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來來來!看看杜家毫、許達哲對中外記者說了啥

10月19日下午, 人民大會堂湖南廳暖意濃濃。 黨的十九大湖南代表團的代表們, 圍繞著習近平同志的報告, 繼續展開熱烈討論。

根據大會的安排, 當天的會議向中外記者開放。 來自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香港鳳凰衛視、義大利《24小時太陽報》等65家中外媒體的近百位元記者, 早早地就在會場裡架設好“長槍短炮”, 搶佔有利位置。

16時20分許, 代表們討論發言一結束, 正式進入記者提問環節。 進入新時代的新湖南, 將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中有哪些新作為?記者們紛紛舉手,

爭搶寶貴的提問機會。

依靠創新和開放贏得發展主動權

去年召開的省第十一次黨代會, 開啟了湖南創新引領開放崛起的生動實踐, 來自人民日報和美國僑報的記者, 不約而同把目光聚焦到這一戰略上來。

“湖湘文化具有‘心憂天下、敢為人先’的精神特質,

這就包含著創新基因, 開放在湖南也有歷史淵源。 ”杜家毫說, 之所以提出創新引領開放崛起戰略, 這既是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具體舉措, 也切合湖南實際, 更符合十九大報告精神。

杜家毫介紹, 當前, 湖南已制定了實施創新引領開放崛起戰略的具體行動計畫。

抓創新, 重點就是從科技創新、產品創新、文化創新、管理創新四個方面突破。 抓開放, 就是充分發揮湖南“一帶一部”區位優勢, 更好地學習北上廣經驗, 優化經濟環境;對接500強企業, 提升產業鏈;借鑒自貿區經驗, 建設開放平臺;依託900多萬在外湘籍人士, 引老鄉、回故鄉、建家鄉;主動參與“一帶一路”建設, 加快“走出去”“引進來”。 同時, 通過實施“芙蓉人才計畫”, 更好地引才、聚才、用才。

“創新和開放, 猶如驅動湖南發展的車之兩輪、鳥之兩翼。 我們將緊緊依靠創新和開放, 贏得發展主動權。 ”杜家毫表示。

在回答美國僑報記者關於湖南下一步如何深化對外開放的提問時, 許達哲說, 習近平同志把湖南定位為“一帶一部”。

近年來, 隨著高鐵等交通基礎設施的完善, 國家資訊化、網路化建設的跨越, “一帶一部”的區位優勢真切地凸顯出來, “過去很多只有沿海能幹的事情, 現在湖南這個內陸省份都能幹”。

許達哲介紹, 下一步, 湖南將認真落實十九大報告提出的“發揮優勢推動中部地區崛起”要求, 充分發揮“一帶一部”區位優勢, 更積極地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建設, 努力讓‘湘字型大小’工程機械、高鐵裝備、新材料等優勢產能和企業走到世界各個國家去, 讓湘歐快線等貿易管道越來越暢通。 通過共建泛珠區域高鐵經濟帶, 進一步密切同粵港澳大灣區、長江經濟帶的聯繫。 積極與央企對接合作, 發揮各自優勢, 攜手拓展國際市場空間。

洪水中, 湖南各級黨組織通過“入職大考”

水情, 是湖南最大的省情。 新華社和鳳凰衛視記者所關注的話題, 也都跟水有關。

“今年湖南遭遇了歷史罕見大洪水, 湖南各級黨組織在換屆後經受了一場入職大考, 表現出了強大的凝聚力、戰鬥力。 請問湖南在加強党的建設方面有哪些舉措?”新華社記者把問題拋給了杜家毫。

“在今夏這場特大洪水中,廣大新聞媒體朋友不懼艱險,對湖南抗洪搶險進行了全方位報導,為我們打贏這場硬仗創造了良好輿論環境。首先我要代表省委、省政府向你們表示衷心感謝。”杜家毫介紹,面對這次歷史罕見的特大汛情災情,省委號召全省各級黨組織把黨旗飄揚在最危險、最艱難的地方,許多黨員幹部都衝鋒到了防汛抗災第一線,甚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全省各級黨組織特別是剛剛實現村支“兩委”換屆的基層黨組織,充分發揮了戰鬥堡壘作用,經受住了這場入職大考。奪取防汛抗災最終勝利後,許多群眾都深有感觸地說,關鍵時刻還是共產黨靠得住,還是共產黨員靠得住。

杜家毫說,通過這場考驗,也讓我們更加深刻感受到,要辦好中國的事情,党的領導是最可靠的保障;通過這場考驗,也更加凸顯了党的建設特別是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極端重要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就是党的領導。我們將持之以恆加強党的建設,全面推進從嚴治党,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廣大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讓鮮紅的黨旗高高飄揚在三湘大地上。

對於鳳凰衛視記者關於湖南水環境保護的措施成效和今後打算的問題,許達哲的回答是,湖南正在貫徹落實習近平同志“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重要指示精神,把湘江保護與治理作為“一號重點工程”,並向洞庭湖環境綜合治理延伸,帶動“一湖四水”的生態環境保護和治理,切實承擔修復長江生態環境的重要責任。

談及努力的重點,許達哲介紹,湖南一方面將加快治水專案和行動的實施,大力從源頭上整治水環境的突出問題,抓好“三個覆蓋、兩個提高”,即園區的汙水處理設施要全覆蓋、建成區黑臭水體治理要全覆蓋、養殖糞汙處理要全覆蓋;提高農村自來水的普及率、提高生活垃圾無害化的處理率。另一方面,將堅決把普及河長制落實到位,層層壓實省市縣鄉村各級責任,做到堅決杜絕向江河直排不達標的廢水,久久為功,擦亮綠水青山這張湖南名片。

推進“三個著力”,湖南牢記囑託

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加強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著力推進農業現代化,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去年全國兩會參加湖南代表團審議時對湖南的殷殷囑託。一年多時間過去了,湖南推進“三個著力”成效顯著。

中央電視臺記者十分關注的是“民生一號工程”——精准扶貧,她從電影《十八洞村》談起,想瞭解湖南這些年精准扶貧、精准脫貧取得的成效。

“2013年11月,我陪同習近平總書記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十八洞村,親耳聆聽了總書記提出的精准扶貧重要戰略思想。”杜家毫說,從“發展生產要從本地實際出發”到“基本公共保障要全覆蓋”,再到“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總書記關於精准扶貧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是他長期在基層工作的經驗積累,也是在中央領導崗位上經常到基層調研,對農村情況長期觀察和深入思考得來的,是從實踐中得來的。過去幾年,我們就是堅決貫徹總書記精准扶貧重要思想,每年以減貧100萬人的速度推進脫貧攻堅。我們完全有信心、有能力在2020年前實現貧困縣全部摘帽、貧困村整體退出,決不落下一個貧困戶。

“精准扶貧需要社會各方面參與,形成合力。最近我們一家民營企業在十八洞村開辦了山泉水廠,不僅企業有收益,還帶動了當地貧困村民脫貧致富,壯大了村級集體經濟,真是一舉三得。”杜家毫向在場媒體朋友分享了這一喜訊。看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委書記葉紅專代表和這家企業的黨委書記陳志強代表都在代表團中,杜家毫在簡單介紹後,把發言的機會留給了他們。

經濟日報記者則著重關注湖南正在推進的轉型升級,他向許達哲瞭解湖南今後在這一領域將如何發力。

“要推動轉型升級,必須遵循新的發展理念。”許達哲說,湖南正在開展“貫徹發展新理念轉型升級補短板”討論活動。發展的理念對了,才能認准優勢加以放大,看清問題補齊短板,找准方向突出重點,才能真正提升發展的品質和效益。湖南將認真落實十九大報告提出的“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繼續著力推進“三去一降一補”,同時,堅持以創新為發展的基點,實施一系列更有力的獎補政策、改革措施,引導全社會加大科研投入,積極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在互聯網、大資料、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中、軍民融合深度發展中不斷培育新業態、新模式。

軌道交通是“湖南製造”的一張靚麗名片,來自高鐵科研領域的丁榮軍代表,還就湖南軌道交通產業發展,回答了義大利《24小時太陽報》記者的提問。

創新的湖南,彰顯著自信

開放的湖南,吸引更多期待的目光

祝願湖南在新征程中踏浪前行

再創輝煌!

-THE END-

- 歡迎團子們下方留言 點贊 轉發 -

責任編輯 丨麅子君

校對審稿丨江湖人稱力哥

“在今夏這場特大洪水中,廣大新聞媒體朋友不懼艱險,對湖南抗洪搶險進行了全方位報導,為我們打贏這場硬仗創造了良好輿論環境。首先我要代表省委、省政府向你們表示衷心感謝。”杜家毫介紹,面對這次歷史罕見的特大汛情災情,省委號召全省各級黨組織把黨旗飄揚在最危險、最艱難的地方,許多黨員幹部都衝鋒到了防汛抗災第一線,甚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全省各級黨組織特別是剛剛實現村支“兩委”換屆的基層黨組織,充分發揮了戰鬥堡壘作用,經受住了這場入職大考。奪取防汛抗災最終勝利後,許多群眾都深有感觸地說,關鍵時刻還是共產黨靠得住,還是共產黨員靠得住。

杜家毫說,通過這場考驗,也讓我們更加深刻感受到,要辦好中國的事情,党的領導是最可靠的保障;通過這場考驗,也更加凸顯了党的建設特別是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極端重要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就是党的領導。我們將持之以恆加強党的建設,全面推進從嚴治党,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廣大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讓鮮紅的黨旗高高飄揚在三湘大地上。

對於鳳凰衛視記者關於湖南水環境保護的措施成效和今後打算的問題,許達哲的回答是,湖南正在貫徹落實習近平同志“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重要指示精神,把湘江保護與治理作為“一號重點工程”,並向洞庭湖環境綜合治理延伸,帶動“一湖四水”的生態環境保護和治理,切實承擔修復長江生態環境的重要責任。

談及努力的重點,許達哲介紹,湖南一方面將加快治水專案和行動的實施,大力從源頭上整治水環境的突出問題,抓好“三個覆蓋、兩個提高”,即園區的汙水處理設施要全覆蓋、建成區黑臭水體治理要全覆蓋、養殖糞汙處理要全覆蓋;提高農村自來水的普及率、提高生活垃圾無害化的處理率。另一方面,將堅決把普及河長制落實到位,層層壓實省市縣鄉村各級責任,做到堅決杜絕向江河直排不達標的廢水,久久為功,擦亮綠水青山這張湖南名片。

推進“三個著力”,湖南牢記囑託

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加強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著力推進農業現代化,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去年全國兩會參加湖南代表團審議時對湖南的殷殷囑託。一年多時間過去了,湖南推進“三個著力”成效顯著。

中央電視臺記者十分關注的是“民生一號工程”——精准扶貧,她從電影《十八洞村》談起,想瞭解湖南這些年精准扶貧、精准脫貧取得的成效。

“2013年11月,我陪同習近平總書記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十八洞村,親耳聆聽了總書記提出的精准扶貧重要戰略思想。”杜家毫說,從“發展生產要從本地實際出發”到“基本公共保障要全覆蓋”,再到“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總書記關於精准扶貧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是他長期在基層工作的經驗積累,也是在中央領導崗位上經常到基層調研,對農村情況長期觀察和深入思考得來的,是從實踐中得來的。過去幾年,我們就是堅決貫徹總書記精准扶貧重要思想,每年以減貧100萬人的速度推進脫貧攻堅。我們完全有信心、有能力在2020年前實現貧困縣全部摘帽、貧困村整體退出,決不落下一個貧困戶。

“精准扶貧需要社會各方面參與,形成合力。最近我們一家民營企業在十八洞村開辦了山泉水廠,不僅企業有收益,還帶動了當地貧困村民脫貧致富,壯大了村級集體經濟,真是一舉三得。”杜家毫向在場媒體朋友分享了這一喜訊。看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委書記葉紅專代表和這家企業的黨委書記陳志強代表都在代表團中,杜家毫在簡單介紹後,把發言的機會留給了他們。

經濟日報記者則著重關注湖南正在推進的轉型升級,他向許達哲瞭解湖南今後在這一領域將如何發力。

“要推動轉型升級,必須遵循新的發展理念。”許達哲說,湖南正在開展“貫徹發展新理念轉型升級補短板”討論活動。發展的理念對了,才能認准優勢加以放大,看清問題補齊短板,找准方向突出重點,才能真正提升發展的品質和效益。湖南將認真落實十九大報告提出的“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繼續著力推進“三去一降一補”,同時,堅持以創新為發展的基點,實施一系列更有力的獎補政策、改革措施,引導全社會加大科研投入,積極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在互聯網、大資料、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中、軍民融合深度發展中不斷培育新業態、新模式。

軌道交通是“湖南製造”的一張靚麗名片,來自高鐵科研領域的丁榮軍代表,還就湖南軌道交通產業發展,回答了義大利《24小時太陽報》記者的提問。

創新的湖南,彰顯著自信

開放的湖南,吸引更多期待的目光

祝願湖南在新征程中踏浪前行

再創輝煌!

-THE END-

- 歡迎團子們下方留言 點贊 轉發 -

責任編輯 丨麅子君

校對審稿丨江湖人稱力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