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UBER歐洲一線城市全面受阻,滴滴“足不出戶”就成最大贏家

為君者,調兵遣將,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9月初英國媒體陸續爆出,一家愛沙尼亞公司,宣佈進入倫敦出行市場,意圖從UBER口中分一杯羹。媒體認為這家名叫Taxify的公司比UBER更便宜,

對司機更友好。

(英國媒體稱:這家公司比UBER更便宜,對司機更友好)

兩周後,《法國回聲報》發現這家公司開始在巴黎市場秣馬厲兵,著手挑戰UBER。媒體稱他們的優勢是比UBER更便宜,更有“道德”。

一周前,Taxify名字再次登上奧地利多家媒體版面。這一次,他們決定在10 月19日正式登陸維也納。

(奧地利報:Taxify前進維也納,他們更便宜)

Taxify成立於4年前。現年23歲的Markus帶領著年輕的團隊,此前已經讓公司業務順利進入東歐、中東、非洲等地區20多個國家。這家羽翼漸豐的公司,接下來想挑戰的是對網約車充滿爭議,卻又擁有巨大出行市場的西歐一線城市。

在這個戰場上,他們最主要的對手是UBER,以及它經驗老道的48歲新晉掌門Dara Khosrowshahi。

然而,在科技公司的競爭中,從不以年紀論輸贏。

(23歲的Taxify CEO Markus VS 48歲的UBER CEO Dara)

根據科技媒體Tech Crunch報導,Taxify的打法十分輕巧。倫敦一站,Taxify通過收購當地計程車公司獲得了運營牌照和超過3000司機後,

順利入局。而上個月UBER在倫敦由於未能續牌,業務上突然出現了重大變故,再次給Taxify留出了更大的發展空間。

相比于英國同行,法國媒體挖出了更多猛料,他們發現Taxify背後最大的支持者,其實是遠在中國的滴滴出行!回想上一次滴滴與UBER的競爭,無疑為Taxify在巴黎市場的爭奪增加了更多信心。

(法國回聲報:滴滴支持下的Taxify,爭奪UBER歐洲市場)

此時的Taxify,或許已具備了兩方面條件。高效,本就寫在Taxify基因裡。

4年間,這家公司曾經只靠170個員工,200萬歐元投資,運營了20多個城市。而今年滴滴的投資為他們帶來了糧草,也勢必會帶來更豐富的運營經驗,以及更好的產品技術。

兩個月間,Taxify閃電進軍倫敦、巴黎、維也納,顯然不是一次臨時的決定。或許更早之前,滴滴就在北京,

謀劃好了這場令UBER措手不及的歐洲戰局。

江湖中高手出招,從來不需近身肉搏。一家滴滴支持下的愛沙尼亞公司,已經讓UBER在歐洲市場上腹背受敵。從近年接連公佈的投資新聞來看,滴滴已經在東南亞、南亞、中東、南美廣泛籠絡新的“戰友“。這對一度在中國市場上棋逢對手的競爭者,如今看來,恐怕已有了高下之分。

如今看來,恐怕已有了高下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