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老旦——戲曲行當介紹

老旦是旦行的一種人物表現形式,主要扮演年長的婦女形象;老旦角色行當的戲路很寬,從窮苦的百姓到皇宮後妃都可以扮演,多穿女老鬥衣或蟒;

老旦化妝很簡單,就是本色臉不擦胭脂,

也不畫眉和眼窩,因為中國傳統習慣,老年人,即便是女人也不會化濃妝,所以老旦的妝很淡。

老旦的表演特點是唱、念都用本嗓,但不像老生那樣平、直、剛勁,而像青衣那樣婉轉迂回,要求演員有高亢的唱腔、沉實的念白和沉穩的動作。

早至元雜劇時,

就有老旦這一行當,雜劇旦行包括正旦、外旦、小旦、大旦、老旦、搽旦;

到昆山腔分為江湖十二腳色,老旦行當也在其中,據《揚州畫舫錄》記載:“老旦、正旦、小旦、貼旦,謂之女腳色”;

在早期的京劇中,沒有專職的老旦演員,多是由老生或丑角演員兼演,但通過前輩演員的精心創造,悉心揣摩,不斷完善,終於形成了獨立的行當,並在京劇藝術中佔據越來越重要的位置。

老旦按技藝特點的不同,又可分為唱工老旦、做工老旦和文武老旦三類;

唱工老旦專門以唱工為主,如《釣金龜》的康氏,《赤桑鎮》的吳妙貞,《望兒樓》的竇太真,《遇皇后》、《打龍袍》的李後等,都屬於唱工老旦;

而《清風亭》的賀氏,《西廂記》的崔老夫人,《李逵探母》的李母等都屬於做工老旦;

還有一種武打和唱工並重的老旦角色,這是一種紮靠的特殊老旦角色,如《對花槍》中的蔣桂枝、《雁門關》中的佘太君等,都可以歸為文武老旦。

老旦行前輩名家很多:

譚志道,著名京劇老生譚鑫培之父,湖北江夏人,非科班出身,由業餘愛好戲曲(漢戲)而轉為職業演員,

應工老旦,但亦能演老生,因聲狹音亢,猶如鷚鳥叫,鷚鳥俗稱“叫天子”(有說即雲雀),遂得“叫天”之藝名;

羅福山,自幼坐科小福勝,出科後在四喜班搭班演出多年,曾為譚鑫培、田桂風、王瑤卿、梅蘭芳、余叔岩等名家配戲,羅派是做工老旦的主要流派。他能戲極博,昆亂兼能,戲路很寬,他的做工結合身段、步法,表現力強,傳人有文亮臣、孫甫亭、陳文啟、松介眉、李多奎等;

龔雲甫,在開拓老旦行當上具有承前啟後的作用,他富於創新,不但根據老年婦女的情感設計身段,更大膽吸收青衣唱腔,使老旦唱腔剛健婀娜,也改變了老旦在戲班中一直居配演行當的地位,能以老旦唱大軸,創過去未有之先例;

李多奎,師承羅福山,私淑龔雲甫,是唱工老旦的代表人物,曾與余叔岩、王又宸、高慶奎、馬連良、譚富英、梅蘭芳、尚小雲、程硯秋、金少山、裘盛戎等名家同台合作,老旦必須有女性的“雌”音,同時還要有老年婦女顫巍巍的“衰音”, 李多奎的嗓子不僅“雌音”、“衰音”具備,而且特別洪亮寬厚,爽朗響堂,“李派”最突出的創造就是能根據劇中人物的需要,程度不同地把“衰音”和“雌音”結合,以調劑性的唱法用“潤”音沖淡“澀”音,再以“嬌、脆、柔”等不同音色來表達人物的內涵,後起的老旦演員大都宗法“李派”。

老旦必須有女性的“雌”音,同時還要有老年婦女顫巍巍的“衰音”, 李多奎的嗓子不僅“雌音”、“衰音”具備,而且特別洪亮寬厚,爽朗響堂,“李派”最突出的創造就是能根據劇中人物的需要,程度不同地把“衰音”和“雌音”結合,以調劑性的唱法用“潤”音沖淡“澀”音,再以“嬌、脆、柔”等不同音色來表達人物的內涵,後起的老旦演員大都宗法“李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