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中科院上海國家技術轉移中心嘉定產業基地成果轉化集聚

原標題: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讓創新“種子”長出產業“森林”中科院上海國家技術轉移中心嘉定產業基地成果轉化集聚功能初現 東方網3月20日消息:當你這兩天站在金茂大廈88層觀光廳,透過巨幅玻璃幕牆“一覽眾山小”時,也許很難注意到作為金茂大廈節能改造試驗工程的一部分,玻璃上正貼著一種高透光的節能PET材料,可節約3%—5%的電費。 源自中科院上海技物所紅外物理國家實驗室的節能鍍膜PET技術,已進入生產中試和應用示範階段,將很快形成產能和市場銷售。為不斷升級反覆運算節能鍍膜行業共性關鍵技術,中科院上海國家技術轉移中心嘉定產業基地正在籌建“節能鍍膜工業應用技術工程中心”。短短一年...

中科院上海有機所鈀催化芳基二氟甲基化獲突破

本報訊 日前,中科院上海有機所有機氟化學院重點實驗室張新剛團隊利用廉價工業原料一氯二氟甲烷製備出含二氟甲基的芳香化合物。相關研究日前發表于《自然—化學》。含氟有機化合物由於氟原子的獨特性質,在醫藥、農藥和材料領域具有十分廣泛而重要的應用。近年來,發展與之相關的高效引氟方法和手段,受到了合成化學家的高度關注。儘管在過去的10年中,大量高效、新穎的氟化方法和反應相繼被報導,但大多使用的是價格昂貴的氟化試劑,而對於大量存在的含氟工業原料小分子氟烷烴的高效轉化卻鮮有報導。張新剛團隊在長期研究過渡金屬催化下氟烷基化反應的基礎上,發現了鈀催化下經歷二氟卡賓途徑的溴二氟乙酸乙酯對芳基硼酸的二氟甲基化反應。...

蘇州工業園區與中科院上海技物所簽約

中國江蘇網訊 昨天,蘇州工業園區與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簽署合作協定,設立中科院技術物理研究所蘇州研究院,建設全國最大的商用遙感衛星產業基地。市委副書記李亞平出席儀式並致辭。 李亞平說,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是我國在紅外與光電技術領域最重要的專業研究所,高端人才薈萃,科研實力雄厚,為國家重大科技戰略作出過重要貢獻。當前,蘇州正深入貫徹省、市黨代會精神,加快推進“兩聚一高”新實踐。對接和引進大院大所,借力高端創新資源,是提升區域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也是蘇州推進聚力創新、加快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希望蘇州工業園區與中科院上海技物所充分發揮各自優勢,按照合作協定,加快項目推動,爭取早日建...

BIB:中科院上海生科院馮英組等研發pre-mRNA可變剪接分析軟體CASH

2017年4月6日,生物資訊學領域知名刊物《Briefings inBioInformatics》線上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馮英組和浙江農林大學吳文武博士,上海列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宗傑博士的最新研究進展“CASH: a constructing comprehensive splice site method for detecting alternative splicing events”。研究開發了pre-mRNA可變剪接分析軟體CASH(Comprehensive Alternative Splicing Hunting),並利用該軟體研究了剪接蛋白SRSF10在不同物種...

中科院上海天文臺在廈門大學頒發光啟獎學金

4月6日下午,廈門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2017年校慶獎教獎學金頒獎儀式在物理機電航空大樓隆重舉行。上海天文臺黨委書記、副台長侯金良出席會議。會上侯金良代表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頒發了“上海天文臺光啟獎學金”(以下簡稱“光啟獎學金”)。本次共有十一名同學獲得“光啟獎學金”,其中一等獎兩名,二等獎五名,三等獎四名。侯金良鼓勵大家在現有的成績基礎上,再接再厲,不負眾望,再創佳績;同時也歡迎各位本科生到上海天文臺學習交流。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資訊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Cell Discovery:中科院上海巴斯德所蘇梟研究組揭示迷走神經調控急性肺部感染免疫的新機理

2017年4月11日,國際學術權威刊物自然出版集團旗下子刊《Cell Discovery》雜誌線上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蘇梟研究組最新研究成果“迷走神經-脾臟協同調控急性肺部感染損傷的分子機制”(Signals of vagal circuits engaging with AKT1 in α7 nAChR+CD11b+ cells lessen E. coli or LPS‐induced acute inflammatory injury)。急性肺損傷可以由感染(細菌、病毒等)、酸吸入、創傷等因素誘發,病理表現為肺內嚴重的炎症反應、炎症細胞浸潤、肺上皮和內皮細胞損傷以及氣血屏障...

十大科技成果尋求買家 中科院上海分院投資路演將揭面紗

2017年春拍系列活動中的首場拍賣——鎮海專場活動 胡哲斐 攝中新網杭州4月26日電(記者 趙曄嬌 實習生 章然)抗腫瘤1.1類新藥PARP抑制劑鹽酸美呋呱瑞、新一代汙水處理污泥減量化技術、新一代低成本銅銦鎵硒薄膜太陽電池技術、抗癲癇候選新藥TPN102……就像是珠寶藏品的商品化一樣,科技成果也實現了從研究室走向市場的過程,牌子一舉輕鬆競拍。為了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4月27日下午,中科院上海分院將在浙江科技大市場舉辦科技成果投資路演推介會。據悉,此次路演將在浙江科技大市場舉行,由浙江省科技廳、中科院上海分院主辦。這是中科院上海分院首次用科技成果投資路演的形式在浙江科技大市場推廣優秀科技成果...

中科院上海分院科技成果投資路演推介會落幕

推介會現場 章然 攝中新網杭州4月28日電(記者 趙曄嬌 實習生 章然)“浙江民營經濟十分活躍,不僅科技成果的產業化落地更加容易,對科技成果的需求也更加旺盛。”日前,在中科院上海分院科技成果投資路演推介會的現場,中科院上海分院科技合作處副處長王絳如此點評浙江。作為2017年浙江省春季科技成果競價(拍賣)會的重要一場活動,中科院上海分院科技成果投資路演推介會在浙江科技大市場舉行。這是浙江科技大市場首次和中科院上海分院進行成果轉移轉化合作,目的是為了把該院優秀的科技成果引入浙江,促成科研院所和企業、投資機構的聯姻,促成浙江生物醫藥、節能環保等相關產業提高科技含量、轉型升級發展。浙江省科技廳負責人...

中科院上海分院一批重要成果獲國家獎勵

科學網1月10日上海訊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1月8日北京舉行,上海共有58項牽頭及合作完成的重大成果榮獲國家科學技術獎,占全國獲獎總數的20.7%。這是1999年國家科技獎勵制度改革以來,上海獲獎數占全國比例首次超過20%。其中,中科院上海分院系統是“獲獎大戶”,共有6個研究所斬獲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7項。僅國家自然科學獎4項,就占上海所獲該獎的2/3。相當一部分是基礎研究,也是整個創新鏈條的起點。上海分院科學家瞄準世界科技前沿領域和服務國家戰略需求,創新能力持續提升,湧現了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閃耀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殿堂。基礎研究是創新的源頭,如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由中...

中科院上海分院系統研究所獲國家科技獎7個獎項,占上海國家自然科學獎項三分之二

2017年度國家科技獎勵大會今天在北京舉行。中科院上海分院系統研究所斬獲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共7項,為近年來獲獎數目最多的一次,已連續10餘年占比達全國獲獎專案的10%,其中國家自然科學獎4項,占上海市所獲國家自然科學獎項總量的三分之二。其中5個獲獎專案為牽頭完成專案。 為新藥研發提供手性化合物的高效合成方法 不對稱去芳構化,這對化學家來說也是一個極冷僻的領域。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游書力研究員開創性地提出了“催化不對稱去芳構化”概念,以大量原創性的工作為新藥研發提供了手性化合物的高效合成方法,榮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游書力研究員 人們的左手和右手看起來一模一樣,互為...

初雪|銀裝素裹的中科院上海分院

初雪十年一遇的大雪,把上海變成了銀裝素裹的雪鄉,也把在上海的各個研究所裝點得分外美麗。大家紛紛舉起相機,定格下了一個個難忘的瞬間。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攝影:張帆中科院上海矽酸鹽所中科院上海光機所攝影:趙侃中科院上海應物所攝影:鬱雯婷中科院上海技物所攝影者:匡定波中科院上海有機所攝影:張雅琴中科院上海生科院(人口健康領域)攝影:陳熙中科院生化與細胞所攝影:黃建松中科院神經所攝影:仇子龍中科院植生所中科院上海天文臺攝影:許志強中科院上海藥物所攝影:劉璐中科院上海巴斯德所攝影:曹亞美中科院上海高研院攝影:白璐中科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攝影:劉碧如中科院上海分院攝影:葉濤攝影:陳自力

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長王建宇:讓科研“國寶”有更多“上海烙印”

圖說: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長王建宇在實驗室 採訪對象供圖在張江,在日漸林立的大科學裝置群背後,在數不清的年中無休的實驗室與生產線上……他們總是奮戰在科技創新與科學探索的最前沿。“我們還可以為上海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貢獻更多力量。”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院長王建宇院士如是說。這支被譽為科研“國家隊”的創新“精英之師”,2018年更是矢志要成為上海科創中心建設的“王牌主力軍”。打磨國家實驗室在科創上海的張江核心區,最閃亮的“金字招牌”無疑是去年9月揭牌的張江實驗室。既打造以光子科學領域為主的世界級基礎大科學設施群,又凝練生命科學、資訊技術兩大攻關研究方向,還形成兩者的交叉方向——類腦智慧...
图库

酷騎上海分公司人去樓空 連物業費都沒付!

酷騎單車押金難退 上海分公司人去樓空

中科院美女學霸的牡丹夢

圖說:楊振寧慶祝95歲生日後,恢復中國籍,轉為中科院資深院士

楊振寧恢復國籍,成中科院院士,卻遭到網友非議

82歲中科院院士、“嫦娥之父”歐陽自遠題字手跡欣賞

海歸院士萬立駿高中畢業回鄉務農 1977年國家恢復高考時上大學 35歲赴日留學 41歲回中科院工作

中科院發佈《中國可持續發展遙感監測報告(2016)》

王芳全家近照,老公為中科院教授,41歲的王芳已身家過億?

再探萬米深淵後中科院順利返航“探索一號”凱旋歸來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