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孩子為什麼不要讀縮寫版名著

名著之所以是名著,是因為它是經過時間的沖刷,最後留在文學殿堂裡的寶藏。首先名著是好東西,讀名著對任何人都可能是有益的事情。既然是好東西,就應該保持它原有的風貌。

讀縮寫版名著的

三大害處

縮寫版的名著尤其不適合孩子閱讀,因為絕大多數的縮寫版損失的不僅僅是精妙的語言、豐滿的人物形象、豐富的思想和藝術魅力,而且孩子閱讀時很難形成真正有效的語文學習。就像是把鮮嫩多汁的法式牛排變成了牛肉幹,吃進去的肉可能是多了很多,但是肉的味道全變了,還沒什麼營養。

被風乾的語言

感染力嚴重打折

馬克·吐溫認為“用詞準確與用詞幾乎準確,

這兩者之間的差異就如同閃電與螢火蟲之間的差異”。作家的寫作過程很多時候都是在捕捉自己靈感瞬間的閃電,而大作家和一般作家的高下除了對人生的見地,主要區別就在語言上。

曹雪芹修改《紅樓夢》“披閱十載,增刪五次”“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正因為這樣,後面高鶚續寫的四十回一直被鍾愛紅樓夢的讀者詬病,為之遺憾。

這樣嘔心瀝血的作品增加或刪減一兩段,都有可能損害作品的原汁原味,更不用說是縮寫版的了。

名著的縮寫版通常會把作品中最精華的細節描寫、人物心理描寫和展現作者世界觀的議論部分全部刪掉了,只剩下故事框架,情感部分也只能輕描淡寫,就像一部電影的故事梗概,就規定那麼些字數,就算請世界上最頂級的作家來寫,也不可能寫出什麼有感染力的文字來。

孩子讀這樣沒有感染力的文字,怎麼可能有好的感受,怎麼能領會到語言文字的魅力,收穫又在哪裡呢?

嚴重破壞了

原著的節奏和思想

作者要進行縮寫,就需要對原著進行梳理,根據自己的理解刪減。可是無論他的理解力有多強,不可能完全代表原作者的思想。所以縮寫版的縮減不僅僅是文字,還有原作的思想性。

同時,縮寫版還破壞了原作的敘事節奏,主人公的情感發展和形象在原作中是作者精心鋪陳和建立起來的,

改寫版和縮寫版往往會誤導讀者,對原作產生很多錯誤印象。

以《紅樓夢》為例,從第3回賈寶玉初見林黛玉到第23回兩人共讀西廂,雖然一見如舊,其實他們的愛情進展是非常含蓄和緩慢的,而所有的縮寫版都是以寶玉黛玉的愛情故事為主線展開的,一章接著一章,把當時貴族少男少女之間的愛情生生改成了現代速食面式的愛情。

名著被矮化

原作被忽視

鑒於以上的這些因素,名著縮寫版的價值甚微,而且由於語言、敘事節奏和思想性的大幅縮水,會給孩子造成一種“世界名著也不過如此嘛!”的錯覺,非但沒有引發孩子讀原著的興趣,還矮化了名著的價值,孩子就可能永遠和這些影響人類靈魂的作品插肩而過。

對待名著的態度

那麼有人就問:你說名著那麼好,可是大部頭的名著孩子就是讀不下去,我們到底應該怎樣讀名著呢?這裡就談一談對待名著的基本態度。

世界上沒有必須讀的書

包括名著在內

林語堂曾說“世上無人人必讀之書……見解未到,必不可讀,思想發育程度未到,亦不可讀”。

讀書可以成為一個人一輩子熱愛的事情,但是真的沒有一本書可以拿出來,對所有的人說“這本書你必須讀,一定會對你有幫助的”,不但沒有,而且只要以這種方式拿出來,就會令某些人生厭逆反,孩子尤其如此。

讀書要有更大的收穫,讀者應該要有自己的生活有了一些觀點和領悟,未經思考的讀者,只能把自己的大腦作為“別人思想的跑馬場”,這就是林語堂說的“見解未到”和“思想發育程度未到”。

所以對於名著閱讀,不能強行推廣,至少要給讀者自己選擇的自由,更不要求快求多求早,要根據自己孩子的閱讀和心智成熟等情況來選擇。

北京十一中學的校長李希貴曾經做過一個調查:他問了學校裡10個高三的學生:“你喜不喜歡《紅樓夢》?你是什麼時間讀的《紅樓夢》?”

其中有7個學生說喜歡《紅樓夢》。他們都是在高一高二階段開始讀的。還有三位不喜歡《紅樓夢》的孩子,全是在小學和初一讀的,從此他就傷了胃口,再讓他讀就很困難。所以,不要把好的東西在不恰當的時候送給孩子。

而且因為名著裡多是成人視角展開,孩子對事物的感知和對世界的體驗跟成人是有區別的,有的名著不一定適合孩子閱讀,有些名著根本不適合小孩子讀。很多教育者就認為《水滸傳》不適合中小學生讀。

讀遍書單

不如讀透幾本

讀名著不能求多,我們現在的推薦書單往往追求大而全,推薦名著的書單都數不勝數,累計推薦的名著有成百上千種之多。孩子是讀不過來的,就算草草讀完了一百本,會有什麼收穫呢?

之前有過一個活動,讓大家推薦影響了自己人生的十本書,有很多人寫了五六本後,就表示雖然也讀了很多書,但對自己並沒有太多的影響,慎重起見就不寫下去了。

當然,閱讀的影響應該是潛移默化的,但在閱讀方法上還是有值得探討的地方。

許多優秀的名著不一次就可以讀懂讀透的,因為其中蘊藏著深刻的思想;如果想領悟其中的道理,就需要靜下心來,多次閱讀和思考。每一次重讀一本名著,收穫也是不同的,認識和感悟會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這樣才能真正接近作者的思想。

這不僅是讀書的方法之一,也是觀察事物、認識世界的重要方法。

與其讀縮寫版名著

不如多讀兒童特權書

童書出版蓬勃發展,小學生閱讀選擇的空間越來越大。我們發現有很多書是應該在孩子童心未泯的時候多讀一些的,因為等到一個人進入青年的狀態,再讀這些書就不一定能感受到那種開心愉悅和喜歡了。我們管這些書叫做“兒童特權書”。

兒童特權書推薦

[ 01 ]

各種優質經典的繪本

繪本就不一一列舉了,通過繪本學習語言,生動有趣,而且孩子是用主動建構的方法來學習的,所以現在很多學校都會推薦小學低年級認字不多的孩子繼續讀繪本。

[ 02 ]

橋樑書

橋樑書是介於繪本和純文字書之間的圖書形式。經典的橋樑書對於孩子從繪本過渡到純文字的閱讀是很好的幫助。上圖推薦的是由蒲公英童書館出版的臺灣橋樑書閱讀123的第1輯,作者童嘉、方素珍、林世仁、林哲璋等。

[ 03 ]

《鋒繪·飛船故事》

童書媽媽之前推薦的雜誌《鋒繪·飛船故事》,小學低年級可以獨立閱讀,也能起到類似橋樑書的作用。它是與法國幼兒啟蒙雜誌Histories pour les petits版權合作的,每一期的雜誌裡都有不同的繪畫語言、繪畫風格,新銳現代,是配得上這個時代審美的兒童雜誌。

[ 04 ]

外國兒童四大名著

這是童書媽媽自己配齊的外國兒童四大名著,熟悉我們的讀者都知道,就不贅述了,目前童書集市已經售完。出版資訊如下:

《安徒生童話》

四川少兒出版社出品,葉君健譯,德國天才插畫家海德巴赫插圖,全彩四色印刷。定價58元。

《格林童話》

四川少兒出版社出品,楊武能譯,德國天才插畫家海德巴赫插圖,全彩四色印刷。定價58元。

《一千零一夜》

人民文學出版社出品,納訓譯,插圖來自于歷代珍貴版本,附送有聲書《一千零一夜》,布面雅致精裝。定價38元。

《伊索寓言》

人民文學出版社出品,王煥生譯,插圖來自于歷代珍貴版本,布面雅致精裝。定價28元。

[ 05 ]

名著名繪名譯系列

名著名繪名譯系列也是童書媽媽特別推薦過的,這一系列的每一本既是經典名著,又是孩子特別喜歡的特別具有童心的故事。書名如下:

《愛麗絲漫遊奇境》《愛麗絲鏡中奇遇》

《彼得•潘》《綠野仙蹤》《木偶奇遇記》

《金銀島》《湯姆•索亞歷險記》

《八十天環遊地球》

《秘密花園》《柳林風聲》

《原來如此的故事》《叢林故事》

具體出版詳情請查看我們之前的團購文章。

[ 06 ]

《納尼亞傳奇》

《納尼亞傳奇》是英國作家C·S·路易斯創作的一部兒童遊歷冒險小說,也是一部將神話元素、基督教思想和現代精神融為一體的魔幻小說。因此C·S·路易斯贏得了英國兒童文學的最高榮譽——內基文學獎。 《納尼亞傳奇》影響了很多兒童文學作家,包括J·K·羅琳。推薦版本是由譯林出版社出版,陳良廷翻譯的全彩插圖版。

[ 07]

《隨風而來的瑪麗阿姨》及系列

帕·林·特拉芙斯以其豐富的想像力和強烈的幽默感而著稱,她也是20世紀極具影響力的奇幻文學作家,《隨風而來的瑪麗阿姨》通過班克斯家的幾個孩子跟隨瑪麗阿姨生活的經歷,展現了一個色彩斑斕的童話世界。一身黑衣的瑪麗阿姨也成為了兒童文學中的經典人物。瑪麗阿姨系列由任溶溶翻譯,明天出版社出版。

[08]

借東西的小人

英國作家瑪麗·諾頓以幻想系列“借東西的小人”聞名,該系列一共五本,暢銷多年,在英美家喻戶曉,曾獲1953年卡內基兒童文學獎,推薦版本由肖毛翻譯,譯林出版社出版。

我們到底應該怎樣讀名著呢?這裡就談一談對待名著的基本態度。

世界上沒有必須讀的書

包括名著在內

林語堂曾說“世上無人人必讀之書……見解未到,必不可讀,思想發育程度未到,亦不可讀”。

讀書可以成為一個人一輩子熱愛的事情,但是真的沒有一本書可以拿出來,對所有的人說“這本書你必須讀,一定會對你有幫助的”,不但沒有,而且只要以這種方式拿出來,就會令某些人生厭逆反,孩子尤其如此。

讀書要有更大的收穫,讀者應該要有自己的生活有了一些觀點和領悟,未經思考的讀者,只能把自己的大腦作為“別人思想的跑馬場”,這就是林語堂說的“見解未到”和“思想發育程度未到”。

所以對於名著閱讀,不能強行推廣,至少要給讀者自己選擇的自由,更不要求快求多求早,要根據自己孩子的閱讀和心智成熟等情況來選擇。

北京十一中學的校長李希貴曾經做過一個調查:他問了學校裡10個高三的學生:“你喜不喜歡《紅樓夢》?你是什麼時間讀的《紅樓夢》?”

其中有7個學生說喜歡《紅樓夢》。他們都是在高一高二階段開始讀的。還有三位不喜歡《紅樓夢》的孩子,全是在小學和初一讀的,從此他就傷了胃口,再讓他讀就很困難。所以,不要把好的東西在不恰當的時候送給孩子。

而且因為名著裡多是成人視角展開,孩子對事物的感知和對世界的體驗跟成人是有區別的,有的名著不一定適合孩子閱讀,有些名著根本不適合小孩子讀。很多教育者就認為《水滸傳》不適合中小學生讀。

讀遍書單

不如讀透幾本

讀名著不能求多,我們現在的推薦書單往往追求大而全,推薦名著的書單都數不勝數,累計推薦的名著有成百上千種之多。孩子是讀不過來的,就算草草讀完了一百本,會有什麼收穫呢?

之前有過一個活動,讓大家推薦影響了自己人生的十本書,有很多人寫了五六本後,就表示雖然也讀了很多書,但對自己並沒有太多的影響,慎重起見就不寫下去了。

當然,閱讀的影響應該是潛移默化的,但在閱讀方法上還是有值得探討的地方。

許多優秀的名著不一次就可以讀懂讀透的,因為其中蘊藏著深刻的思想;如果想領悟其中的道理,就需要靜下心來,多次閱讀和思考。每一次重讀一本名著,收穫也是不同的,認識和感悟會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這樣才能真正接近作者的思想。

這不僅是讀書的方法之一,也是觀察事物、認識世界的重要方法。

與其讀縮寫版名著

不如多讀兒童特權書

童書出版蓬勃發展,小學生閱讀選擇的空間越來越大。我們發現有很多書是應該在孩子童心未泯的時候多讀一些的,因為等到一個人進入青年的狀態,再讀這些書就不一定能感受到那種開心愉悅和喜歡了。我們管這些書叫做“兒童特權書”。

兒童特權書推薦

[ 01 ]

各種優質經典的繪本

繪本就不一一列舉了,通過繪本學習語言,生動有趣,而且孩子是用主動建構的方法來學習的,所以現在很多學校都會推薦小學低年級認字不多的孩子繼續讀繪本。

[ 02 ]

橋樑書

橋樑書是介於繪本和純文字書之間的圖書形式。經典的橋樑書對於孩子從繪本過渡到純文字的閱讀是很好的幫助。上圖推薦的是由蒲公英童書館出版的臺灣橋樑書閱讀123的第1輯,作者童嘉、方素珍、林世仁、林哲璋等。

[ 03 ]

《鋒繪·飛船故事》

童書媽媽之前推薦的雜誌《鋒繪·飛船故事》,小學低年級可以獨立閱讀,也能起到類似橋樑書的作用。它是與法國幼兒啟蒙雜誌Histories pour les petits版權合作的,每一期的雜誌裡都有不同的繪畫語言、繪畫風格,新銳現代,是配得上這個時代審美的兒童雜誌。

[ 04 ]

外國兒童四大名著

這是童書媽媽自己配齊的外國兒童四大名著,熟悉我們的讀者都知道,就不贅述了,目前童書集市已經售完。出版資訊如下:

《安徒生童話》

四川少兒出版社出品,葉君健譯,德國天才插畫家海德巴赫插圖,全彩四色印刷。定價58元。

《格林童話》

四川少兒出版社出品,楊武能譯,德國天才插畫家海德巴赫插圖,全彩四色印刷。定價58元。

《一千零一夜》

人民文學出版社出品,納訓譯,插圖來自于歷代珍貴版本,附送有聲書《一千零一夜》,布面雅致精裝。定價38元。

《伊索寓言》

人民文學出版社出品,王煥生譯,插圖來自于歷代珍貴版本,布面雅致精裝。定價28元。

[ 05 ]

名著名繪名譯系列

名著名繪名譯系列也是童書媽媽特別推薦過的,這一系列的每一本既是經典名著,又是孩子特別喜歡的特別具有童心的故事。書名如下:

《愛麗絲漫遊奇境》《愛麗絲鏡中奇遇》

《彼得•潘》《綠野仙蹤》《木偶奇遇記》

《金銀島》《湯姆•索亞歷險記》

《八十天環遊地球》

《秘密花園》《柳林風聲》

《原來如此的故事》《叢林故事》

具體出版詳情請查看我們之前的團購文章。

[ 06 ]

《納尼亞傳奇》

《納尼亞傳奇》是英國作家C·S·路易斯創作的一部兒童遊歷冒險小說,也是一部將神話元素、基督教思想和現代精神融為一體的魔幻小說。因此C·S·路易斯贏得了英國兒童文學的最高榮譽——內基文學獎。 《納尼亞傳奇》影響了很多兒童文學作家,包括J·K·羅琳。推薦版本是由譯林出版社出版,陳良廷翻譯的全彩插圖版。

[ 07]

《隨風而來的瑪麗阿姨》及系列

帕·林·特拉芙斯以其豐富的想像力和強烈的幽默感而著稱,她也是20世紀極具影響力的奇幻文學作家,《隨風而來的瑪麗阿姨》通過班克斯家的幾個孩子跟隨瑪麗阿姨生活的經歷,展現了一個色彩斑斕的童話世界。一身黑衣的瑪麗阿姨也成為了兒童文學中的經典人物。瑪麗阿姨系列由任溶溶翻譯,明天出版社出版。

[08]

借東西的小人

英國作家瑪麗·諾頓以幻想系列“借東西的小人”聞名,該系列一共五本,暢銷多年,在英美家喻戶曉,曾獲1953年卡內基兒童文學獎,推薦版本由肖毛翻譯,譯林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