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蛋鴨圈養如何提高產蛋率?

蛋鴨就是指會下蛋的鴨,由於蛋鴨需要連續產蛋,消耗的營養物質比較多,所以對於蛋鴨的飼養要求就比較高。如果蛋鴨的圈養過程中營養不全面,或者沒有科學的飼養方法,

則會影響下蛋率,嚴重者還可能造成減產或停產,所以蛋鴨圈養過程中講究一定的策略非常重要。那麼蛋鴨圈養如何提高產蛋率呢?下面就讓我們看看蛋鴨圈養注意事項。

蛋鴨圈養注意事項:

1、品種的選擇

圈養蛋鴨要選擇體型狹長、輕盈結實、成熟早、耗料少、產蛋多、適應性強的品種,以選本地優良種鴨為宜。

2、棚舍準備

通常一個勞力能圈養500只~1000只,棚舍建設要與此飼養量相適應。春季雛鴨應如何飼養不妨參考一下,鴨舍宜建在地勢較高、地面平坦且靠近河濱或較大池瑭處,坐北朝南,頂高6米,簷高2米,按每平方米6只~8只的密度確定棚舍大小。鴨舍前圍建一個120平方米~150平方米的運動場,地勢向水一方傾斜,使鴨舍、運動場、水域緊相連。

3、飼養管理

鴨群整齊一致產蛋多鴨群一定要品種相同、日齡一致,這樣產蛋整齊一致,形成正常的產蛋曲線,能收到較好的蛋料比和經濟效益。

另外,蛋鴨在不同的生長階段和產蛋階段,對飼料營養和生產條件的要求也有區別。如產蛋期對鈣的需求是產蛋前的2倍~3倍,

產過一年蛋的老鴨對整個飼料的轉化率要比當年的新鴨低10%~15%。所以,一個鴨棚中的鴨群最好是全進全出,才有利於統一配料、管理、防疫、淘汰,實現技術配套,提高經濟效益。

適時開產蛋鴨產蛋過早容易早衰,過遲會影響經濟收入。開產時間應控制在150日齡前後。做法是:控制100日齡~120日齡的飼料品質,讓它吃一半配合飼料、一半青飼料,以撐大腸胃,120日齡後逐漸增加數量,

提高品質。

防止倒蛋鴨群出現“倒蛋”徵兆,要及時防止:

一是提高飼料品質;

二是增加鴨群運動量;

三是增加人工光照;

四是做好鴨舍保溫。

有條件的可加喂液體魚肝油,每只鴨每天用1毫升拌料飼喂,連喂3天。

人工強制換羽首先要在夜間停止照明,舍內不鏟不墊,不出圈,不放遊,每天喂飼兩次,第三、四天僅供給清水和青料,斷料兩天,然後一周只喂青料和糠麩及粗糙日糧,

進行強制換羽。這樣鴨群換羽整齊、時間短。

4、疾病防治

新鴨棚用20%石灰水消毒。若發生傳染病,可用20%的燒鹼溶液消毒。鴨在關棚前(80日齡~100日齡)注射鴨瘟疫苗,防止發生鴨瘟病(還應注射禽出敗疫苗)。

以上就是蛋鴨圈養如何提高產蛋率的相關解答了,希望給大家一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