獨立的控制系統組成,可以分別進行區域故障檢測、計數故障檢測、間距故障檢測和邏輯故障檢測。現以P3-P4 間距故障為例,進行分析。如果P3、P4 間距故障停機,對應的PLC S7-200 的指示燈會不正常的工作。迅速到設備上檢查P3,P4 接近開關的電源是否正常,一般接近開關都有電源指示燈,假如電源不正常的話,迅速在圖8、圖9上找相對應控制櫃內接近開關P3SA.ST-15(0.4A) 和P4 SA.ST-19(0.4A) 的電源保險進行檢查。用萬用表的電阻檔進行測量,如果保險導通則說明保險是好的,假如保險不導通則說明是壞的,迅速找到同型號的保險及時的更換。如果接近開關的電源還不正常的話,根據電氣圖8 找到24V 供電的306-3 的端子,再由圖9 繼續找到305-3 的端子,再由圖10、圖11 找到245-8 的端子,並找到244G1的變流器。檢查交流220V變直流24V 的變流器是否工作正常。如果244G1 變流器正常工作的話,在檢查245-8、305-3、306-3 的端子有無24V電壓,對線路進行檢查,並找到故障點快速的處理好。此時的話接近開關的供電電源就正常了。

然後對接近開關的好壞進行判斷,最快的方法就是找個型號一樣的接近開關,然後更換,並低速的運行,觀察防碰系統介面,觀察P3-P4區段的脈衝數是否在最小值與最大值之間。如果在正常範圍內的話,就是說明是原來的接近開關損壞了。如果更換接近開關後,索道還是會報吊廂在該位置的間距錯誤停機的話,就要對控制室內控制櫃到設備接近開關的電纜線進行徹底的檢查。用電氣圖8 找到P3 的信號端子SA.ST-16和P4 的信號端子SA.ST-20,用萬用表測量是否有24V 電壓。如果沒有24V 話,有可能是接近開關的信號線有斷路、短路或是接觸不良的情況。對電纜進行徹底的檢查找到故障點,並快速處理。還要對接近開關對應的PLC 的指示燈工作是否正常進行檢查。

三、其他

造成吊廂間距故障停機的原因還有:(1)天氣原因,導致雲層放電對PLC的干擾引起停機;(2)在風季吊廂在進出站時會有較大的擺動也會造成吊廂間距故障停機。在脫掛索道中,吊廂間距是非常的重要,間距的正常與否是確保索道安全運行的關鍵,也是確保乘客安全的關鍵。

快速的更換。更換完成後,需通知控制室0.5 米/秒的速度開起來,對更換的部位進行觀察,確定無異常後才能正常的開啟設備。

(5)膠木齒輪

上下站內在乘客上下車區域都有37 個膠木齒輪在運行,其主要作用就是勻速傳遞動力。如果在上下車區域內膠木齒輪出現問題,也會影響吊廂在此區域內的正常運行。這樣的話會導致吊廂(P1-P20 ) 區間內間距錯誤及停機。此時值機同事要迅速到設備上對站內的膠木齒輪進行檢查,如果發現故障點需及時快速進行處理。處理完後先進行低速的運行,觀察無異常後,即可正常的開機(圖4)。

(6)同步輪及同步輪皮帶

上站進出口有同步輪,下站進出口也有同步輪。在站內吊廂運行的動力是由同步輪與鋼繩的摩擦力,通過用同步輪皮帶帶動滾筒,滾筒又帶動增減速輪的皮帶輪,又通過皮帶輪來帶動皮帶在站內逐一的往後傳遞實現吊廂在站內的運行(圖5)。如果是同步輪及皮帶出現異常的話,直接會影響到站內鋼繩的取力。使得增減速輪運行異常,會導致吊廂(在P1-P20) 區間內間距故障停機。值機同事要迅速到設備上同步輪及皮帶進行全面檢查。發現存在問題的部位後,快速準備好要更換的備件及所需要的工具,儘量在最短的時間內處理好故障。等處理好後先0.5m / s 的速度開機,進行檢查,無異常後可正常的開機。

3. 間距控制器

上下站內都有間距控制器(圖6),通常情況下只有下站的間距控制器才在正常的工作狀態。上站的間距控制器則處於關閉狀態。間距控制系統用來檢測兩吊廂之間的最小距離,該功能通過出站側一個獨立的計數器來完成,只有該計數器達到預先的設定值時,下一吊廂才被允許出站,確保兩吊廂之間有足夠的安全距離。吊廂在站內由於間距故障停機,而間距控制器處於故障狀態的話,我們要儘快的找到故障,並快速的處理。在短時間內無法處理的話,可以關閉下站的間距控制器,使用上站的間距控制器低速進行調整。間距低於最小值128.5 米時,轉換間距控制器的轉換開關,通過手動的方式對間距進行調整,此時索道通過短接重減速以2 米/秒速度運行,使吊廂間距調到143.5 米左右。

4. 抱索器運行輪

在站內抱索器的運行輪的動力來自於增減速輪與摩擦板之間的摩擦力來實現。運行輪的運動,使得吊廂在站內正常的運行。運行輪裡有兩個軸承。如果軸承卡死或有其它原因使得運行輪運行不順暢的話,也會使吊廂在站內出現間距故障停機。這樣的情況下要迅速到設備上對運行輪進行檢查,及時的排除故障。找到故障點,並將有問題的吊廂運行至進出站口進行更換,然後正常的啟動索道設備。

二、電氣方面

站內接近開關(圖7):上下站內接近開關,從P1a 到P20,都共有21 個。如果索道設備報間距故障停機的話,電腦顯示幕會報是哪個區段的間距故障,因為每個區段都有脈衝數,並有最大值和最小值。由於吊廂在站內運行時是與鋼絲繩脫離的,為了保證其在站內有序的運行,防止吊廂之間產生碰撞和按事先設定的距離發車,索道控制系統必須引入站內防撞系統。防撞系統一般由四個獨立的控制系統組成,可以分別進行區域故障檢測、計數故障檢測、間距故障檢測和邏輯故障檢測。現以P3-P4 間距故障為例,進行分析。如果P3、P4 間距故障停機,對應的PLC S7-200 的指示燈會不正常的工作。迅速到設備上檢查P3,P4 接近開關的電源是否正常,一般接近開關都有電源指示燈,假如電源不正常的話,迅速在圖8、圖9上找相對應控制櫃內接近開關P3SA.ST-15(0.4A) 和P4 SA.ST-19(0.4A) 的電源保險進行檢查。用萬用表的電阻檔進行測量,如果保險導通則說明保險是好的,假如保險不導通則說明是壞的,迅速找到同型號的保險及時的更換。如果接近開關的電源還不正常的話,根據電氣圖8 找到24V 供電的306-3 的端子,再由圖9 繼續找到305-3 的端子,再由圖10、圖11 找到245-8 的端子,並找到244G1的變流器。檢查交流220V變直流24V 的變流器是否工作正常。如果244G1 變流器正常工作的話,在檢查245-8、305-3、306-3 的端子有無24V電壓,對線路進行檢查,並找到故障點快速的處理好。此時的話接近開關的供電電源就正常了。

然後對接近開關的好壞進行判斷,最快的方法就是找個型號一樣的接近開關,然後更換,並低速的運行,觀察防碰系統介面,觀察P3-P4區段的脈衝數是否在最小值與最大值之間。如果在正常範圍內的話,就是說明是原來的接近開關損壞了。如果更換接近開關後,索道還是會報吊廂在該位置的間距錯誤停機的話,就要對控制室內控制櫃到設備接近開關的電纜線進行徹底的檢查。用電氣圖8 找到P3 的信號端子SA.ST-16和P4 的信號端子SA.ST-20,用萬用表測量是否有24V 電壓。如果沒有24V 話,有可能是接近開關的信號線有斷路、短路或是接觸不良的情況。對電纜進行徹底的檢查找到故障點,並快速處理。還要對接近開關對應的PLC 的指示燈工作是否正常進行檢查。

三、其他

造成吊廂間距故障停機的原因還有:(1)天氣原因,導致雲層放電對PLC的干擾引起停機;(2)在風季吊廂在進出站時會有較大的擺動也會造成吊廂間距故障停機。在脫掛索道中,吊廂間距是非常的重要,間距的正常與否是確保索道安全運行的關鍵,也是確保乘客安全的關鍵。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