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1024計畫,科大訊飛的程式師節禮物公佈:砸10.24億豪賭人工智慧

⁕本文由智東西授權轉載

10月24日,程式師節。今天,國內語音行業老大哥科大訊飛在老家合肥舉辦了全球首屆1024開發者節。

在上午的演講中,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帶來了《1024,AI因你而來》,科大訊飛執行總裁胡郁則重磅發佈了《1024計畫》。

劉慶峰的演講主要集中在人工智慧對行業的影響、人工智慧的競爭更加是生態的競爭,以及訊飛開發者平臺的賦能。而胡鬱發佈的“1024計畫”主要包括生態計畫、教育計畫和公益計畫,並將用10.24億元基金扶持開發者,

培育1024個AI專案。

面向人工智慧 賦能開發者

“在電腦世界中,1024是2的十次方,也是所有開發者經常用到的一個基本單元。1024Kb等於1M,1024M等於1G。這樣一個數字天生就是用來致敬開發者的”。

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

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的演講內容主要包括三方面,

包括人工智慧需要演算法、大資料、行業專家的結合;人工智慧對行業的改變以及對個人的賦能。

1、人工智慧是演算法、大資料、行業專家的結合

首先,人工智慧對當前社會的改變,將會超出我們的想像。人工智慧已經不僅可以替代我們傳統的、重複性的體力勞動;在需要博士畢業才能學會的複雜腦力勞動,機器通過學習人類專家的知識,已經在越來越多的領域超過人類。

這就是我們今天面對的現實。

但人工智慧絕不可能依靠個別科學家和個別企業來成為一個偉大的進程,需要各方面的通力合作。在圍棋這樣的規則相對封閉的領域,通過人工智慧一個演算法,將歷史上3000萬個棋盤資料通過自我對弈、演算法運算就可以做好,這是規則可循的場合。

但更多的領域不一定有明確的規則,比如高考作文評分,這就需要機器學習專家的知識,

這也是科大訊飛在做的事情。再比如訊飛在在肺病的影像診斷上已經超過了三甲醫院的普通醫生,準確率超過94%,這也是機器向最好的專家對肺病的診斷之後取得的進步。

因此,人工智慧需要演算法、大資料、行業專家三個要素結合在一起,才能夠改變世界。同樣,人工智慧也不是單個企業能夠做的事情,必須要有一個產業生態。人工智慧時代絕不是單個企業對單個企業的競爭,

是一個產業鏈對一個產業鏈、一個體系對一個體系的競爭,並且在這個體系中大家是平等的。這也是開發者節的一個初衷。

2、行業變革

接著劉慶峰談到了未來的三個時間節點,第一個時間節點是這一波人工智慧的產業紅利在3到5年之內將會塵埃落地。誰能成為教育、醫療、司法等各個領域的行業龍頭,3到5年內大的基本框架會確定。

10年之內,一半以上的現有工作會被人工智慧替代。30年之內,目前還看不到人工智慧具備自我覺醒的能力,人工智慧要自己改程式來統治地球還是遙遙無期,而且我們也不希望會這樣。

現在的演算法是改變當前的生產效率,使人類從繁重複雜的勞動中解放出來。如果說50%的現有工作崗位被人工智慧替代,我們該怎麼辦?一方面需要國家管理體系和社保方案的變化。但人工智慧替代了人類50%的工作,但應該創造出更多有意義的工作,這不僅僅靠的是龍頭企業,靠的是技術提供方、千千萬萬個創業者。需要通過開發者去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和機會,這也是今天開發者節定義AI的目標。

3、用AI賦能個人開發者

AI在變革我們的行業,同樣AI也能夠像水和電一樣賦能個人。要做到人工智慧+個人,演算法要持續的突破,尤其是無監督訓練自主學習的演算法,也要有更多的創業者在各個細分領域做貢獻。

一方面,通過訊飛開放平臺,可以讓所有創業者、開發者幾乎可以零成本地用人工智慧技術,這是向上的;向下,則是要讓全世界的人工智慧科學家既有演算法也有資料。目前,訊飛開放平臺每天有超過45萬的創業者圍繞它做出各種應用,日均使用次數超過40億。這也是訊飛要搭建的生態,已經初具規模。

安徽省最近和工信部聯合推動中國聲穀、打造中國乃至於全球智慧語音和人工智慧產業集群,科大訊飛也正式啟動了人工智慧開發者大學計畫,也在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共同探討人工智慧和大資料。希望能夠將更多的AI創業方向集成到科大訊飛的開放平臺上,給每個科學家賦于海量使用者資料反覆運算的能力;給每個創業者賦於核心技術和海量用戶的能力,並進行人工智慧培訓。

人工智慧 生態為先

科大訊飛執行總裁、消費者BG總裁胡郁笑稱到,原來1024被稱為程式師日,程式師又被稱為碼農,這個詞不太好聽,因此就叫了1024開發者節。我們每一個開發者都有一個企業家的精神,通過軟體和程式追求我們的想法和願景,而這個節日將我們的企業家精神盡情釋放。

話鋒一轉,他回到了生態上,“人工智慧,生態為先”。每一個開發者、每一個公司都不能在這個社會中獨立生存,我們應該以生態為我們的目標,未來的競爭一定是生態的競爭、產業鏈的競爭,只有追求生態的成功,這樣生態中的每一家公司也會成功。

從生態講,這需要系統創新+產品創新。系統創新需要企業靜下心來積累源頭技術,而合肥是一個特別有魅力的地方,能夠讓人們靜下心來用心積累技術。但新的時代只有源頭技術是不行的,需要和行業結合、和產品結合。比如現在科大訊飛的“平臺+賽道”戰略,通過人工智慧改變教育、司法、醫療等每一個行業。

另外一種創新則是產品創新、應用創新、微創新,它需要開發者對使用者的場景進行深入的分析,也是必不可少的。

從2010年訊飛發佈首個語音平臺以來,不斷提升用戶體驗,不斷降低開發門檻,不斷擴展平臺服務,現在累計終端數已達到12億,日均交互次數40億,開發者團隊46萬。說道這裡胡鬱不僅感慨,80年代創業者被稱為個體戶,丈母娘還會看不起你。而現在創業者已經收到政府、社會各界的重視。

1024計畫

接著胡鬱帶來了“1024計畫”,包括生態計畫、教育計畫和公益計畫,並將1024的主題貫穿到每一個細節。

1、AI生態計畫

在AI生態計畫下,科大訊飛將舉辦AI生態沙龍。所謂生態沙龍,訊飛希望面向各地區的開發者,通過AI技術,幫助當地開發者取得更好的成功。比如長春有汽車產品,重慶有美食,開發者點都可以根據本地的實際需求將AI技術相結合。

未來也會系統的舉辦生態沙龍活動,一年6期,分別抵達6座城市,舉辦契合城市主產業的主體技術+解決方案+案例分享,幫助開發者打造個性化。

目前訊飛已經在全國初步建立了一些眾創空間,如合肥、長春等, 未來還會在全國各地建立更多的眾創空間,幫助開發者做孵化和加速。各地的開發者也可以到線下的眾創空間獲得更多的支持。

另外,科大訊飛還將從46萬開發者團隊中,尋找1024個鑽石團隊,為他們提供VIP技術支持、上下游資源對接、提供基金支援、訊飛創業加速營等。為此,科大訊飛啟動了10.24億生態扶持基金,説明鑽石團隊進行加速和孵化。

2、AI教引計畫

胡鬱談到,光是對開發者在生態上進行激勵是不夠的,我們對人工智慧的瞭解是不夠的,需要對未來的發展有敬畏之心,開發者也需要有人去指導。

目前,我國AI人才的需求缺口每年接近100萬,在訊飛開放平臺的46萬開發者中,有大約三分之一是大學生開發者,這些大學生分佈于1000餘所高校。他們需要一個平臺來學習AI知識。

訊飛也和各大高校的老師以及企業進行合作,推出AI大學。這個大學包括線上公開課、互動論壇、金牌講師,以及案例分享,供廣大的學生、開發者學習。

通過線上教引平臺、校企合作培養兩隻手結合,科大訊飛也將首批新培養和孵化1024個AI專案。

3、AI公益計畫

胡鬱講到,人類將來要解決的3個問題,包括解決長生不老、要成為神、要有幸福感的問題。而公益計畫則是為了提升幸福感。

為此,訊飛輸入法發起方言保護計畫,將文化和科技結合字一起,為世界留下多彩的聲音。該項目計畫預計覆蓋2億國人,並拉動100家以上機構、企業、媒體實現聯動,優化訊飛輸入法中的方言輸入以及方言TTS語音合成庫,讓更多人體驗到方言輸入的便利。

接下來科大訊飛將搜集1024萬條各地區的方言,並在2018年初完成計畫,真是到處都貫穿1024呀。

此外,科大訊飛也聯合春芽、心智互動、微手語、ThoughtWorks發起AI+公益的倡議,通過開發者,通過AI技術的軟硬體結合,賦能更多弱勢群體。

結語:擁抱開發者

從全球首屆1024開發者節的舉辦,通過10.24億扶持開發者基金、培養1024個鑽石團隊、扶持1024個AI專案等一系列計畫,可以看出科大訊飛作為一個老牌的語音企業,正在全面擁抱開發者,企圖形成以自身為主導的生態體系。

未來人工智慧的較量一定是生態的較量,各家也都在爭相佈局。在國內語音交互這個大市場中,科大訊飛擁有著更長的歷史,在語音交互的各個鏈條中也有著更深的積累,但面對BAT以及其他語音平臺,科大訊飛能否勝出呢?

30年之內,目前還看不到人工智慧具備自我覺醒的能力,人工智慧要自己改程式來統治地球還是遙遙無期,而且我們也不希望會這樣。

現在的演算法是改變當前的生產效率,使人類從繁重複雜的勞動中解放出來。如果說50%的現有工作崗位被人工智慧替代,我們該怎麼辦?一方面需要國家管理體系和社保方案的變化。但人工智慧替代了人類50%的工作,但應該創造出更多有意義的工作,這不僅僅靠的是龍頭企業,靠的是技術提供方、千千萬萬個創業者。需要通過開發者去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和機會,這也是今天開發者節定義AI的目標。

3、用AI賦能個人開發者

AI在變革我們的行業,同樣AI也能夠像水和電一樣賦能個人。要做到人工智慧+個人,演算法要持續的突破,尤其是無監督訓練自主學習的演算法,也要有更多的創業者在各個細分領域做貢獻。

一方面,通過訊飛開放平臺,可以讓所有創業者、開發者幾乎可以零成本地用人工智慧技術,這是向上的;向下,則是要讓全世界的人工智慧科學家既有演算法也有資料。目前,訊飛開放平臺每天有超過45萬的創業者圍繞它做出各種應用,日均使用次數超過40億。這也是訊飛要搭建的生態,已經初具規模。

安徽省最近和工信部聯合推動中國聲穀、打造中國乃至於全球智慧語音和人工智慧產業集群,科大訊飛也正式啟動了人工智慧開發者大學計畫,也在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共同探討人工智慧和大資料。希望能夠將更多的AI創業方向集成到科大訊飛的開放平臺上,給每個科學家賦于海量使用者資料反覆運算的能力;給每個創業者賦於核心技術和海量用戶的能力,並進行人工智慧培訓。

人工智慧 生態為先

科大訊飛執行總裁、消費者BG總裁胡郁笑稱到,原來1024被稱為程式師日,程式師又被稱為碼農,這個詞不太好聽,因此就叫了1024開發者節。我們每一個開發者都有一個企業家的精神,通過軟體和程式追求我們的想法和願景,而這個節日將我們的企業家精神盡情釋放。

話鋒一轉,他回到了生態上,“人工智慧,生態為先”。每一個開發者、每一個公司都不能在這個社會中獨立生存,我們應該以生態為我們的目標,未來的競爭一定是生態的競爭、產業鏈的競爭,只有追求生態的成功,這樣生態中的每一家公司也會成功。

從生態講,這需要系統創新+產品創新。系統創新需要企業靜下心來積累源頭技術,而合肥是一個特別有魅力的地方,能夠讓人們靜下心來用心積累技術。但新的時代只有源頭技術是不行的,需要和行業結合、和產品結合。比如現在科大訊飛的“平臺+賽道”戰略,通過人工智慧改變教育、司法、醫療等每一個行業。

另外一種創新則是產品創新、應用創新、微創新,它需要開發者對使用者的場景進行深入的分析,也是必不可少的。

從2010年訊飛發佈首個語音平臺以來,不斷提升用戶體驗,不斷降低開發門檻,不斷擴展平臺服務,現在累計終端數已達到12億,日均交互次數40億,開發者團隊46萬。說道這裡胡鬱不僅感慨,80年代創業者被稱為個體戶,丈母娘還會看不起你。而現在創業者已經收到政府、社會各界的重視。

1024計畫

接著胡鬱帶來了“1024計畫”,包括生態計畫、教育計畫和公益計畫,並將1024的主題貫穿到每一個細節。

1、AI生態計畫

在AI生態計畫下,科大訊飛將舉辦AI生態沙龍。所謂生態沙龍,訊飛希望面向各地區的開發者,通過AI技術,幫助當地開發者取得更好的成功。比如長春有汽車產品,重慶有美食,開發者點都可以根據本地的實際需求將AI技術相結合。

未來也會系統的舉辦生態沙龍活動,一年6期,分別抵達6座城市,舉辦契合城市主產業的主體技術+解決方案+案例分享,幫助開發者打造個性化。

目前訊飛已經在全國初步建立了一些眾創空間,如合肥、長春等, 未來還會在全國各地建立更多的眾創空間,幫助開發者做孵化和加速。各地的開發者也可以到線下的眾創空間獲得更多的支持。

另外,科大訊飛還將從46萬開發者團隊中,尋找1024個鑽石團隊,為他們提供VIP技術支持、上下游資源對接、提供基金支援、訊飛創業加速營等。為此,科大訊飛啟動了10.24億生態扶持基金,説明鑽石團隊進行加速和孵化。

2、AI教引計畫

胡鬱談到,光是對開發者在生態上進行激勵是不夠的,我們對人工智慧的瞭解是不夠的,需要對未來的發展有敬畏之心,開發者也需要有人去指導。

目前,我國AI人才的需求缺口每年接近100萬,在訊飛開放平臺的46萬開發者中,有大約三分之一是大學生開發者,這些大學生分佈于1000餘所高校。他們需要一個平臺來學習AI知識。

訊飛也和各大高校的老師以及企業進行合作,推出AI大學。這個大學包括線上公開課、互動論壇、金牌講師,以及案例分享,供廣大的學生、開發者學習。

通過線上教引平臺、校企合作培養兩隻手結合,科大訊飛也將首批新培養和孵化1024個AI專案。

3、AI公益計畫

胡鬱講到,人類將來要解決的3個問題,包括解決長生不老、要成為神、要有幸福感的問題。而公益計畫則是為了提升幸福感。

為此,訊飛輸入法發起方言保護計畫,將文化和科技結合字一起,為世界留下多彩的聲音。該項目計畫預計覆蓋2億國人,並拉動100家以上機構、企業、媒體實現聯動,優化訊飛輸入法中的方言輸入以及方言TTS語音合成庫,讓更多人體驗到方言輸入的便利。

接下來科大訊飛將搜集1024萬條各地區的方言,並在2018年初完成計畫,真是到處都貫穿1024呀。

此外,科大訊飛也聯合春芽、心智互動、微手語、ThoughtWorks發起AI+公益的倡議,通過開發者,通過AI技術的軟硬體結合,賦能更多弱勢群體。

結語:擁抱開發者

從全球首屆1024開發者節的舉辦,通過10.24億扶持開發者基金、培養1024個鑽石團隊、扶持1024個AI專案等一系列計畫,可以看出科大訊飛作為一個老牌的語音企業,正在全面擁抱開發者,企圖形成以自身為主導的生態體系。

未來人工智慧的較量一定是生態的較量,各家也都在爭相佈局。在國內語音交互這個大市場中,科大訊飛擁有著更長的歷史,在語音交互的各個鏈條中也有著更深的積累,但面對BAT以及其他語音平臺,科大訊飛能否勝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