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英媒:研究稱昆蟲急劇減少警示“生態末日”臨近

英媒稱,一項令研究人員震驚的最新研究發現,25年來,昆蟲數量急劇減少了3/4。

據英國《衛報》網站10月18日報導,昆蟲是地球生命的重要部分,既是傳粉者,也是其他野生動物的獵物。據知,

一些昆蟲物種正在減少,比如蝴蝶。但最近的發現顯示,所有昆蟲都在大規模減少,這警告了世界正在“走向生態末日”,並對人類社會產生深遠影響。

研究人員稱,最新統計資料是在德國自然保護區收集整理的,但對以農業為主的所有自然環境都有意義。

報導稱,導致昆蟲數量驟減的原因尚不清楚,自然環境遭到破壞以及殺蟲劑的廣泛使用是最有可能的誘因,氣候變化或許也起了一定作用。

研究人員可以排除自然保護區的氣候及環境變化因素,但尚未收集殺蟲劑含量的統計資料。

研究專案主管、荷蘭奈梅亨大學的漢斯·德克龍說:“昆蟲數量以如此高的速度在如此大的範圍內減少,這是令人震驚的發現。”

英國薩塞克斯大學的戴夫·古爾森教授說:“昆蟲約占地球所有生命的2/3,但現在出現了某種可怕的減少。我們似乎正在使大片土地變得不適合大部分生命居住,

並正走向生態末日。如果我們失去這些昆蟲,那麼一切都將崩塌。”

報導稱,這份以很多業餘昆蟲學家在德國的工作成果為基礎的研究報告發表在美國《科學公共圖書館·綜合》期刊上,他們自1989年開始利用嚴格標準化的方式——用馬氏網在63個自然保護區捕捉了超過1500種昆蟲樣本。

他們在對每種昆蟲樣本的總重量進行測量後發現,降幅令人吃驚:27年間平均下降76%;而在昆蟲數量最高的夏季,

降幅甚至高達82%。

此前關於昆蟲減少的報告僅限於某些昆蟲,但最新研究捕捉了所有昆蟲種類,這說明下降情況更為嚴重。研究小組成員、奈梅亨大學的卡斯帕·霍爾曼說:“這些地區都是保護區,多數是管理良好的自然保護區。但依然發生了這種劇烈下降。”

報導稱,昆蟲學家們還收集了詳細的天氣資料,記錄了保護區的環境或植物物種變化,

但這無法解釋昆蟲減少的原因。德國克雷菲爾德昆蟲學會的馬丁·佐爾格說:“天氣也許能解釋很多季節變化和年份變化,但無法解釋這種快速減少的趨勢。”

英國政府首席科學顧問9月警告稱,全球管理者錯誤地以為可以在各種自然環境下安全地大規模使用殺蟲劑,這“大大忽略了全面噴灑化學藥劑的影響”。

研究人員表示,亟須深入研究以證實該研究發現也適用於其他地區,

從而更詳細地探討這個問題。

昆蟲學家用馬氏網捕捉昆蟲(美國雅虎新聞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