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河南燴面:唐太宗吃完都讚不絕口的一道美食!你吃過嗎?

昨天小編吃了一碗河南燴面,今天小編就嘮一嘮它吧!

給我的感覺就是好吃,碗大、量大、勁道、吃的飽飽的,關鍵不貴,才八個大洋。每天小編觀察了下,人不是特別的多,主要還是河南人來吃的多。

也許是因為這邊的吃的比較多,選擇就多了吧、、、、

燴面由來

鄭州號稱“燴面之城”,燴麵館遍佈全市的華街冷巷。外地人來到鄭州,首先想到的便是嘗一嘗地道的羊肉燴面;本地人款待親朋的保留菜式也是香濃的燴面。

相傳唐太宗李世民在登基前的一個隆冬雪天,

患寒病落難于一農院。母子心地善良,將家養麋鹿屠宰燉湯,又和麵想做麵條為李世民解餓。但追敵逼迫,情形緊急,老婦人草草將麵團拉扯後直接下入湯鍋,煮熟後端給李世民。李世民吃得滿身冒汗、暖流湧身,不覺精神大振,寒疾痊癒。於是策馬謝別。

後來,因為麋鹿極其稀少,覓獵困難,武則天為此殺幾貢使仍無濟於事,只得取山羊代替麋鹿,麒麟面也改稱山羊燴面。但是經禦廚、御醫鑒定其口感滋味和醫用價值都不亞于麒麟面,於是羊肉燴面便成為宮庭名膳,長盛不衰。

燴面味道

幾片綠色的香菜、幾顆紅色的枸杞、幾片黑色的木耳……幾分裝點,幾分入味,形成了一碗美味的燴面。

面像一位婀娜多姿的舞者,在舌尖上跳著美麗的華爾滋;肉像頑皮的孩子一樣滑入嘴裡,面香味和肉香味交相輝映,面的絲滑,肉的沁人心脾,兩種完全不同的香在我的舌尖回蕩。

當最後一根面吃完,捧起碗喝一大口湯,渾身充滿能量,熱氣騰騰、唇齒留香。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河南人喜歡吃燴面,自然和當地的民俗風情氣候特點飲食傳統有關,本地人未必認牌子,他們自有他們口碑相傳的地道的燴麵館,有他們最認可的燴面味道。

燴面,令人垂涎欲滴,真不愧為河南的美食名片!記得點擊右上角的關注哦!麼麼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