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你覺得武漢、合肥和長沙哪個更厲害

武漢, 合肥, 長沙同屬於中部城市, 而且都是省會城市。 在各自省內有無法憾動的地位(全省政治、經濟、文化、科教和商貿中心)。 如果非要比牛,

武漢應該最牛(武漢是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 其定位不言而喻, 而且武漢是副省級城市)。 其次是長沙, 最後是合肥。 當然五到十年後就不一定的。 合肥未來經濟形勢一片大好, 不要說超過長沙了, 經濟超過武漢都很有可能。

十多年之前, 中國有個經濟戰略叫“中部崛起”(中部崛起是指促進中國中部經濟區——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和江西6省共同崛起的一項中國中央政策, 2004年3月5日首先由溫家寶總理提出)。 太原、鄭州、武漢、長沙、合肥、南昌構成中部崛起的主體, 大家都是難兄難弟, 一起抱團發展。 然而, 十多年過去, “中部崛起”再無人提及了, 六大省分城市也分道揚鑣了, 發展更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而且武漢、長沙、合肥也都組成了自己的圈子各自發展。

武漢的圈子:武漢都市圈, 又稱武漢"1+8"城市圈, 是指以中部最大城市武漢為圓心, 覆蓋黃石、鄂州、黃岡、孝感、咸寧、仙桃、潛江、天門等周邊8個大中型城市所組成的城市群(包括1個副省級城市、5個地級市、3個省直管市、7個地級市代管縣級市和15個縣)。 面積不到湖北省三分之一的武漢城市圈, 集中了全省一半以上的人口、六成以上的GDP總量, 是中國中部最大的城市組團之一。 它不僅是湖北經濟發展的核心區域, 也是中部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 是武漢重返國家中心城市的重要舉措。

長沙的圈子:長株潭城市群, 長株潭城市群一體化是中部六省城市中全國城市群建設的先行者, 成為中部崛起的“引擎”之一。

位於中國湖南省中東部, 包括長沙、株洲、湘潭三市, 是湖南省經濟發展的核心增長極。 長株潭城市群可以打造生產生態生活協調發展的新城市群典範, 長株潭城市群應該可以成為三個典範:一是成為多中心網路化的生產、生活、生態協調發展的城市群;二是有條件打造成為全國區域科學發展典範;三是有能力打造成為全國“兩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典範。

合肥的圈子:長江三角洲城市群, 簡稱長三角城市群。 包括:上海, 江蘇省的南京、無錫、常州、蘇州、南通、鹽城、揚州、鎮江、泰州, 浙江省的杭州、寧波、嘉興、湖州、紹興、金華、舟山、台州, 安徽省的合肥、蕪湖、馬鞍山、銅陵、安慶、滁州、池州、宣城等26市。 長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中國經濟最發達、城鎮集聚程度最高的城市化地區。

長三角是中國經濟發展最活躍的地區之一, 以僅占中國2.1%的國土面積, 集中了中國1/4的經濟總量和1/4以上的工業增加值, 被視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

綜合比較合肥的圈子更高大上。 雖然合肥扛著“無上榮光”走入了長三角城市群, 定位長三角副中心城市。 但說到底, 合肥的經濟實力跟滬甯杭還有著不小的差距。 在圈內地位低, 難有話語權。 但武漢和長沙不一樣, 在圈內都是坐第一把交椅。

武漢, 簡稱“漢”, 別稱“江城”, 是湖北省省會、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級市和特大城市、中國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 全國重要的工業基地、科教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國家園林城市》, 《國家光電子資訊產業基地》, 《國家綜合性高技術產業基地》, 《中國金融生態城市》, 《國家森林城市》, 《國際賽馬之都》, 《中國食品交易之都》, 《國家生物產業基地》, 《國家數位出版基地》, 《全國雙擁模範城市》, 《全國創業先進城市》, 《中國十大創新型城市》,《2015全球最具活力城市》,《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2016中國百強城市(第十位)》,《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

長沙,湖南省省會,古稱潭州,別名星城,是長江中游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 ,全國“兩型社會”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中南地區重要的工商業城市,中國重要糧食生產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裝備製造業基地和綜合交通運輸樞紐。

《最具中國特質的國際文化名城》,《2005年度中國十大節慶城》 ,《2010—2011年度中國十大會展品牌城市》,《全國無償獻血先進城市》, 《國家級節能減排的示範城市》,《 國家園林城市》, 《全國文明城市》 ,《中國十佳休閒宜居生態城市》 ,《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 《中國首屆最具軟實力城市》, 《全國十大幸福省會城市》, 《全國暢通工程模範管理城市》,《國家首批智慧財產權示範城市》 《全國綠化模範示範城市》,《中國最具競爭力城市》,《全國創業先進城市》,《全球城市競爭力提升速度最快的10座城市之一》,《2012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全球綠色城市》 ,《2013年全國十佳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城市》 .

合肥,簡稱廬或合,古稱廬州、廬陽,是安徽省省會,合肥都市圈中心城市 ,皖江城市帶核心城市之一 ,也是長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 ,國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現代製造業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

《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中國四大科教城市之一》,《中國最具投資潛力城市》 ,《國家創新型試點市》,《全國衛生城市 》,《全國文明城市》,《中國十大科研城市 》,《中國科技創新型試點市 》,《中國溫泉之鄉》,《中國十大最佳投資城市 》,《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中國社會管理綜合治理優秀城市》,《全國數字城市建設示範市》,《中國淡水龍蝦之都》,《全國創建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範城市》,《中國家電之都》,《世界熱氣球之都 》,《中國十大幸福感城市》,《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中國十大創新型城市》,《2015全球最具活力城市》,《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2016中國百強城市(第十位)》,《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

長沙,湖南省省會,古稱潭州,別名星城,是長江中游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 ,全國“兩型社會”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中南地區重要的工商業城市,中國重要糧食生產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裝備製造業基地和綜合交通運輸樞紐。

《最具中國特質的國際文化名城》,《2005年度中國十大節慶城》 ,《2010—2011年度中國十大會展品牌城市》,《全國無償獻血先進城市》, 《國家級節能減排的示範城市》,《 國家園林城市》, 《全國文明城市》 ,《中國十佳休閒宜居生態城市》 ,《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 《中國首屆最具軟實力城市》, 《全國十大幸福省會城市》, 《全國暢通工程模範管理城市》,《國家首批智慧財產權示範城市》 《全國綠化模範示範城市》,《中國最具競爭力城市》,《全國創業先進城市》,《全球城市競爭力提升速度最快的10座城市之一》,《2012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全球綠色城市》 ,《2013年全國十佳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城市》 .

合肥,簡稱廬或合,古稱廬州、廬陽,是安徽省省會,合肥都市圈中心城市 ,皖江城市帶核心城市之一 ,也是長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 ,國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現代製造業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

《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中國四大科教城市之一》,《中國最具投資潛力城市》 ,《國家創新型試點市》,《全國衛生城市 》,《全國文明城市》,《中國十大科研城市 》,《中國科技創新型試點市 》,《中國溫泉之鄉》,《中國十大最佳投資城市 》,《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中國社會管理綜合治理優秀城市》,《全國數字城市建設示範市》,《中國淡水龍蝦之都》,《全國創建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範城市》,《中國家電之都》,《世界熱氣球之都 》,《中國十大幸福感城市》,《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