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黑洞是什麼樣子:它其實並不黑,也不是個洞

以人類的視角來看,黑洞絕對是一種奇葩的天體,

通常它品質很大,體積又很小,但是引力又很大,在它的視界邊緣,光都難以逃脫,那麼黑洞到底是一個什麼樣子的東西呢?或者說它的形狀是啥樣呢?其實時至今日,還沒有一個人實際看到過它視界之內的樣子,包括全世界最權威的天文學家在內,對於黑洞的樣子都是根據理論而推測來的。所以我們看到有關黑洞的圖片或者視頻,要麼是一個黑幽幽的“洞”,要麼是一個黑幽幽的“球”。

其實黑洞這個詞很容易讓人誤解,以為就是一個黑幽幽的大洞。其實不是,天文學中的黑洞是一種天體,這個天體並不是一個大洞,而應該是一個球狀天體,但是它卻是一個無所不息的球狀天體。那麼科學家們為什麼稱它為“黑洞”呢?首先是因為這個東西既不會發光,也不會反光,比最黑的顏色還要黑,也比最黑的黑夜還要黑,這是因為光遇到它的時候會被吸進去,

因為即便以光的速度在距離他太近的時候也會被吸引到它裡面,所以宇宙中的黑洞是看不見的,我們只能通過它對周圍的物質的影響來判斷它的存在。而之所以稱它為“洞”,也正是由於它只吸不吐的性質,就好像東西掉進洞裡一樣,所以黑洞這個名詞是很形象的,但是卻容易讓人產生誤解,以為它是一個黑色的洞。

如上是人們對一般意義上的黑洞的理解,但其實我們在看黑洞的時候卻不是這個樣子的,通常情況下,它應該是一個略微發一點光的,並且兩極有輻射的球體,這是由於黑洞的引力極大,它周圍極遠距離內的物質都會被它吸到它的附近,並在其引力下拉成碎片,甚至把原子都拉碎,造成黑洞附近的吸積盤,

這一時刻是有能量放出的,而且會發出極強的光,科學家們觀測到的宇宙中的類星體就是這個樣子的。

由於物質在宇宙中是廣泛分佈的,所以幾乎所有黑洞周圍都是有物質的,那麼黑洞對他周圍的物資也會有一種吸附作用,這一過程中黑洞的視界邊緣之外就會發光,有一部分光並不會被黑洞吸入,所以從這個道理上講,黑洞會或多或少的發一些光,

完全不發光的黑洞反倒是極其少見的,甚至可以說是不存在的。

黑洞是宇宙中物質密度最高的天體,大型黑洞也是宇宙中品質最大的天體,關於黑洞的內部世界,可以稱為另一個時空,因為時空相對外面是扭曲的,不少科學家認為黑洞之中會有一個奇點,那才是物質和能量彙聚的地方,但是假設進入黑洞內部,也不會看到這個奇點,因為它產生的光不可能向外發射。

按宇宙中黑洞的形成機制來看,最小的黑洞大約要相當於太陽品質的30倍,不過也有可能有一些品質特別小的黑洞,但是根據霍金輻射理論來說,小黑洞一般很容易蒸發掉,它只有適度的且不斷的吞噬物質才能保持它的形態,天文觀測方面至今也沒有發現品質比較小的黑洞,而個頭巨大的類星體卻發現了一些,因為類星體的中心都是一種大型黑洞,品質甚至能達到太陽的百億倍以上,這也是宇宙間品質最大的天體,距今為止發現的最大的類星體是瑞士天文學家發現的一個品質達到太陽180億倍的類星體中心黑洞,而我們銀河系中心的黑洞則由太陽品質的400萬倍。

那才是物質和能量彙聚的地方,但是假設進入黑洞內部,也不會看到這個奇點,因為它產生的光不可能向外發射。

按宇宙中黑洞的形成機制來看,最小的黑洞大約要相當於太陽品質的30倍,不過也有可能有一些品質特別小的黑洞,但是根據霍金輻射理論來說,小黑洞一般很容易蒸發掉,它只有適度的且不斷的吞噬物質才能保持它的形態,天文觀測方面至今也沒有發現品質比較小的黑洞,而個頭巨大的類星體卻發現了一些,因為類星體的中心都是一種大型黑洞,品質甚至能達到太陽的百億倍以上,這也是宇宙間品質最大的天體,距今為止發現的最大的類星體是瑞士天文學家發現的一個品質達到太陽180億倍的類星體中心黑洞,而我們銀河系中心的黑洞則由太陽品質的400萬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