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017年,我們農村土地補償有新規,最高可的年平均產值15倍

土地徵收一直是農民普遍關注的問題, 徵收過程中的補償款究竟是多少很可能很多農民沒有準確的瞭解, 今天就讓小編詳細地給廣大的農民朋友們解釋一下吧。

農村土地徵收補償款包括四部分:一是土地補償費;二是安置補助費;三是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 其中安置補助費和地上附著物補償費是直接歸被征地戶所有, 土地補償費歸村集體所有。

一)土地補償費是什麼?

土地補償費是指用地單位依法對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因其土地被佔用造成經濟損失而支付的一種補償費用。

通俗地說就是蓋樓房或者建工廠要用你們村子的地, 給你們村子補償損失費。 補償的錢是歸村裡所有的, 再由村委會分配, 分配方案得經過村民代表討論決定, 否則分配方案無效。 如果被徵收土地屬於農民承包經營的土地的, 農民可以獲得額外補償。

補償金額的計算方法:土地徵收前三年的土地平均產值乘以補償倍數(補償倍數最小六倍, 最大十倍。 )

農民

二)安置補助費是什麼?

安置補助費是用地單位對征地單位安置因征地後造成的多餘勞動力而支付的補助金額。

也就是說, 以前你家是種地為生的, 現在沒有地可以種了, 喪失了種地, 租地等權利, 沒了生計需要安置。 要是這土地不是村裡的, 而是你本人的, 那安置補助費就必須用來給你安置生計, 1 若你是由村裡統一安置的, 安置補助費支付給村裡, 2 若是你是由其他單位安置的, 安置補助費支付給安置單位, 3 如果你放棄統一安置, 村裡就必須將收到的征地安置費給你。

補償金額的計算方法:分為徵用耕地與徵用耕地之外的其他土地。

1.徵用耕地, 按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 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 按照被徵用的耕地數量除以征地前被徵用單位平均每人佔有耕地的數量計算。 每一個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費標準為該耕地被徵用前3年平均年產值的6倍。 但是, 每公頃被徵用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最高不得超過被徵用前3年平均年產值的15倍。

2.徵用林地、牧草地、葦塘、水面以及農民集體所有的建設用地。 每一個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費標準為鄰近一般耕地前3年平均年產值的4倍。 但是, 每公頃被徵用土地的安置補助費最高不得超過鄰近一般耕地前3年平均年產值的10倍。

總的來說就是, 徵用耕地的安置補償費,

每公頃最高不超過前三年平均產值的15倍, 而耕地之外的農地, 每公頃最高不超過前三年平均產值的10倍。

被徵用單位耕地的安置補助費因人均耕地的數量和平均年產值多少而不等, 人均耕地少, 平均單位年產值高, 支付的安置補助費就高, 反之則低。

農業

三)土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是什麼?

1.青苗主要指正生長尚未成熟的農作物或正在生長的經濟林木。 歸屬的原則是誰種植歸誰所有

2.地上附著物是指除青苗以個依附於被徵用土地上的附著物品, 如房屋、其他固定設施及一般林木等。 地上附著物補償費歸地上附著物的所有者所有。 只要征地協議簽訂以前就已存在的附著物, 征地單位均應對地上附著物所有者給予一定的補償。

由用地單位對徵用土地上的青苗和地上附著物被毀掉而向種植該青苗的單位與個人及附著物所有人支付的一種補償。

農村

補償金額:

1.對剛剛播種的農作物,按季產值的三分之一補償工本費。對於成長期的農作物,最高按一季度產值補償。對於糧食、油料和蔬菜青苗,能得到收穫的,不予補償。對於多年生的經濟林木,要儘量移植,由用地單位付給移植費;如不能移植必須砍伐的,由用地單位按實際價值補償。對於成材樹木,由樹木所有者自行砍伐,不予補償。

2.拆遷農田水利設施及其它配套建築物、水井、人工魚塘、養殖場、墳墓、廁所、豬圈等的補償,參照有關標準,付給遷移費或補償費。

土地是咱們農民的飯碗,土地既然要被佔用,那麼咱們農民就得弄懂補償規則,瞭解咱們到底虧不虧,知道哪些是屬於自己的補助,到底有多少。

農村

補償金額:

1.對剛剛播種的農作物,按季產值的三分之一補償工本費。對於成長期的農作物,最高按一季度產值補償。對於糧食、油料和蔬菜青苗,能得到收穫的,不予補償。對於多年生的經濟林木,要儘量移植,由用地單位付給移植費;如不能移植必須砍伐的,由用地單位按實際價值補償。對於成材樹木,由樹木所有者自行砍伐,不予補償。

2.拆遷農田水利設施及其它配套建築物、水井、人工魚塘、養殖場、墳墓、廁所、豬圈等的補償,參照有關標準,付給遷移費或補償費。

土地是咱們農民的飯碗,土地既然要被佔用,那麼咱們農民就得弄懂補償規則,瞭解咱們到底虧不虧,知道哪些是屬於自己的補助,到底有多少。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