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除了6億商譽,長城動漫還有什麼?

長城動漫借殼四川聖達之後,一舉收購7家公司,累計商譽高達6億元。高溢價收購背後,被收購公司業績卻“跌跌不休”。當傳媒行業牛市過去,長城動漫除了商譽壓頂,還有什麼?

10月13日,

長城國際動漫遊戲股份有限公司(長城動漫)公佈2017年前三季度業績預告,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200萬元-4160萬元,而上年同期虧損9337.36萬元,實現扭虧為盈。

長城動漫原名是四川聖達集團有限公司(四川聖達),是四川省重點支援發展的大型獨立焦炭企業。2014年,四川聖達與長城影視影視文化集團有限公司(長城集團)協議轉讓股份完成後,長城集團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

四川聖達在更名為“長城動漫”的同時,2015年,公司通過支付現金的形式一舉收購了杭州長城動漫遊戲有限公司(持有諸暨美人魚動漫有限公司(美人魚動漫)100%股權和滁州長城國際動漫旅遊創意園有限公司(滁州長城動漫)54.26%股權)、湖南宏夢卡通傳播有限公司(宏夢卡通)、杭州東方國龍影視動畫有限公司(東方國龍)、北京新娛兄弟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新娛兄弟)、杭州宣誠科技有限公司(宣誠科技)、上海天芮經貿有限公司(天芮經貿)七家公司,

斥資超過10億元,其中涵蓋了動漫設計、製作、動漫遊戲、創意旅遊和玩具銷售等完整的動漫產業鏈。

長城動漫借殼四川聖達,意圖過並購重組,打造“東方迪士尼”。事實卻是,空有一番“鴻鵠志”,長城動漫的轉型之路走的及其坎坷,甚至陷入了為轉型而轉型,為收購而收購的泥潭。

業績承諾,鮮少達成

成功收購7家公司後,

長城動漫2015年實現淨利潤1838.65萬元,同比下降75.40%。然而,即便是下滑的正利潤,長城動漫也沒有保持太久。2016年年報顯示,長城動漫的營業收入為3.27億元,同比減少8.6%,當期淨利潤為-8063.21萬元,同比減少538.54%。

從盈利到巨虧,長城動漫解釋稱主要由於公司焦化業務經營不善,但成本巨大帶來的巨大虧損;其次是並購多個企業之後,未能對相關業務整合,並購成本費用帶來的成本增加。

筆者研究發現,

長城動漫巨額虧損,除上述給出的原因外,其收購的7家公司業績對賭實現情況也對長城動漫淨利潤產生決定性影響。

長城動漫收購的7家公司中有美人魚動漫、東方國龍、天芮經貿、宣誠科技和新娛兄弟5家公司做出了相應的業績承諾。據統計,2015年-2017年,上述5家公司的業績承諾合計分別為6960萬元、8973萬元、11574萬元。從表面上看,並購公司的業績增長值得期待,但事實上,上述業績承諾完成的並不盡人意,

還暴露出長城動漫治理千瘡百孔。

據年報顯示,2016年,有業績承諾的5家並購公司的實際業績合計為7938.51萬元,比承諾業績少1000多萬元。美人魚動漫、東方國龍、天芮經貿、宣稱科技、新娛兄弟四家公司的實際業績都未達到承諾數額。其中,天芮經貿的實際達成業績256.72萬元只占承諾業績1125萬元的22.82%。唯一實現業績承諾的新娛兄弟,其實際業績也只比承諾業績多24.6萬元。

除此之外,另外兩家無業績承諾的公司——宏夢卡通和滁州創意園的業績也很不好。尤其是宏夢卡通,連續兩年淨利潤虧損,2015年和2016年分別虧損120.53萬元和1909.45萬元。

除了虧損的2016年,即便是尚在盈利的2015年,上述並購公司的業績實現的也很勉強。

2015年,美人魚動漫、東方國龍、天芮經貿、宣稱科技、新娛兄弟的實際業績分別為319.18萬元、272.4萬元、975.84萬元、579.03萬元、5059.36萬元,相較于承諾業績,分別只多19.18萬元、12.4萬元、75.84萬元、79.03萬元、59.36萬元。如此恰到好處的業績實現,讓人不得不懷疑長城動漫的帳目是經過精心調節的——前兩年誓死支撐對賭業績達成。當股票該漲的漲完了,公司經營狀況卻每況日下,現在,即便長城動漫有心整改,事實也會另起無力回天。

自種惡果,致6億商譽壓頂

2016年,長城動漫通過交易所公開掛牌的方式,出售公司持有的四川聖達焦化有限公司(聖達焦化)99.80%的股權。2016年底,聖達焦化完成工商變更登記手續,公司徹底擺脫落後產能,由一家焦炭企業徹底轉型為文化娛樂類企業。

雖然剝離聖達焦化之後,長城動漫2017年前三季度實現淨利潤扭虧為盈。但是由於收購溢價形成的5.99億元商譽,依舊是懸掛在長城動漫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據2017年半年報顯示,截至2017年6月底,長城動漫的商譽金額為5.99億元,占總資產的比例為43.21%。長城動漫一年收購7家公司,溢價高達6億,帶來的卻是業績的持續下滑,這不禁讓人懷疑其收購的真實目的。

筆者查閱資料發現,長城動漫收購的7家公司中,除天芮經貿和東方國龍之外,其餘5家都屬於關聯交易。在收購資產評估增值方面,除美人魚動漫、宏夢卡通、和滁州創意園沒有形成商譽外,其餘4家公司——東方國龍、新娛兄弟、天芮經貿、宣誠科技的收購溢價都在十倍以上。其中,收購價格高達5億元的新娛兄弟的帳面價值僅為391萬元,評估增值超過了127倍,單這一家公司就形成4.7億元商譽。

大股東股票已悉數質押

長城動漫收購的眾多動漫公司,幾乎都沒有真正在盈利。高溢價收購之後,長城動漫非但不對其注資,也不去整改,業績達不到對賭要求時,也不計提商譽減值準備,完全一副聽之任之的態度。

雖然長城動漫並沒有真正消化吸收現有的動漫產業,但是,現實的不堪,並不能阻止其繼續擴展功能多的動漫產業佈局。

2016年, 在擬斥資7.08億元高溢價收購的靈境科技和迷你世界兩家動漫公司的收購方案被否後,2017年4月,長城動漫又發公告稱,擬以2000萬是價格收購陶江軍持有的浙江新長城動漫有限公司(新長城動漫)100%股權。公告顯示,新長城動漫2016年淨利潤為-380.15萬元。

筆者查閱資訊發現,新長城動漫原來的法人竟然是長城動漫的實際控制人趙銳勇。後雖幾經周折,新長城動漫變為陶江軍所控股的公司,但是與長城動漫之間一直都存在著若隱若現的聯繫。

長城動漫通過一輪又一輪的收購操縱股價,並沉浸在一次次重組複牌漲停時的短暫漲停中不能自拔。隨著公司業績的“跌跌不休”,當傳媒行業牛市過去,長城動漫恐怕只剩商譽壓頂。

長城動漫通過業績對賭進行溢價收購形成商譽的做法早已是資本市場的常態。如果對賭成功,長城動漫不但能提高股價,而且可以獲得高收益;如果對賭失敗,被收購方可以拿出之前收購的金額進行賠償,股價下跌由散戶背鍋。

長城動漫不堪的業績和資本運作套路,正解釋了今年6月份長城動漫董事長號召員工增持並承諾兜底的倡議僅有1人回應的原因。

唯一實現業績承諾的新娛兄弟,其實際業績也只比承諾業績多24.6萬元。

除此之外,另外兩家無業績承諾的公司——宏夢卡通和滁州創意園的業績也很不好。尤其是宏夢卡通,連續兩年淨利潤虧損,2015年和2016年分別虧損120.53萬元和1909.45萬元。

除了虧損的2016年,即便是尚在盈利的2015年,上述並購公司的業績實現的也很勉強。

2015年,美人魚動漫、東方國龍、天芮經貿、宣稱科技、新娛兄弟的實際業績分別為319.18萬元、272.4萬元、975.84萬元、579.03萬元、5059.36萬元,相較于承諾業績,分別只多19.18萬元、12.4萬元、75.84萬元、79.03萬元、59.36萬元。如此恰到好處的業績實現,讓人不得不懷疑長城動漫的帳目是經過精心調節的——前兩年誓死支撐對賭業績達成。當股票該漲的漲完了,公司經營狀況卻每況日下,現在,即便長城動漫有心整改,事實也會另起無力回天。

自種惡果,致6億商譽壓頂

2016年,長城動漫通過交易所公開掛牌的方式,出售公司持有的四川聖達焦化有限公司(聖達焦化)99.80%的股權。2016年底,聖達焦化完成工商變更登記手續,公司徹底擺脫落後產能,由一家焦炭企業徹底轉型為文化娛樂類企業。

雖然剝離聖達焦化之後,長城動漫2017年前三季度實現淨利潤扭虧為盈。但是由於收購溢價形成的5.99億元商譽,依舊是懸掛在長城動漫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據2017年半年報顯示,截至2017年6月底,長城動漫的商譽金額為5.99億元,占總資產的比例為43.21%。長城動漫一年收購7家公司,溢價高達6億,帶來的卻是業績的持續下滑,這不禁讓人懷疑其收購的真實目的。

筆者查閱資料發現,長城動漫收購的7家公司中,除天芮經貿和東方國龍之外,其餘5家都屬於關聯交易。在收購資產評估增值方面,除美人魚動漫、宏夢卡通、和滁州創意園沒有形成商譽外,其餘4家公司——東方國龍、新娛兄弟、天芮經貿、宣誠科技的收購溢價都在十倍以上。其中,收購價格高達5億元的新娛兄弟的帳面價值僅為391萬元,評估增值超過了127倍,單這一家公司就形成4.7億元商譽。

大股東股票已悉數質押

長城動漫收購的眾多動漫公司,幾乎都沒有真正在盈利。高溢價收購之後,長城動漫非但不對其注資,也不去整改,業績達不到對賭要求時,也不計提商譽減值準備,完全一副聽之任之的態度。

雖然長城動漫並沒有真正消化吸收現有的動漫產業,但是,現實的不堪,並不能阻止其繼續擴展功能多的動漫產業佈局。

2016年, 在擬斥資7.08億元高溢價收購的靈境科技和迷你世界兩家動漫公司的收購方案被否後,2017年4月,長城動漫又發公告稱,擬以2000萬是價格收購陶江軍持有的浙江新長城動漫有限公司(新長城動漫)100%股權。公告顯示,新長城動漫2016年淨利潤為-380.15萬元。

筆者查閱資訊發現,新長城動漫原來的法人竟然是長城動漫的實際控制人趙銳勇。後雖幾經周折,新長城動漫變為陶江軍所控股的公司,但是與長城動漫之間一直都存在著若隱若現的聯繫。

長城動漫通過一輪又一輪的收購操縱股價,並沉浸在一次次重組複牌漲停時的短暫漲停中不能自拔。隨著公司業績的“跌跌不休”,當傳媒行業牛市過去,長城動漫恐怕只剩商譽壓頂。

長城動漫通過業績對賭進行溢價收購形成商譽的做法早已是資本市場的常態。如果對賭成功,長城動漫不但能提高股價,而且可以獲得高收益;如果對賭失敗,被收購方可以拿出之前收購的金額進行賠償,股價下跌由散戶背鍋。

長城動漫不堪的業績和資本運作套路,正解釋了今年6月份長城動漫董事長號召員工增持並承諾兜底的倡議僅有1人回應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