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洛陽人日常用藥都有哪些誤區?快來看看不出錯

抗生素該不該吃?越貴的藥越好嗎?昨日,2017年洛陽市安全用藥月活動啟動,本次活動的主題是“安全用藥,健康生活”。來自市食安辦、市食藥監局等的專業人士,針對現場市民的詢問,

指出不少日常用藥的誤區。如果您沒到現場也沒關係,看看《洛陽晚報》記者帶回來的“乾貨”吧!

●誤區一:一天三次藥,跟著“飯點”吃

醫生開藥時,常常會附上醫囑“一天三次”,您是怎麼吃的呢?

市食藥監局的專家解釋,如果需要一天服藥三次,最好的做法就是每次間隔8個小時。

為避免半夜服藥,建議用藥時間為6時、14時、22時;如果一天只需服藥一次,就每天固定一個時間點,兩次用藥時間最好間隔24個小時。

此外,服藥時一些專業說法也要注意。空腹,是指清晨或飯前1個小時或飯後2個小時;飯前,指吃飯前半個小時;飯後,指吃飯後半個小時。

●誤區二:吃點“消炎藥”,感冒好得快

秋冬季節是感冒高發期,不少人一出現感冒症狀,就用上了“消炎藥”,

覺得這樣好得快。我們常說的“消炎藥”,大部分是抗生素。其實90%的感冒都不是細菌引起的,而是病毒引起的,使用抗生素並沒有用。

使用抗生素,要注意什麼呢?有些人擔心“濫用抗生素”,從而盲目拒絕使用抗生素,這也是不對的。正確的做法,還是應當遵循醫囑,自覺服藥。況且,抗生素治療需要一定的時間,不能症狀減輕後隨便停藥,最好按療程足量服用。

●誤區三:孩子不好好吃飯,就讓他們把消食片當零食

山楂丸、消食片、健胃片……不少有孩子的家庭,常常備有這些消食類藥品,如果孩子不好好吃飯,就拿這些藥當零食給他們開胃。

這些藥品大多選用藥食同源的材料製成,副作用確實很小,按時按量服用不會有什麼危害。需要注意的是,

如果沒有分清消化不良的具體病因,就大量盲目地吃,可能出現燒心、返酸等症狀,加重孩子腎臟的負擔。

●誤區四:價格高的藥,更加安全有效

活動現場的相關工作人員表示,藥品的價格取決於其研製費用、生產成本等因素,藥品的安全性則取決於藥品的不良反應和療效,二者並沒有必然聯繫,價格高的藥不一定就更加安全有效。

●誤區五:生病不吃藥,用保健品“調理”

不少慢性病患者厭倦了長期吃藥,覺得“是藥三分毒”,轉而選擇保健品進行“調理”,以期達到治療的目的。實際上,這樣做是不可取的,因為保健品只是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對疾病並沒有治療功能。

工作人員提醒:市民如果對所購藥品有疑問,可通過國家食藥監局網站進行查詢,或撥打廠家諮詢電話進行查證。若發現問題藥品,則可撥打12331進行投訴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