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養生」補冬不如補霜降,調養脾胃還要靠它!

蕾蕾小編

昨天是霜降,它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啦,這也就意味著冬天要開始了。霜降時節該如何養生防病呢?霜降養生:調養脾胃是關鍵,滋陰湯水最適宜。今天,小編就跟大家聊聊霜降時節的起居飲食養生啦。

飲食篇

“補冬不如補霜降”,滋陰湯水最適宜

秋冬時節是調養肺脾和心腎的好時機。老中醫建議,霜降後調養可食用南瓜、板栗、柿子、蓮藕、山藥、白蘿蔔等食物。此外,秋燥偏盛,人體肺陰易受損,適合用湯水滋養。煲湯時可適當加入杏仁、川貝、白果等,用以宣降肺氣,或加入沙參、石斛、麥冬、玉竹、百合等,既能滋陰潤肺,還可根據體質情況靈活化解秋燥。

換季多胃病,3道養胃菜請收好

1

蘿蔔煲牛肉

牛肉營養豐富,富含蛋白質、脂肪、鈣、磷、鐵以及B族維生素,而且還有暖胃的作用,是秋冬季節補益身體的佳品。白蘿蔔有祛痰消食的作用,牛肉能補脾胃,搭配一起是養胃的好選擇。

做法:牛肉洗淨切塊,白蘿蔔去皮切塊,加適量清水及胡椒、薑、蔥等調料煮至牛肉熟爛,加少量鹽再煮一會放入香菜即可。

2

山藥排骨湯

新鮮的山藥中富含黏多糖以及幫助消化的物質,有利於胃腸對食物的消化吸收,還可幫助失眠者恢復胃腸功能。山藥、紅棗以及排骨一起燉湯喝,

出鍋前再加點枸杞,不但對脾胃有益,也能潤澤皮膚。另外,用山藥熬粥、榨汁飲用也不錯,營養豐富,也能清心安神。

3

歸參山藥燉豬腰

當歸、黨參、山藥等是此時煲湯的好藥材。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功效;黨參是常用的傳統補益藥,有補中益氣、健脾益肺之功效;山藥具有益氣養陰、補脾肺腎的功效。

這道菜既補脾肺之氣,又益肺腎之陰,並能固澀腎精,用於改善脾胃虛弱、肺腎虛弱,還可用于改善陰虛內熱造成的口渴多飲、小便次數多。

原料:當歸10克,黨參20克,山藥30克,豬腰500克,薑絲、蒜末適量。

做法:將豬腰切開,

剔去筋膜臊腺,洗淨放在盤子裡;將當歸、黨參、山藥裝入紗布袋內,紮緊口,放入砂鍋內,加適量水,燒開;將切片的豬腰、薑絲和蒜末加入燒開的湯中,文火燉40分鐘;調入少許鹽即可飲用。

注意:體內濕熱者最好不要食用。

養生篇

起居環境,室內養生

乾燥、寒冷的天氣我們不能控制,但是我們能改變室內環境。具體來說分4部分:

適宜溫度

18—23度之間,千萬不能太熱了,本來天氣就乾燥,越熱濕氣越蒸發,室內溫度和室外溫度相差很大,也容易感冒。

適宜濕度

用加濕器,或用一盆水擱在臥室,還有用濕拖把拖一拖。

加強通風

室內門窗禁閉6個小時,氧氣下降20%。我們一天24個小時,如果關著門窗,你就會嚴重缺氧。所以早晚要開窗通風15分鐘,氧氣充足、新鮮空氣進來,降低了疾病的發病率。

室內植物

屋內可以適當擱一些花、草,濕潤一下空氣,但是記住晚上不要擱在臥室裡。

心理調養好,身體才能好

一夜之秋多事之秋,這個時候人們很容易惆悵。從醫學上說,陽光不僅給人帶來溫暖、光明,讓人補鈣,還能讓人心情振奮。但是秋冬天陽光逐漸減少,這時候光照時間短,人們大腦生活體分泌退黑素多了,退黑素讓人睡眠,季節性心理病就出現了。注意多曬曬太陽,朋友之間多聊天,讓自己保持情緒好。

注意篇

霜降後易發的疾病

1

腸胃疾病

霜降時,人體脾臟功能處於旺盛時期,而又由於寒冷的刺激,人體的植物神經功能發生紊亂,胃腸蠕動的正常規律被擾亂,必然會加重胃腸功能負擔,所以胃腸疾病增加或復發。

2

呼吸系統疾病

霜降前後雖然天氣變化不大,但是天氣逐漸變冷,如果調攝不當,一些常見的呼吸道疾病如過敏性哮喘、慢性支氣管炎、上感等開始加重或發病。

3

心腦血管疾病

霜降後,由於天氣開始變冷,晝夜溫差加大,寒冷容易引起血管收縮,血液運行不暢,所以心腦血管疾病如高血壓、腦梗塞的發病率也開始增加。老年人也極容易患上“老寒腿”的毛病。

霜降後要三防

1

防秋燥

秋季燥邪易傷人體津液,津液既耗,就會出現燥象,表現為口幹、唇幹、鼻幹、咽幹、舌幹少津、大便幹結、皮膚乾甚至皸裂。肺喜潤而惡燥,肺的功能必然受到影響,就會出現鼻咽乾燥、聲音嘶啞、乾咳少痰、口渴便秘等一系列秋燥症。

秋季養生應多吃芝麻、蜂蜜、銀耳、青菜之類的柔潤食物,以及蘋果、葡萄、香蕉等水分豐富、滋陰潤肺的水果。在起居上要早睡早起。

2

防秋鬱

人腦底部有一個叫松果體的腺體,能分泌一種褪黑激素,它使人意志消沉、抑鬱不樂。而入秋之後,松果體分泌褪黑激素相對增多,人的情緒相應低沉消極。

要適當多吃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雞蛋、豬肉、羊肉和豆類等;還要參加一些有益身心的娛樂活動,如歌舞、登山等。

3

防賊風

秋天氣候早晚溫差大,冷熱失常,往往使人措手不及,賊風往往會乘虛而入,使人生病,被中醫稱為賊風。

大家都在看

天氣涼了,點個

暖暖心吧~

↙點擊“閱讀原文”,獲取更多健康資訊

越熱濕氣越蒸發,室內溫度和室外溫度相差很大,也容易感冒。

適宜濕度

用加濕器,或用一盆水擱在臥室,還有用濕拖把拖一拖。

加強通風

室內門窗禁閉6個小時,氧氣下降20%。我們一天24個小時,如果關著門窗,你就會嚴重缺氧。所以早晚要開窗通風15分鐘,氧氣充足、新鮮空氣進來,降低了疾病的發病率。

室內植物

屋內可以適當擱一些花、草,濕潤一下空氣,但是記住晚上不要擱在臥室裡。

心理調養好,身體才能好

一夜之秋多事之秋,這個時候人們很容易惆悵。從醫學上說,陽光不僅給人帶來溫暖、光明,讓人補鈣,還能讓人心情振奮。但是秋冬天陽光逐漸減少,這時候光照時間短,人們大腦生活體分泌退黑素多了,退黑素讓人睡眠,季節性心理病就出現了。注意多曬曬太陽,朋友之間多聊天,讓自己保持情緒好。

注意篇

霜降後易發的疾病

1

腸胃疾病

霜降時,人體脾臟功能處於旺盛時期,而又由於寒冷的刺激,人體的植物神經功能發生紊亂,胃腸蠕動的正常規律被擾亂,必然會加重胃腸功能負擔,所以胃腸疾病增加或復發。

2

呼吸系統疾病

霜降前後雖然天氣變化不大,但是天氣逐漸變冷,如果調攝不當,一些常見的呼吸道疾病如過敏性哮喘、慢性支氣管炎、上感等開始加重或發病。

3

心腦血管疾病

霜降後,由於天氣開始變冷,晝夜溫差加大,寒冷容易引起血管收縮,血液運行不暢,所以心腦血管疾病如高血壓、腦梗塞的發病率也開始增加。老年人也極容易患上“老寒腿”的毛病。

霜降後要三防

1

防秋燥

秋季燥邪易傷人體津液,津液既耗,就會出現燥象,表現為口幹、唇幹、鼻幹、咽幹、舌幹少津、大便幹結、皮膚乾甚至皸裂。肺喜潤而惡燥,肺的功能必然受到影響,就會出現鼻咽乾燥、聲音嘶啞、乾咳少痰、口渴便秘等一系列秋燥症。

秋季養生應多吃芝麻、蜂蜜、銀耳、青菜之類的柔潤食物,以及蘋果、葡萄、香蕉等水分豐富、滋陰潤肺的水果。在起居上要早睡早起。

2

防秋鬱

人腦底部有一個叫松果體的腺體,能分泌一種褪黑激素,它使人意志消沉、抑鬱不樂。而入秋之後,松果體分泌褪黑激素相對增多,人的情緒相應低沉消極。

要適當多吃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雞蛋、豬肉、羊肉和豆類等;還要參加一些有益身心的娛樂活動,如歌舞、登山等。

3

防賊風

秋天氣候早晚溫差大,冷熱失常,往往使人措手不及,賊風往往會乘虛而入,使人生病,被中醫稱為賊風。

大家都在看

天氣涼了,點個

暖暖心吧~

↙點擊“閱讀原文”,獲取更多健康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