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GDP增速6.8%,對首都意味著什麼?

發改君(微信號:bjfgwwx)瞭解到,今年1-3季度,北京市經濟增長6.8%,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達7.2%,居民收入跑贏GDP。

6.8%的經濟增速,對首都意味著什麼?對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深化改革開放和改善民生,又釋放出什麼信號?

且聽發改君一一道來。

經濟創新驅動下結構持續優化

北京1-3季度經濟增長6.8%,這個6.8%是新常態下的6.8%,也是經濟結構深度調整下的6.8%,來之不易,需要正確理解、全面認識。

一是發展速度更加平穩。當前經濟增長6.8%,與上半年增速持平,

高於上年0.1個百分點,已經連續9個季度運行在6.7%-6.9%的區間,保持中高速增長,這也說明首都經濟穩定的格局持續鞏固。

二是經濟發展更有品質。注重經濟發展的公平性、可持續性,1-3季度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7.2%,高於經濟增速。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4243.2億元、增長6.1%,高於上半年0.4個百分點。與此同時,全市就業物價水準保持穩定,能耗水耗持續下降。

三是需求結構不斷優化。消費主導型經濟特徵更加明顯,

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接近70%,服務性消費增長11.7%、占總消費比重52.3%,成為拉動消費增長的新引擎。投資對房地產的依賴在下降,在房地產投資下降的同時,基礎設施投資增長26.9%、連續21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投資補短板、增後勁功能進一步提升。

四是新產業保持較快增長。大力發展實體經濟,持續提高經濟新優勢,1-3季度高技術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分別增長16.7%和14.4%,

遠高於工業增速平均水準。數字經濟、人工智慧等新興動能不斷壯大,互聯網教育、互聯網視聽等文化科技融合加速形成,中關村規模以上高新技術企業總收入增長15%。以金融服務、科技服務、資訊服務為代表的知識和技術密集型行業保持穩定增長,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合計達到53.2%,首都經濟的“白菜幫”正加速捨棄,“白菜心”正加速發展。

五是創新驅動作用顯著增強。

我市已形成了科技創新與文化創新雙輪驅動、齊頭並進的良好局面,企業的研發動力不斷增強,1-8月大中型重點企業研發經費內部支出增長10.8%,有效發明專利增長21%。“雙創”示範基地增至20家,占全國的六分之一。科技企業孵化器、大學科技園、眾創空間達400餘家,在全國遙遙領先。32家企業入選2017年互聯網企業100強、居全國首位,1-3季度全市技術交易額2844.6億元、增長19%,7成以上在外埠轉化。
文化創意產業蓬勃發展,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突破14%,已成為全市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柱產業。

京津冀協同“一小時通勤圈”涉京工程全開工

經濟結構越來越“高大上”的同時,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京津冀協同也發展迅速。

“疏解整治促提升”讓城市面貌煥然一新。

疏整促專項行動前三季度整體進度達95%以上,占道經營、群租房治理等11項任務提前超額完成全年目標。拆除違法建設4673萬平方米、是去年同期的3倍。

堅持疏解與提升並重,3200公頃拆後土地“留白增綠”實現落點落圖,建設提升1113個便民商業網點、提前超額完成全年任務,加快補齊便民設施短板。

北京新的“兩翼”漸次展開。

在城市副中心,目前已基本完成了城市設計方案,城市副中心255項重大工程在施145項、完工20項。

在雄安新區,北京與河北簽署共同推進河北雄安新區規劃建設戰略合作協定,確定了公共服務先期支援重點專案,啟動雄安新區中關村科技園籌備工作,切實提高新區對非首都功能和人口轉移的吸引力和承載力。

協同發展重點領域率先突破。在建設“軌道上的京津冀”、構築“一小時通勤圈”方面,涉及北京的國家高速鐵路網全部開工,京昆、京台高速先後通車。

產業合作上,北京新機場臨空經濟區空間佈局和產業發展規劃加快編制,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管委會新增註冊企業234家,曹妃甸示範區累計簽約北京項目129項,張承生態功能區張北雲計算產業基地2個資料中心投入運營。

重點領域改革藥品陽光採購累計節省14.7億元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力度在加大。前三季度安置煤炭“去產能”企業職工1633人、完成全年任務的96.8%。全部取消了本市自行設立的涉企收費專案,今年以來“營改增”新增減稅260.1億元,中小企業受益明顯。

重點領域改革在深入。我市在全國率先出臺了優化營商環境的實施方案,推出了26項改革任務136條具體措施,真正讓企業和群眾“少跑腿、好辦事、不添堵”。

在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方面,醫藥分開綜合改革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效,全市3600多家醫療機構全部取消藥品加成,藥品陽光採購累計節省藥品費用14.7億元、藥價平均降幅超過8%。

全面開放格局在“提速”。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全面推進,141項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任務完成91%,並形成了58項全國首創或具有全國最優效果的開放創新舉措,今年又推出了新一輪試點措施任務清單,首批12個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示範園區加快建設,海外院士專家北京工作站、外籍人才擔任新型科研機構事業單位法定代表人等一批改革試點率先落地。

民 生保障房新開工6萬套、竣工8.7萬套

大氣污染治理:截至9月底淘汰老舊機動車37.5萬輛、超額完成全年計畫任務,燃煤鍋爐改造4543蒸噸、為全年目標的1.14倍,立案處罰固定污染源環境違法行為3833起、增長84.7%。通過一系列措施的實施,本市PM2.5平均濃度連續7個月創歷史同期最低。

交通擁堵治理:1-3季度燕房線、西郊線、S1線部分區段已開始調試,亦莊新城T1線開工建設,城市副中心線、懷柔-密雲線等市郊鐵路啟動建設,年底前軌道交通通車里程超過600公里。

針對共用單車無序發展問題,出臺鼓勵規範發展共用自行車的指導意見,在城六區和通州施劃自行車停放區7515個,可停放自行車超過20萬輛,加速解決“最後一公里出行”問題。

生態環境建設:讓森林走進城市,截至9月底新增造林面積12.3萬畝、新增綠地431公頃。出臺進一步全面推進河長制工作方案,河長增加到5900餘名。

教育:制定《北京市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畫》,新建、改擴建幼稚園165所。

養老:截至去年底,我市常住老年人口已達到全市人口的16%,目前養老驛站已投入運營178家。

住房保障:加快棚戶區改造和保障房建設進度,1-3季度保障房新開工6萬套、竣工8.7萬套,分別完成年度任務的1.2倍和1.45倍,棚戶區改造4萬戶、完成全年任務的1.13倍。

下一步,市發改委要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著力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在新舊動能轉換中持續提高首都經濟發展的品質和效率。

編輯 李困困

長按二維碼關注發展北京

感受創新脈動丨奏響協同旋律

共建美好北京

堅持疏解與提升並重,3200公頃拆後土地“留白增綠”實現落點落圖,建設提升1113個便民商業網點、提前超額完成全年任務,加快補齊便民設施短板。

北京新的“兩翼”漸次展開。

在城市副中心,目前已基本完成了城市設計方案,城市副中心255項重大工程在施145項、完工20項。

在雄安新區,北京與河北簽署共同推進河北雄安新區規劃建設戰略合作協定,確定了公共服務先期支援重點專案,啟動雄安新區中關村科技園籌備工作,切實提高新區對非首都功能和人口轉移的吸引力和承載力。

協同發展重點領域率先突破。在建設“軌道上的京津冀”、構築“一小時通勤圈”方面,涉及北京的國家高速鐵路網全部開工,京昆、京台高速先後通車。

產業合作上,北京新機場臨空經濟區空間佈局和產業發展規劃加快編制,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管委會新增註冊企業234家,曹妃甸示範區累計簽約北京項目129項,張承生態功能區張北雲計算產業基地2個資料中心投入運營。

重點領域改革藥品陽光採購累計節省14.7億元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力度在加大。前三季度安置煤炭“去產能”企業職工1633人、完成全年任務的96.8%。全部取消了本市自行設立的涉企收費專案,今年以來“營改增”新增減稅260.1億元,中小企業受益明顯。

重點領域改革在深入。我市在全國率先出臺了優化營商環境的實施方案,推出了26項改革任務136條具體措施,真正讓企業和群眾“少跑腿、好辦事、不添堵”。

在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方面,醫藥分開綜合改革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效,全市3600多家醫療機構全部取消藥品加成,藥品陽光採購累計節省藥品費用14.7億元、藥價平均降幅超過8%。

全面開放格局在“提速”。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全面推進,141項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任務完成91%,並形成了58項全國首創或具有全國最優效果的開放創新舉措,今年又推出了新一輪試點措施任務清單,首批12個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示範園區加快建設,海外院士專家北京工作站、外籍人才擔任新型科研機構事業單位法定代表人等一批改革試點率先落地。

民 生保障房新開工6萬套、竣工8.7萬套

大氣污染治理:截至9月底淘汰老舊機動車37.5萬輛、超額完成全年計畫任務,燃煤鍋爐改造4543蒸噸、為全年目標的1.14倍,立案處罰固定污染源環境違法行為3833起、增長84.7%。通過一系列措施的實施,本市PM2.5平均濃度連續7個月創歷史同期最低。

交通擁堵治理:1-3季度燕房線、西郊線、S1線部分區段已開始調試,亦莊新城T1線開工建設,城市副中心線、懷柔-密雲線等市郊鐵路啟動建設,年底前軌道交通通車里程超過600公里。

針對共用單車無序發展問題,出臺鼓勵規範發展共用自行車的指導意見,在城六區和通州施劃自行車停放區7515個,可停放自行車超過20萬輛,加速解決“最後一公里出行”問題。

生態環境建設:讓森林走進城市,截至9月底新增造林面積12.3萬畝、新增綠地431公頃。出臺進一步全面推進河長制工作方案,河長增加到5900餘名。

教育:制定《北京市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畫》,新建、改擴建幼稚園165所。

養老:截至去年底,我市常住老年人口已達到全市人口的16%,目前養老驛站已投入運營178家。

住房保障:加快棚戶區改造和保障房建設進度,1-3季度保障房新開工6萬套、竣工8.7萬套,分別完成年度任務的1.2倍和1.45倍,棚戶區改造4萬戶、完成全年任務的1.13倍。

下一步,市發改委要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著力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在新舊動能轉換中持續提高首都經濟發展的品質和效率。

編輯 李困困

長按二維碼關注發展北京

感受創新脈動丨奏響協同旋律

共建美好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