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互聯網不應缺少第三極 360小米今日頭條誰可擔此重任?

一大堆不上市的獨角獸

上周,美團發佈了又一輪的融資,據說這次一不小心融了40億美金,融資後的美團估值達到了300億美元,接近2000億人民幣,已經超過了某些在美

國上市的互聯網公司的估值,

比如攜程。但作為美團CEO的王興,似乎並不著急上市,他並沒有將這次融資作為上市前的最後一次融資。

和美團類似,規模做到千億人民幣規模,但不著急上市的互聯網獨角獸公司大有人在。三季度一份全球前十獨角獸公司名單中,滴滴出行、小米科技的估值分別為500億和460億美元。這與百度今年最低谷時600億美金的估值已經非常接近。

有的在美國上市,有的在香港和A股上市,

有的已經退下來等著上市,還有上面這幾家不著急上市,和一大堆規模不小卻不為人所知的企業,想要弄出一份中國互聯網市場的排行榜,還真不容易。但有些趨勢已經很明顯:那就是中國互聯網已經形成事實上的二馬奔騰兩強格局,是所有人都看出來到趨勢。

從市值上看,阿裡巴巴和騰訊市值高達萬億人民幣規模,已經形成兩強並列的第一陣營,

將其他企業遠遠甩在後面,是2-3三個百度到體量。更為可怕的是,兩家公司對中國互聯網有深刻的影響力。比如對於新興公司的嗅覺,馬雲和馬化騰的動作都相當敏感:

阿裡投資快滴,騰訊投資滴滴;騰訊投資摩拜單車,阿裡投資Ofo單車;阿裡有餓了麼、還把百度外賣納入囊中搞連橫,騰訊新美大玩合縱。滴滴、摩拜單車這些從共用單車到網約車領域的互聯網新寵,沒能逃出二馬的手心,

這說明,新的創新企業,正在被馬雲和馬化騰瓜分。

百度會被阿裡收購麼?

百度在今年股價最低點時,市值曾差點被京東超越,自媒體們都開始興奮起來,調侃“BAT“的新排列組合方式,以及互聯網TOP互聯網的排名是不是要調整位置。好在最近百度的股價又漲起來,市值超過了900億美元,這個互聯網第三的位置才勉強保住,但距離1000億美金的市值還有段距離,而現在已經上漲接近50%的百度,

上漲的空間也非常有限。

百度在2017年元氣大傷,至少有兩件事可以作為注解:一件是市值差點被京東超越,還有一件是,旗下的百度外賣被賣給了阿裡巴巴。百度外賣的出手,從某種上更像是百度與阿裡淺層次的聯手,李彥宏跟在馬雲後面,硬著頭皮對抗騰訊系。

這從合作細節可見一斑:這次收購本質是入口的收購,並購協定中,百度外賣作價五億美元之外,

百度打包一些流量入口資源給餓了麼,作價3億美元。有了這些入口,對於阿裡巴巴遏制騰訊支付以及外賣等領域的拓展,作用不言而喻。

曾經的百度和阿裡在2B的廣告領域是不打折扣的對手關係,而在騰訊崛起後,尤其在移動互聯網領域,微信支付線下瘋狂擴張,讓兩家的關係反而變得緩和。而騰訊對於BAT另外兩家卻頻出殺招,甚至放“狗“咬人:

騰訊以控股的方式,牽住兩隻“狗”,一隻搜狗去咬百度,一直京東去咬天貓。搜狗咬百度並沒有獲得多少實際的份額,倒是搜狗在和騰訊抱大腿到過程中收穫頗豐:搜狗從騰訊門戶和QQ用戶端入口帶量,才是搜狗最近兩年真正到增長量,這些本就不屬於百度,數量級也非常有限,反而不如360做搜索更見成效,五年內拿下國內三成搜索份額,做實了搜索第二名到交椅,也真正給百度帶來了威脅。

不過,京東PK天貓,卻一直讓馬雲很頭疼。京東在同城快遞速度方面,一直領先天貓和淘寶,已經形成了強烈到口碑;京東還和眾多品牌企業建立了穩定的合作,也形成了不錯的正品品牌口碑。在市場宣傳,公關,活動等方面,京東也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你有雙十一,我有十一月大促,對於淘寶天貓系,已經構成了實質壓力。

好在搜狗和京東,只是騰訊的控股企業,最多是打了前站的先鋒而已,充其量算是騰訊的週邊企業,與微信系,騰訊系的項目相比,更像是節度使,而非親王。百度和阿裡面對騰訊的尷尬在於,騰訊有二狗作為後招制約另外兩家,可是阿裡和百度在應對騰訊時,並沒有太多有效的先手牌和底牌。倒是,阿裡收購百度外賣,這種淺層次淺層的合作,很有同仇敵愾應對騰訊的意味。

如果有一天(可能在三到五之間),騰訊和阿裡的市值差距拉得較大,阿裡市值落後騰訊市值30%以上(1000億人民幣)時,阿裡就需要一個在互聯網圈子裡找一個類似百度量級的合作夥伴,那時阿裡尋求控股和收購百度也不是沒有可能。

中國互聯網第三極 360,小米還是今日頭條?誰可擔此任?

初中數學說,三點可以確定一個平面,所以三角形是非常穩固的結構;東漢末期的三國鼎力,也因為相互制衡,而存在了許多年。在中國的互聯網裡,從資本結構上看,很多企業不是姓馬(馬化騰)就是姓馬(馬雲),已經呈現出二次大戰後,美蘇冷戰對抗的格局。現在的互聯網更需要出現第三世界和中國這樣的第三極角色,平衡互聯網到國際關係。

第三極是北京中關村附近一個書店的名字,據說現在已經關閉了。但很多從中關村起家的公司,卻孕育著很多可能成為互聯網第三極企業,有到已經做到了市值千億人民幣規模,卻沒有在阿裡和騰訊的資本控制之下,沒有成為下一個滴滴或者摩拜,成為騰訊帝國的一部分。而是成為互聯網二馬之外的第三極。

第一個是今日頭條。

今日頭條現在已經成為移動領域最大的流量入口之一,在移動端用戶積累量和資訊量,乃至影響力,幾乎可以和當年的百度一較高下。其實,本來今日頭條現在做的事兒,最核心就是演算法推薦實現移動互聯網上高效的資料分發,這本來是百度來做的事兒,可百度早兩年把心思用在了外賣上,現在又狂追AI,看到今日頭條崛起後,才想到去跟風,顯然已經有點晚了。

今日頭條算是拿到了內容分發領域的一張船票,戰略地位不亞於騰訊拿到微信這張船票。更為可貴的是,今日頭條並未止步,還在社區內容(悟空問答),短視頻(火山視頻,抖音),自媒體(頭條號)領域頻頻發力,成為移動互聯網中,頗有競爭力,和積極低調做事悶聲賺錢的第三極。

第二個是小米科技和雷軍

小米科技最近頻出大招,全面屏到推出足足領先蘋果一年,新發佈的mix2全面屏手機,以及小米6和note3,還有在中低端手機和IOT的全面佈局,不但從2015年的困境中走出,而且自己也號稱在兩年內,奪回中國手機市場第一的寶座。看來是信心滿滿。

而筆者更關注的是,小米生態鏈上的產品擴張。在過去兩年內,小米科技和雷軍的胃口不可謂不大,在家庭數碼產品中四處出擊。資訊類產品是重頭戲:從手機、平板、電視,甚至進入聯想的腹地—筆記本領域;可攜式裝置,如手環,手錶憑藉超低價格擁有不少市場份額,其他諸如,平衡車、淨化器,無人機也是賺足了眼球。更為可怕到是,小米公司自家就孵化了四五家獨角獸公司,不可謂不強悍。

手機硬體設備由於涉及涉及、生產、製造、供應鏈多個領域,投入資金大,利潤微薄,普通的互聯網企業一般不敢涉足。即便是BAT三家,除了實驗性的投資幾款產品專案(阿裡投資魅族),大多企業幾乎還是空白,沒法跟小米做正面競爭。小米也可能發展成互聯網的又一極。

第三個是360公司

360公司無疑算的上是安全一極。在過去十年間,360通過安全輔助軟體,解決了數億國人使用電腦時的痛點需求,繼而迅速推出殺毒軟體,安全流覽器,網址導航,搜尋引擎一系列網路產品,均獲得了不錯到市場份額。在艾瑞的Pcweb指數上, 360搜索和安全中心兩款產品長期雄踞top10排行榜。

360公司也是真正敢於在硬體領域進行深入探索的大型互聯網企業。阿裡投資了魅族,之前還投資了天語,兩家在當時,還都是不小到公司,但這充其量算是玩票或者戰略佈局。周鴻禕做硬體,是真正擼起袖子自己幹,不像別的公司在河邊觀望。無論是免費Wifi、攝像頭還是安全路由器這幾個單品可以說是360公司開創的。手機方面,360也從特供機時代進入到到自己設計研發,360手機指紋識別,微信分身,系統分身,雙攝等功能,也遠遠領先國內的手機企業。

360所在到安全領域,也引起了國家到重視,“沒有網路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已經成為高層領導到共識,而360也得以借機進入更廣泛到泛安全領域,這比單純的互聯網安全更有想像空間,360也同樣可能成為中國互聯網的又一極。

正如老周在網路安全大會上所言:“在網路安全面前,線上線下的邊界已經消失了。今天,我們進入了一個大安全時代,網路安全不再單指資訊安全和資訊系統安全,而是國家安全、社會安全、基礎設施安全、城市安全、人身安全等更廣泛意義上的安全。”

中國到互聯網不能只姓馬,也不能被姓馬的企業所壟斷,真心希望有更多的第三極企業出現,平衡互聯網的格局,創造真正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互聯網。

(歡迎關注老周的新書《顛覆者》,即將在各大書店上架)

感謝評論網友指出的數字問題,已經修改,謝謝

一隻搜狗去咬百度,一直京東去咬天貓。搜狗咬百度並沒有獲得多少實際的份額,倒是搜狗在和騰訊抱大腿到過程中收穫頗豐:搜狗從騰訊門戶和QQ用戶端入口帶量,才是搜狗最近兩年真正到增長量,這些本就不屬於百度,數量級也非常有限,反而不如360做搜索更見成效,五年內拿下國內三成搜索份額,做實了搜索第二名到交椅,也真正給百度帶來了威脅。

不過,京東PK天貓,卻一直讓馬雲很頭疼。京東在同城快遞速度方面,一直領先天貓和淘寶,已經形成了強烈到口碑;京東還和眾多品牌企業建立了穩定的合作,也形成了不錯的正品品牌口碑。在市場宣傳,公關,活動等方面,京東也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你有雙十一,我有十一月大促,對於淘寶天貓系,已經構成了實質壓力。

好在搜狗和京東,只是騰訊的控股企業,最多是打了前站的先鋒而已,充其量算是騰訊的週邊企業,與微信系,騰訊系的項目相比,更像是節度使,而非親王。百度和阿裡面對騰訊的尷尬在於,騰訊有二狗作為後招制約另外兩家,可是阿裡和百度在應對騰訊時,並沒有太多有效的先手牌和底牌。倒是,阿裡收購百度外賣,這種淺層次淺層的合作,很有同仇敵愾應對騰訊的意味。

如果有一天(可能在三到五之間),騰訊和阿裡的市值差距拉得較大,阿裡市值落後騰訊市值30%以上(1000億人民幣)時,阿裡就需要一個在互聯網圈子裡找一個類似百度量級的合作夥伴,那時阿裡尋求控股和收購百度也不是沒有可能。

中國互聯網第三極 360,小米還是今日頭條?誰可擔此任?

初中數學說,三點可以確定一個平面,所以三角形是非常穩固的結構;東漢末期的三國鼎力,也因為相互制衡,而存在了許多年。在中國的互聯網裡,從資本結構上看,很多企業不是姓馬(馬化騰)就是姓馬(馬雲),已經呈現出二次大戰後,美蘇冷戰對抗的格局。現在的互聯網更需要出現第三世界和中國這樣的第三極角色,平衡互聯網到國際關係。

第三極是北京中關村附近一個書店的名字,據說現在已經關閉了。但很多從中關村起家的公司,卻孕育著很多可能成為互聯網第三極企業,有到已經做到了市值千億人民幣規模,卻沒有在阿裡和騰訊的資本控制之下,沒有成為下一個滴滴或者摩拜,成為騰訊帝國的一部分。而是成為互聯網二馬之外的第三極。

第一個是今日頭條。

今日頭條現在已經成為移動領域最大的流量入口之一,在移動端用戶積累量和資訊量,乃至影響力,幾乎可以和當年的百度一較高下。其實,本來今日頭條現在做的事兒,最核心就是演算法推薦實現移動互聯網上高效的資料分發,這本來是百度來做的事兒,可百度早兩年把心思用在了外賣上,現在又狂追AI,看到今日頭條崛起後,才想到去跟風,顯然已經有點晚了。

今日頭條算是拿到了內容分發領域的一張船票,戰略地位不亞於騰訊拿到微信這張船票。更為可貴的是,今日頭條並未止步,還在社區內容(悟空問答),短視頻(火山視頻,抖音),自媒體(頭條號)領域頻頻發力,成為移動互聯網中,頗有競爭力,和積極低調做事悶聲賺錢的第三極。

第二個是小米科技和雷軍

小米科技最近頻出大招,全面屏到推出足足領先蘋果一年,新發佈的mix2全面屏手機,以及小米6和note3,還有在中低端手機和IOT的全面佈局,不但從2015年的困境中走出,而且自己也號稱在兩年內,奪回中國手機市場第一的寶座。看來是信心滿滿。

而筆者更關注的是,小米生態鏈上的產品擴張。在過去兩年內,小米科技和雷軍的胃口不可謂不大,在家庭數碼產品中四處出擊。資訊類產品是重頭戲:從手機、平板、電視,甚至進入聯想的腹地—筆記本領域;可攜式裝置,如手環,手錶憑藉超低價格擁有不少市場份額,其他諸如,平衡車、淨化器,無人機也是賺足了眼球。更為可怕到是,小米公司自家就孵化了四五家獨角獸公司,不可謂不強悍。

手機硬體設備由於涉及涉及、生產、製造、供應鏈多個領域,投入資金大,利潤微薄,普通的互聯網企業一般不敢涉足。即便是BAT三家,除了實驗性的投資幾款產品專案(阿裡投資魅族),大多企業幾乎還是空白,沒法跟小米做正面競爭。小米也可能發展成互聯網的又一極。

第三個是360公司

360公司無疑算的上是安全一極。在過去十年間,360通過安全輔助軟體,解決了數億國人使用電腦時的痛點需求,繼而迅速推出殺毒軟體,安全流覽器,網址導航,搜尋引擎一系列網路產品,均獲得了不錯到市場份額。在艾瑞的Pcweb指數上, 360搜索和安全中心兩款產品長期雄踞top10排行榜。

360公司也是真正敢於在硬體領域進行深入探索的大型互聯網企業。阿裡投資了魅族,之前還投資了天語,兩家在當時,還都是不小到公司,但這充其量算是玩票或者戰略佈局。周鴻禕做硬體,是真正擼起袖子自己幹,不像別的公司在河邊觀望。無論是免費Wifi、攝像頭還是安全路由器這幾個單品可以說是360公司開創的。手機方面,360也從特供機時代進入到到自己設計研發,360手機指紋識別,微信分身,系統分身,雙攝等功能,也遠遠領先國內的手機企業。

360所在到安全領域,也引起了國家到重視,“沒有網路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已經成為高層領導到共識,而360也得以借機進入更廣泛到泛安全領域,這比單純的互聯網安全更有想像空間,360也同樣可能成為中國互聯網的又一極。

正如老周在網路安全大會上所言:“在網路安全面前,線上線下的邊界已經消失了。今天,我們進入了一個大安全時代,網路安全不再單指資訊安全和資訊系統安全,而是國家安全、社會安全、基礎設施安全、城市安全、人身安全等更廣泛意義上的安全。”

中國到互聯網不能只姓馬,也不能被姓馬的企業所壟斷,真心希望有更多的第三極企業出現,平衡互聯網的格局,創造真正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互聯網。

(歡迎關注老周的新書《顛覆者》,即將在各大書店上架)

感謝評論網友指出的數字問題,已經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