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這10種常見蔬果竟然有不能吃的部位!小心中毒,記得避開!

老鐵們注意了!並不是所有蔬果都安全健康哦,這裡小編就給你們念叨念叨!

新鮮果蔬已逐漸成為我們餐桌上的主角。我們只擔心蔬菜是否有農藥化學殘留,卻忽視了食物本身的天然毒素。

這些“毒素”藏在果蔬的不同位置,學會辨識,在食用前小心處理。

1、櫻桃

窩藏地點:葉子和果核含氫氰酸

櫻桃的種子被壓碎,咀嚼,或者只是輕微的破損,它們都會生成氫氰酸。輕度中毒症狀包括頭痛、頭暈、意識錯亂、焦慮心慌和嘔吐。大量的氫氰酸會導致呼吸困難、高血壓、心臟跳動過快以及腎衰竭。

2、蘋果

窩藏地點:果核含氫氰酸

果肉裡並不含什麼有毒化學物質,但在蘋果核裡你會發現氰化物。把一個蘋果核全吃了雖然不會致死,但也絕對對身體不好。當然,如果你吃太多的蘋果核,

(前提是要咀嚼併吞下)就有可能有併發症。

3、豆角

窩藏地點:毒素在兩頭和兩側

若沒有除去或煮熟,很容易導致噁心、嘔吐、腹瀉、頭暈等不良反應。煮至80℃未全熟的豆角中,毒素反而更高,少量危害性不大,如果大量就會導致中毒。

避免辦法:

豆角的最好吃法就是掐去兩頭,

大火燉煮,不放心的筒子,儘量吃爛熟的豆角最放心。

4、無根豆芽

窩藏地點:無根豆芽

5、鮮黃花菜

窩藏地點:根部含秋水仙堿

鮮金針就是新鮮黃花菜,秋水仙堿主要在其根部,進入人體經氧化作用產生有毒物質氧化秋水仙堿,破壞細胞分裂的能力,令細胞死亡,引起腸胃不適、腹痛、嘔吐、腹瀉等類似急性腸胃炎的症狀,極易誤診。

避免辦法:

將鮮黃花菜用開水焯過,再用清水浸泡2個小時以上,撈出用水洗淨後再進行炒食,這樣秋水仙堿就能破壞掉,食用鮮黃花菜就安全了。食用幹品時,消費者最好在食用前用清水或溫水進行多次浸泡後再食用,

這樣可以去掉殘留的有害物,如二氧化硫等。

6、小油菜

窩藏地點:根部農殘多

噴藥時由於重力作用,農藥會順著菜葉和菜幫流下來,聚在菜根部。由於菜根靠近地面,農藥分解的幾率小,因此農藥殘留更頑固。

避免辦法:

吃油菜時,最好把靠近地面的菜根切掉。

7、土豆

窩藏地點:皮含茄堿

土豆裡含有茄堿(又稱龍葵素),是一種弱鹼性糖甙。這種有毒物質幾乎全部集中在土豆皮裡,尤其是日曬發綠或長芽的土豆皮中。茄堿會刺激胃腸黏膜,對大腦的呼吸中樞和運動中樞有麻痹作用,還有溶血作用。茄堿在體內累積到一定量後就可能引起慢性中毒。

避免辦法:

土豆去皮,長了芽和皮色發青的土豆,含毒素更高,應絕對禁止食用。

8、韭菜

窩藏地點:葉含藍礬

9、番茄

窩藏地點:青番茄含番茄堿

青番茄還未熟透,無法發揮番茄紅素的作用,營養較差,而且其含有的番茄苷毒性較明顯,人若短時間內攝入大量的番茄堿,可能會出現中毒症狀。因此建議挑選新鮮色紅、自然成熟的番茄。

避免辦法:

表皮帶青色的番茄買回來別馬上吃。放兩三天延續一下成熟期,等它自然變軟。

10、紅薯

窩藏地點:皮含番薯酮

紅薯皮裡的抗癌成分非常高,從這點上來說,吃紅薯皮是有利於健康的。但因其生長在地下,表皮與土壤直接接觸,不少有害物質會積存在紅薯皮中。紅薯還很容易感染黑斑病菌,表現為紅薯皮長有褐色和黑褐色斑點。

避免辦法:

紅薯皮可以吃,但要少吃,如果是受了黑斑病菌的紅薯皮,萬不可吃。

這種有毒物質幾乎全部集中在土豆皮裡,尤其是日曬發綠或長芽的土豆皮中。茄堿會刺激胃腸黏膜,對大腦的呼吸中樞和運動中樞有麻痹作用,還有溶血作用。茄堿在體內累積到一定量後就可能引起慢性中毒。

避免辦法:

土豆去皮,長了芽和皮色發青的土豆,含毒素更高,應絕對禁止食用。

8、韭菜

窩藏地點:葉含藍礬

9、番茄

窩藏地點:青番茄含番茄堿

青番茄還未熟透,無法發揮番茄紅素的作用,營養較差,而且其含有的番茄苷毒性較明顯,人若短時間內攝入大量的番茄堿,可能會出現中毒症狀。因此建議挑選新鮮色紅、自然成熟的番茄。

避免辦法:

表皮帶青色的番茄買回來別馬上吃。放兩三天延續一下成熟期,等它自然變軟。

10、紅薯

窩藏地點:皮含番薯酮

紅薯皮裡的抗癌成分非常高,從這點上來說,吃紅薯皮是有利於健康的。但因其生長在地下,表皮與土壤直接接觸,不少有害物質會積存在紅薯皮中。紅薯還很容易感染黑斑病菌,表現為紅薯皮長有褐色和黑褐色斑點。

避免辦法:

紅薯皮可以吃,但要少吃,如果是受了黑斑病菌的紅薯皮,萬不可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