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上會記者:融合給我們插上“翅膀”

□本報記者 趙新樂

王倩:更加眼疾手快 更加燒腦費心

《羊城晚報》記者王倩在做訪談。艾修煜 攝

從開始進行十九大報導,《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王倩的工作狀態基本是這樣的:到現場參會—約訪代表—錄製視頻訪談—剪片—寫稿。

除了常規的參會、寫稿,其餘幾項流程都是“新任務”。即便是約訪代表也與傳統報導方式不同,

“紙媒訪談報導與現場訪談的角度和側重點不同。對於代表訪談,我的採訪提綱都有兩份,筆記也有兩份,適合不同的媒體展現需要。”在接受《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採訪時,王倩麻利兒地細數著這幾天的工作。

在大會開幕後短短3天時間裡,除了刊發在報紙上的報導,她和團隊的小夥伴已經推出了20期的代表訪談視頻。

王倩說:“和以前單純的紙媒工作相比,現在的工作變得複雜很多,

思維也要在兩種甚至更多種系統中隨時切換跳躍。比如現場採訪時,聽到表達精彩的部分,就要及時錄製;而文字報導則要有較強的邏輯關係和深度,視頻的拍攝又儘量不能打斷採訪對象的思路;同時,還要隨時考慮適合新媒體如微信公眾號等傳播的角度和細節。”

“以前一支筆一個本子就能採訪,現在既要用筆記,還要拿著麥克風錄,舉著手機拍,

報導的多樣性考驗著記者的思維能力和組織能力。”王倩把這種狀態描述為“更加眼疾手快,更加燒腦費心”。

打開《羊城晚報》的手機用戶端“羊城派”,在“十九大時光”欄目中,受眾可以非常方便地觀看視頻訪談。記者看到,無論是畫面品質、主持風格還是後期製作,都非常專業、精良。

“現在看起來非常得心應手,其實我們也經歷過很多手忙腳亂的時候。”王倩告訴記者,剛開始她們既不會站位,

也總是記不住鏡頭的方向。她們還不自覺地在採訪時不停地說“嗯嗯”“對對”,錄播還好,直播時常常氣得後方編導發脾氣。

談及轉型為全媒體記者的感受,王倩直言,雙重採訪工作雖然繁重,卻能讓記者對採訪物件的瞭解更充分、更深入。“有時候代表集中訪談時甚至要排隊,但他們毫無怨言,不止一位代表說過‘跟你們聊得深聊得透,你們的訪談很專業’。”說到這裡,

王倩一臉驕傲。

張隕璧:直播成了硬任務

《中國日報》記者張隕璧在發佈會上。馮永斌 攝

《中國日報》記者張隕璧在進行視頻直播。本報記者 趙新樂 攝

十九大新聞中心正式開始對外接待服務當天,《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就在現場看到了手持設備進行直播的《中國日報》記者張隕璧。

記得當時採訪他的時候,張隕璧對於自己的第一次“雙語”直播還超興奮。幾天後,當記者在新聞中心再次見到他的時候,當初的那個新晉“網紅”已經有了非常“硬氣”的作品。

在《中國日報》臉書帳號上,有2000多名粉絲為他的英文直播點贊,留下幾百條評論。網友Fritz Warner留言:“A step in the right direction!(向正確方向邁出了一步!)”

“‘直播’這個詞在5年前,對我們文字記者來說可望而不可即——黨的十八大召開時,記者主持現場直播還只是電視的專利。那時的中國新聞界,還不太知道什麼叫‘媒體融合’,掛在嘴邊的大多還是‘新媒體’;傳統媒體雖然也線上上開展視頻業務,但成品大多還是效仿傳統電視。”提起他的第一場“雙語”直播,張隕璧有些遺憾:自拍杆有點短,托舉時間長了手難免發抖,個別時段畫面模糊……

“但總體來說還是不錯的。好在有報社新媒體團隊強大的後援支援,直播技術環節的種種問題都迅速得到解決。”在張隕璧看來,對傳統媒體人來說,雖然技術是個坎兒,但真正考驗人的是準備內容。

“雖然我們是直播方面的‘後來者’,但內容上不能降低要求,要鮮活易懂,滿足受眾的資訊‘剛需’。”張隕璧還記得,他在會場偶遇人民網的同行一起帶著設備查看場地時的會心一笑——“直播,已經成了很多媒體的‘硬任務’”。

馮蕾:做特色融媒體產品

《光明日報》記者馮蕾在發佈會現場。張永群 攝

10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貴州省代表團討論。10月21日,《光明日報》在秒拍視頻平臺發佈短視頻《三位元貴州基層黨代表深情講述“總書記這樣對我說”》,獲得450多萬的觀看數。

“我們在會議結束後,對貴州的三位基層代表進行了採訪,讓他們談感受,回顧和總書記在一起的日子,把一條嚴肅的會場硬新聞變成了非常好看又溫暖的新聞。”在接受《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採訪時,馮蕾難掩興奮。

作為光明日報用戶端的總編輯,馮蕾除了承擔會議期間的報導任務外,更多的是參與協調前後方的“頭腦風暴”,以碰撞出更多適合用戶端表現的融媒體產品。

比如,“黨代表通道”採訪活動剛結束,她和團隊的小夥伴很快就推出了創意H5產品“黨代表通道群英譜”,採用數位漫畫形式,利用手機交互技術實現場景和人物的立體化表達,並加入電影式粒子特效,讓黨代表風采躍然“屏”上;《三位貴州基層黨代表深情講述“總書記這樣對我說”》的短視頻從會議結束到視頻製作完成,總共用時不到10個小時。

“最大的轉變來自於理念,我們提問時都會以光明日報融媒體記者的身份,大家供稿時也都有先端後報的意識。”馮蕾告訴記者,媒體融合體現在記者身上的變化,還有技術手段的多元化。

在十九大報導中,光明日報融媒體集中發力,以原創優質內容為基石,推出了一大批融媒體產品,收穫良好的傳播效果。“我的紅色氣質”H5融媒體產品一經推出就在微信朋友圈大量刷屏,短時間獲得百萬流覽量;K歌互動產品《唱響光明中國》,截至10月19日,頁面流覽量超過700萬,使用者上傳作品超過50萬件……

“過去一個產品的流覽量能達到10萬、20萬就感覺不錯,現在有好幾個產品的流覽量都超過200萬。”在馮蕾看來,“我們不單純追求所謂的‘爆款’,還是希望做一些有《光明日報》特色的融媒體產品,希望通過好的技術手段、好的管道來推送自己的優質原創內容,把產品做得不僅看著好、體驗好,更重要的是要有內涵、有思想、有深度,體現我們要表達的訴求。”

劉世昕: 已習慣“多點開花”

《中國青年報》記者劉世昕在直播。趙青 攝

10月18日,黨的十九大開幕當天,一條僅200多字的消息——《十九大報告“房住不炒”表述獲兩次掌聲》被各大平臺轉載、推送,在開幕當天眾多消息中脫穎而出,收穫了不少關注。

這條消息的作者是《中國青年報》·中青線上記者張國、劉世昕。“對資訊進行整合傳播,拼搶網稿,這種意識我們已經完全形成了。”在接受《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採訪時,劉世昕感慨,如果是傳統的發稿模式,這樣的消息不可能在報紙上刊發,即使刊發了,也不會採用這樣的表述方式,更不可能會有這麼好的傳播效果。

《中國青年報》全媒體報導一向重視直播。十九大開幕以來,劉世昕和她的同事已經在現場進行多次直播,雖然次數並不密集,但效果很好。用劉世昕的話說,對他們這種非專業的媒體直播來說,央視直播信號開始之前的空當,就是他們的機會。

從今年開始,《中國青年報》取消了週末版的出版,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在倒逼記者轉移到各個埠。儘管現在記者在報導時需要花更多的精力,準備更多的東西,但是可以收穫更好的傳播效果。“現在,我們已經習慣了‘多點開花’。”劉世昕說。

本報記者 趙新樂 攝

十九大新聞中心正式開始對外接待服務當天,《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就在現場看到了手持設備進行直播的《中國日報》記者張隕璧。

記得當時採訪他的時候,張隕璧對於自己的第一次“雙語”直播還超興奮。幾天後,當記者在新聞中心再次見到他的時候,當初的那個新晉“網紅”已經有了非常“硬氣”的作品。

在《中國日報》臉書帳號上,有2000多名粉絲為他的英文直播點贊,留下幾百條評論。網友Fritz Warner留言:“A step in the right direction!(向正確方向邁出了一步!)”

“‘直播’這個詞在5年前,對我們文字記者來說可望而不可即——黨的十八大召開時,記者主持現場直播還只是電視的專利。那時的中國新聞界,還不太知道什麼叫‘媒體融合’,掛在嘴邊的大多還是‘新媒體’;傳統媒體雖然也線上上開展視頻業務,但成品大多還是效仿傳統電視。”提起他的第一場“雙語”直播,張隕璧有些遺憾:自拍杆有點短,托舉時間長了手難免發抖,個別時段畫面模糊……

“但總體來說還是不錯的。好在有報社新媒體團隊強大的後援支援,直播技術環節的種種問題都迅速得到解決。”在張隕璧看來,對傳統媒體人來說,雖然技術是個坎兒,但真正考驗人的是準備內容。

“雖然我們是直播方面的‘後來者’,但內容上不能降低要求,要鮮活易懂,滿足受眾的資訊‘剛需’。”張隕璧還記得,他在會場偶遇人民網的同行一起帶著設備查看場地時的會心一笑——“直播,已經成了很多媒體的‘硬任務’”。

馮蕾:做特色融媒體產品

《光明日報》記者馮蕾在發佈會現場。張永群 攝

10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貴州省代表團討論。10月21日,《光明日報》在秒拍視頻平臺發佈短視頻《三位元貴州基層黨代表深情講述“總書記這樣對我說”》,獲得450多萬的觀看數。

“我們在會議結束後,對貴州的三位基層代表進行了採訪,讓他們談感受,回顧和總書記在一起的日子,把一條嚴肅的會場硬新聞變成了非常好看又溫暖的新聞。”在接受《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採訪時,馮蕾難掩興奮。

作為光明日報用戶端的總編輯,馮蕾除了承擔會議期間的報導任務外,更多的是參與協調前後方的“頭腦風暴”,以碰撞出更多適合用戶端表現的融媒體產品。

比如,“黨代表通道”採訪活動剛結束,她和團隊的小夥伴很快就推出了創意H5產品“黨代表通道群英譜”,採用數位漫畫形式,利用手機交互技術實現場景和人物的立體化表達,並加入電影式粒子特效,讓黨代表風采躍然“屏”上;《三位貴州基層黨代表深情講述“總書記這樣對我說”》的短視頻從會議結束到視頻製作完成,總共用時不到10個小時。

“最大的轉變來自於理念,我們提問時都會以光明日報融媒體記者的身份,大家供稿時也都有先端後報的意識。”馮蕾告訴記者,媒體融合體現在記者身上的變化,還有技術手段的多元化。

在十九大報導中,光明日報融媒體集中發力,以原創優質內容為基石,推出了一大批融媒體產品,收穫良好的傳播效果。“我的紅色氣質”H5融媒體產品一經推出就在微信朋友圈大量刷屏,短時間獲得百萬流覽量;K歌互動產品《唱響光明中國》,截至10月19日,頁面流覽量超過700萬,使用者上傳作品超過50萬件……

“過去一個產品的流覽量能達到10萬、20萬就感覺不錯,現在有好幾個產品的流覽量都超過200萬。”在馮蕾看來,“我們不單純追求所謂的‘爆款’,還是希望做一些有《光明日報》特色的融媒體產品,希望通過好的技術手段、好的管道來推送自己的優質原創內容,把產品做得不僅看著好、體驗好,更重要的是要有內涵、有思想、有深度,體現我們要表達的訴求。”

劉世昕: 已習慣“多點開花”

《中國青年報》記者劉世昕在直播。趙青 攝

10月18日,黨的十九大開幕當天,一條僅200多字的消息——《十九大報告“房住不炒”表述獲兩次掌聲》被各大平臺轉載、推送,在開幕當天眾多消息中脫穎而出,收穫了不少關注。

這條消息的作者是《中國青年報》·中青線上記者張國、劉世昕。“對資訊進行整合傳播,拼搶網稿,這種意識我們已經完全形成了。”在接受《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採訪時,劉世昕感慨,如果是傳統的發稿模式,這樣的消息不可能在報紙上刊發,即使刊發了,也不會採用這樣的表述方式,更不可能會有這麼好的傳播效果。

《中國青年報》全媒體報導一向重視直播。十九大開幕以來,劉世昕和她的同事已經在現場進行多次直播,雖然次數並不密集,但效果很好。用劉世昕的話說,對他們這種非專業的媒體直播來說,央視直播信號開始之前的空當,就是他們的機會。

從今年開始,《中國青年報》取消了週末版的出版,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在倒逼記者轉移到各個埠。儘管現在記者在報導時需要花更多的精力,準備更多的東西,但是可以收穫更好的傳播效果。“現在,我們已經習慣了‘多點開花’。”劉世昕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