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閩西籍開國將軍》破譯密電,這位連城將軍曾在長征中立下奇功

離休後的張水發(左)經常關心家鄉連城縣的建設

1933年5月,中革軍委在江西瑞金成立了中華蘇維埃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總參謀部第二局(簡稱軍委二局),錢壯飛任局長,從龍岩連城縣走出的張水發任其麾下譯電組長。

軍委二局是一個極機密、極重要的單位,二渡赤水以後,毛澤東就開始親自主管軍委二局。和大多數人想像中不同的是,它的規模並不大,總共只有十幾個人。張水發他們憑著繳獲的那幾台小功率電報收報機和對革命事業的執著,

在長征中一路走,一路聽,一路搜集敵人的電報,一次次破譯成功,摸清了蔣介石的作戰部署,及時給軍委提供決策情報。自1933年秋到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會師,軍委二局共破譯國民黨軍各類密碼860多種,相當一部分都是特別密碼,為紅軍反“圍剿”和長征勝利提供了可靠情報,敵人的一舉一動,幾乎在二局的掌控之中。

赤水河渡口

1935年春,蔣介石任命雲南省主席龍雲為剿匪軍第二路軍總司令。龍雲即著手部署剿共計畫。張水發的譯電組破譯了龍雲發往各部名為《作戰方略》的電文:“以川軍主力固守敘永、古宋、長寧等縣及長江一線,防堵紅軍北渡,以川軍3個旅向安邊、屏山一帶佈防,2個旅向灘頭、普洱渡、鹽津地區佈防,

依託金沙江防堵紅軍西渡,以黔軍王家烈部固守土城、赤水地區,防堵紅軍東進。”其部署中顯然王家烈部兵力較少。此資訊很快回饋到紅軍決策層。中央軍委分析了面臨的情勢,認為敵人包圍圈內最薄弱的部分是黔北軍閥王家烈部。於是,毛澤東提出 “再渡赤水,重戰遵義” 之主張。中央紅軍出其不意,突然三渡赤水,回師東進,從國民黨軍的空隙中穿插出來,將10倍於己的國民黨軍拋在了長江北岸和烏江西岸。

四渡赤水出奇兵,在龍裡和貴定之間總共不過30公里的地方,紅軍反復進出,來回穿梭,把蔣介石的軍隊調來轉去,局外人看來匪夷所思,非常神奇。這中間除了毛主席的英明指揮外,很重要的一條就是靠著軍委二局提供的準確及時的軍事情報。紅軍之所以敢於在雲貴川湘幾個老軍閥防區內穿插往返,如魚得水,就是破譯了他們的密碼,

掌握了他們之動向,所以也就把握了戰爭主動權。

紅軍長征到達陝北後,毛主席不無感概地說:“沒有二局,長征難以想像,有了二局,我們就像打著燈籠走夜路。沒有軍委二局,就沒有紅軍長征的勝利。”我們的情報工作就像“千里眼、順風耳”。

張水發將軍簡介

龍岩市連城縣人, 1932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中央軍委二局譯電員、譯電組長,擔負對敵電訊偵察,參加了中央蘇區第四次、第五次反“圍剿”作戰和二萬五千里長征。到達陝北後,任陝甘寧省委機要科科長。抗日戰爭時期,歷任軍委總政治部鋤奸部幹事,通信科科長、通信處主任,曾任葉劍英同志秘書。解放戰爭時期,歷任軍委總參謀部作戰處處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作戰局副局長兼作戰部辦公室主任。1953年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任中國人民志願軍二十四軍七十四師副師長。回國後任中央軍委作戰部辦公室主任,昆明軍區司令部副參謀長。1964年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三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龍岩市連城縣人, 1932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中央軍委二局譯電員、譯電組長,擔負對敵電訊偵察,參加了中央蘇區第四次、第五次反“圍剿”作戰和二萬五千里長征。到達陝北後,任陝甘寧省委機要科科長。抗日戰爭時期,歷任軍委總政治部鋤奸部幹事,通信科科長、通信處主任,曾任葉劍英同志秘書。解放戰爭時期,歷任軍委總參謀部作戰處處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作戰局副局長兼作戰部辦公室主任。1953年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任中國人民志願軍二十四軍七十四師副師長。回國後任中央軍委作戰部辦公室主任,昆明軍區司令部副參謀長。1964年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三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