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閩西籍開國將軍》他是新中國空軍之父,曾率軍29小時解放天津

毛澤東與劉亞樓親切交流

天津戰役是平津戰役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也是解放戰爭中最重要的攻堅戰,智勇雙全的東北野戰軍參謀長劉亞樓任總指揮。

1963年國慶日,劉亞樓(左起)和童小鵬、陳丕顯、楊成武在北京天安門城樓上

按中央軍委戰略部署,消滅平津之敵應首先拿下塘沽,作為東野參謀長的劉亞樓實地考察塘沽地形、瞭解我情敵情後作出判斷:應該先打天津。

冒著“抗命”之嫌,電請軍委更改,中央軍委回電:准!於是著名的天津戰役打響。

1949年1月14日,解放軍對拒絕投降的天津守敵發起總攻,東北野戰軍參謀長劉亞樓(右)在天津戰役中指揮攻城。

領受重大使命的劉亞樓馬不停蹄緊急部署:

第一步,用了10天時間,掃清了天津週邊的18個敵人據點,完成了攻城的準備工作。

第二步,依據天津地形複雜,南北長、東西窄,市內被河流切成若干塊,周圍又是沿海窪地,易守難攻,而守敵達13萬人,並且繞城構築了現代化防禦工事等特點,制定了重炮開路,東西對進,攔腰斬斷,先南後北,先割後圍,各個擊破的作戰方針。

1949年1月14日上午10時整,

劉亞樓一聲令下:打! 500多門大口徑火炮發出陣陣怒吼,幾百噸彈雨傾瀉敵陣。經40分鐘火力急襲,敵守軍前沿防禦體系上缺口被打開。10時50分東野一縱突破和平門,11時,二縱突破西營門。擔任“東西對進”的主攻部隊如潮水般湧進突破口,以排山倒海之勢向天津守敵攔腰殺去。

從14日夜至15日淩晨,西集團先頭部隊先後攻克中部守敵各個支撐點,並相繼佔領海河上游中游各個橋樑。

一縱一師攻佔金湯橋,二師攻佔勝利橋三師攻佔中正橋;二縱五師在連克大豐橋、金華橋、金鐘橋、金鋼橋後,也在15日淩晨進至金湯橋;東集團第八縱隊第二十三師與西集團在金鋼橋、金湯橋等地會合,使敵南北不能相接,天津守敵整個防禦體系被打亂,陷入極度慌亂之中。

15日5時,一縱向敵核心工事天津警備司令部發起攻擊,激戰5個小時,一師的戰士們敏捷地沖進敵司令部大門,

活捉陳長捷等七名國民黨將領。15時,據守天津城北的敵軍戰鬥力最強的第一五一師,在我軍重重包圍之下,宣佈投降。至此,天津戰役勝利結束,歷時29個小時,守敵13萬人全部被殲,華北重城天津解放。

天津祝捷大會。

劉亞樓指揮的天津戰役,打破了國民黨堅守天津三個月的夢想,給頑抗之敵以毀滅性的打擊,創造了人民解放戰爭史上著名的“天津方式”。天津戰役勝利,為後來的北京和平解放即“北平方式”的產生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武平縣湘店鄉湘洋村的劉亞樓將軍故居

劉亞樓將軍簡介:

劉亞樓,福建武平縣人。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曾任閩西遊擊隊排長,紅一軍團第一師師長、第二師師長。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訓練部部長、教育長。1939年赴蘇聯入伏龍芝軍事學院學習,1945年回國。解放戰爭時期,任東北民主聯軍、東北野戰軍、東北軍區參謀長,第四野戰軍十四兵團司令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司令員,國防部副部長兼國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長、國防科委副主任。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共產黨第八屆中央委員。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榮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給頑抗之敵以毀滅性的打擊,創造了人民解放戰爭史上著名的“天津方式”。天津戰役勝利,為後來的北京和平解放即“北平方式”的產生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武平縣湘店鄉湘洋村的劉亞樓將軍故居

劉亞樓將軍簡介:

劉亞樓,福建武平縣人。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曾任閩西遊擊隊排長,紅一軍團第一師師長、第二師師長。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訓練部部長、教育長。1939年赴蘇聯入伏龍芝軍事學院學習,1945年回國。解放戰爭時期,任東北民主聯軍、東北野戰軍、東北軍區參謀長,第四野戰軍十四兵團司令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司令員,國防部副部長兼國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長、國防科委副主任。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共產黨第八屆中央委員。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榮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