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想要開好家長會,這幾點可不容忽視!

想要更好的和家長進行交流溝通,家長會是個非常不錯的方式,但想要開好一個家長會,幼師們一定要注意下面這些內容!

一、會前的準備事項

1、主題明確

家長會內容並非越多越好。企圖通過一次家長會解決所有問題,甚至想把自己知道的、覺得正確的、對孩子家長都好的內容統統講給家長聽,這種想法是不切實際的,也是收效甚微的。一次家長會能把一個問題解決好就好。

2、不要人云亦云

很多幼兒教師對班級家長會的目的、意義等不瞭解,

認為單純拷貝其他優秀家長會即可。這種“拿來主義”是要不得的。

首先,家長會是解決本班問題的有效形式。每個班級的情況都不一樣;即便是關注相同的話題,觀點也可能不一樣;即便觀點一樣,表達方式、物件等也不一樣,因而創造的會議氛圍也不一樣。

所以,這就需要老師有自己班級個性化的思考。本班問題哪裡來,可以班級老師一起商量,這樣可以使每位老師更加明確自己班級本次家長會的目的和意義。

其次,家長會是提升自己專業水準的重要方式。我們的專業水準如何提高?其中一條重要的途徑就是在“實踐——思考——梳理——表達交流(家長會)——反思——再實踐”的過程中提高。根據自己班級的實踐,

借鑒姊妹班的經驗,經過思考、梳理形成自己班家長會的內容,會後再反思,根據反思指導我們接下來的實踐。

二、會中的注意事項

1、注意調節氣氛

開家長會時表述完一個觀點後,可以緊跟幾個簡單的問話,如:咱們說有沒有道理?大家說行不行?是不是?能不能做到?……

比如你費盡口舌講了孩子早上按時來園的多種好處後,可以問家長,“家長們,有沒有道理?”“咱們能不能做到?”

這樣既調節氣氛、鼓舞氣勢,

又能消除自己的緊張,同時讓家長也有參與感。但要注意,這樣的問話也不要太多,否則顯得老師講得太輕浮。真誠、水到渠成便好!

2、不要急於總結

很多老師或是擔心其他家長沒有聽明白,或是擔心沒有家長接話而顯得尷尬,在組織家長討論發言環節過早總結評價家長的發言,使家長引發的話題過早結束,不能深入。

老師可以這樣做:把話題再拋給其他家長,

這樣可以引導大家深入討論。比如:“這位家長說的大家贊同嗎?遇到這種情況你們會怎麼做?咱們請某某的家長談一下她在家是怎麼做的。”

其實大家談得越深入越具體,我們對家長的教育觀點瞭解得越透徹,這樣我們便能與家長更有效地溝通。

3、案例表達明確

說不明白的或處在中間狀態的案例最好不說。

4、語氣語調適中

講述故事親切平和,分享快樂喜悅之情溢於言表……總之,語氣語調讓人聽起來舒服、親切。

5、個別問題個別對待

如有個別家長在會議中提出與會議主題無關或關聯性不大的個別性問題,老師可以與他會後單獨溝通,以免影響會議。

三、會後的反思回饋

1、個別問題及時跟進

這裡所說的問題,指的就是之前的與會議主題無關或關聯性不大的問題。

2、及時反思總結

反思總結最好趁熱打鐵。對於這一點,不想再贅述,只想表達一個觀點:總結是為了更好的前進,無論我們對某次家長會結果滿意與否都是過去式,關鍵是接下來我們做什麼。

3、適時回饋

適時回饋很重要,如果我們堅持做了,能把原本不太理想的家長會變得更加令人滿意。我們要充分利用各種管道及時激勵那些會後採取行動的家長,提醒沒有變化的。

表揚進步的,就是變相提醒沒有行動的。慢慢的家長們在不斷的正向刺激中營造一種積極向上的班級氛圍。家長把自己孩子和別人孩子比較的同時,也在比較著自己和其他家長的不同。

家長們會漸漸明白自己孩子的很多問題是自己造成的。當然,這種提醒、表揚、回饋要有持續性,不能一次就了結。

語氣語調讓人聽起來舒服、親切。

5、個別問題個別對待

如有個別家長在會議中提出與會議主題無關或關聯性不大的個別性問題,老師可以與他會後單獨溝通,以免影響會議。

三、會後的反思回饋

1、個別問題及時跟進

這裡所說的問題,指的就是之前的與會議主題無關或關聯性不大的問題。

2、及時反思總結

反思總結最好趁熱打鐵。對於這一點,不想再贅述,只想表達一個觀點:總結是為了更好的前進,無論我們對某次家長會結果滿意與否都是過去式,關鍵是接下來我們做什麼。

3、適時回饋

適時回饋很重要,如果我們堅持做了,能把原本不太理想的家長會變得更加令人滿意。我們要充分利用各種管道及時激勵那些會後採取行動的家長,提醒沒有變化的。

表揚進步的,就是變相提醒沒有行動的。慢慢的家長們在不斷的正向刺激中營造一種積極向上的班級氛圍。家長把自己孩子和別人孩子比較的同時,也在比較著自己和其他家長的不同。

家長們會漸漸明白自己孩子的很多問題是自己造成的。當然,這種提醒、表揚、回饋要有持續性,不能一次就了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