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三綱五常,在當今社會是否仍然適用

三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仁、義、禮、智、信。

三綱五常是中國儒家倫理文化中的重要思想,最早源於孔子,儒教通過三綱五常的教化來維護社會的倫理道德、政治制度,

在漫長的封建社會中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當今社會,道德缺失,也是傳統文化的缺失,學習傳統文化中的精髓,才是教育子女、待人接物的正確法則。

孟子認為:君臣之間有禮義之道,故應忠;父子之間有尊卑之序,故應孝,兄弟手足之間乃骨肉至親,

故應悌;夫妻之間摯愛而又內外有別,故應忍;朋友之間有誠信之德,故應善;這是處理人與人之間倫理關係的道理和行為準則。

用三綱五常維繫專制統治,壓抑、扼殺人們的自然欲求,產生了消極影響。但對塑造中華民族性格起積極作用:如重視主觀意志力量,

注重氣節、品德,自我節制、發奮立志,強調人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