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公平正義的獲得感顯著提升

本報北京10月19日電(記者張天培)10月19日,十九大新聞中心舉行首場集體採訪,主題為“推進全面依法治國”。 江蘇省委政法委副書記、省綜治辦主任朱光遠,全國婦女聯合會副主席、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兼政治部主任宋魚水,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檢察院公訴二處命名檢察官施淨嵐,公安部法醫技術處副處長田雪梅,以及江蘇薛濟民律師事務所主任薛濟民等政法領域黨代表現場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在回答記者關於中國司法體制改革如何增強人民群眾的安全感、獲得感的問題時,朱光遠說:“我們一直把提高人民群眾的安全感、獲得感作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

”田雪梅介紹,目前刑事技術已經成為支撐打擊犯罪、法庭訴訟和公共安全處置的科技利劍。 去年,全國公安機關利用刑事技術串並案件同比上升了38.97%,破案同比上升了151.11%。

在回答關於人權司法保障的提問時,宋魚水說,這幾年司法特別重視保障人權,比如說堅決糾正冤假錯案,例如“聶樹斌案”等,這些案件都依法予以了糾正,在社會上引起了非常好的反響。 人們通過這些案件深刻地記住了保障人權的重要性,保障生命權的重要性。

據統計,近年來全國法院對3800多名被告人宣告無罪。

薛濟民接著說,前不久,司法部會同最高人民法院在全國11個省市開展了刑事辯護全覆蓋的試點工作,進一步加強對人權司法保障的有力措施。

施淨嵐補充道,我們近期對一些羈押場所久拖未決的案件,還有羈押期限超期等等,進行了一系列的梳理、整改,將原先4000多起不當羈押降為零。

立案登記制度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得到提升。 宋魚水介紹說,根據相關資料顯示,法院應當依法立案的案件,當天的立案率已經達到了90%。

在創造公正司法環境上,朱光遠告訴記者,江蘇省根據中央有關規定,及時出臺了關於黨政機關領導幹部和司法機關內部人員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制度的實施意見,已經依據有關規定追究了12名幹部的法律責任。 “現在幹警普遍反映,執法辦案的環境越來越好了。

”朱光遠說。

施淨嵐對記者關心的員額檢察官工作和之前相比有哪些變化的問題進行了回答。 她介紹,到目前為止,全國範圍內符合相關條件的員額檢察官有8萬多名。 對於工作職責的變化,她認為主要有兩點:一方面是權責更加清晰,司法辦案主體地位更強。 根據有關規定,員額檢察官直接向分管檢察長負責,在檢察官權力清單範圍內行使相關權力。 這種去行政化的工作方式促使辦案效率大大提高。 另一方面是檢察官權力清單制度設立後,入額檢察官的責任也在增大。

《 人民日報 》( 2017年10月20日 14 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