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你不知道的中國臺灣|關於寶島臺灣民謠,你應該知道這些人和歌!

你不知道的中國臺灣|關於寶島臺灣民謠,你應該知道這些人和歌!

民謠的魅力就在於不假塗飾而現出本色,聽多了嘈雜的流行音樂,你會想回過頭去重拾這一份單純美好。

作者| 劉尼尼

臺灣民歌運動從發起到現在,已經超過四十年的歷史。

這四十年來,臺灣流行音樂的發展從綻放到衰落,互聯網的衝擊加上創作力的衰竭,唱片銷量節節敗退。人們聽歌的方式變了,心態也變了,有一段時間,好像很多人都不願意再聽民歌或民謠。

但追溯到從前,我們很多人對流行音樂最初的認識都起始於臺灣民謠,像《鄉間的小路》、《外婆的澎湖灣》、《橄欖樹》等等歌曲,三十歲以上的人都應該有深刻印象。八九十年代的卡拉OK裡,這些都是必點的曲目。

簡單的吉他、打擊樂,伴隨著清新的吟唱,總讓我們想起遼闊的田野和沒有被污染過的天空,總讓我們懷念那灑在歸家小路上的,縷縷斜陽。

民謠的魅力就在於不假塗飾而現出本色,

聽多了嘈雜的流行音樂,你會想回過頭去重拾這一份單純美好。

那些曾經閃閃發光的名字和音樂,經過歲月的沉澱,都成為了聽歌人的一種情懷。

楊弦、李雙澤、胡德夫

《鄉愁四韻》《美麗島》《少年中國》《匆匆》《太平洋的風》

上個世紀70年代初,

臺灣樂壇還是以翻唱西洋歌曲為主,鮮有本土的原創作品問世。一直到楊弦、李雙澤、胡德夫三個人的出現。

1975年6月6日,臺灣大學生物學碩士楊弦發起的“現代民謠創作演唱會”在臺北中山堂巨星。在這場演唱會上,最受矚目的是八首由楊弦譜自詩人余光中《白玉苦瓜》詩集中詩作的創作民謠。自此拉開了現代民歌運動的序幕,引發長達十年的音樂革命。

其實在更早的1974年,楊弦在胡德夫“美麗的稻穗”演唱會上便第一次演唱了譜自餘光中詩作《鄉愁四韻》的歌曲。

鄉愁四韻李建複;殷正洋 - 民歌四十 再唱一段思想起——臺北場

同年,楊弦,胡德夫,李雙澤三人在臺北中山堂舉辦了新作發佈會。會上所推出的九首新作均收錄於揚弦的首張專輯〈中國現代民歌集〉中,這張專輯也標誌了臺灣民歌運動的開端。

專輯推出後,雖然受到歌迷們的普遍喜愛和肯定,但同時也受到了音樂保守派人士的指責,在社會上引起了空前的爭論風潮。有人甚至指出:“這種歌既不中國也不現代,更不是民歌。”但無論如何,這是一種突破,一種對原有音樂的創新。

1976年的冬天,歸台的青年畫家李雙澤在淡江大學的一次演唱會上,向觀眾席上擲可口可樂,並激憤地喊出“唱自己的歌”。這是著名的“淡江事件”,影響了後來很大一批有著音樂理想和抱負的年輕人投身于音樂創作。

隨後李雙澤便開始創作,共完成了包括《美麗島》《少年中國》在內的9首歌曲,然而不幸的是1977年他因救人而溺斃,年僅28歲。

美麗島楊祖珺;胡德夫 - 民歌四十 再唱一段思想起——臺北場

少年中國楊祖珺;胡德夫 - 七月一日生

如今,李雙澤已去世四十年,楊弦也移居美國三十多年,當年三位民歌運動的開山鼻祖,僅有胡德夫還在舞臺上唱歌。他是三位元中第一個舉辦自己作品的演唱會的。

但直到2006年,胡德夫才發行了自己的第一張專輯《匆匆》,專輯中收錄了李雙澤生前作曲的《美麗島》,以及上個世紀50年年代卑南族音樂家創作的《美麗的稻穗》,其中有一首《太平洋的風》由胡德夫一手包辦詞曲,獲得第十七屆臺灣金曲獎“最佳年度歌曲”及“最佳作詞人”兩項大獎。

匆匆胡德夫 - 民歌四十 再唱一段思想起——臺北場

太平洋的風胡德夫 - 民歌四十 再唱一段思想起——深圳場

已經60多歲的胡德夫頭髮已經全白了,可他依舊堅持原創,2011年、2015年分別發行了全創作專輯《大武山藍調》和《芬芳的山谷》,繼續傳承者臺灣民謠關注生存環境和簡單質樸的精神。

最遙遠的路胡德夫 - 匆匆

陳明韶

《情深無邊》《風告訴我》《浮雲遊子》

1977年開始,新格唱片創辦了“金韻獎”民歌大賽,參加比賽的大多都是正在讀書或剛畢業的學生,他們創作的校園歌曲使得臺灣民歌真正在社會大眾中蔚然成風。參與過金韻獎比賽的歌手和音樂人,之後都成為了華語樂壇響噹噹的人物:李壽全、李泰祥、李宗盛、侯德健、齊豫、鄭怡、邰肇玫、黃韻玲、鄭華娟、許景淳……

1978年,另外一家唱片公司海山唱片推出了“民謠風”大賽,與金韻獎一起成就了校園歌曲最鼎盛的時代。

陳明韶是第一屆金韻獎的冠軍,她的嗓音乾淨清澈,清新脫俗。在《金韻獎紀念專輯》第一輯中以一首《情深無邊》成為廣受歡迎的民歌手。

情深無邊陳明韶 - 金韻獎(一)

獲得冠軍後,陳明韶與新格唱片簽約,先後推出了《傘下的世界》《讓我們看雲去》《浮雲遊子》三張專輯,大多數歌都是音樂人邱晨、蘇來所創作,後因結婚生子而淡出歌壇。

風!告訴我陳明韶 - 重逢(陳明韶 民歌精選輯)

浮雲遊子陳明韶 - 浮雲遊子

包美聖

《捉泥鰍》《小茉莉》《長空下的獨白》

包美聖也是第一屆金韻獎的獲獎歌手,參加比賽時年僅19歲,就讀於台大歷史系。她已一首《小茉莉》被大家熟知,包美聖戴著一副大眼鏡,長得很普通,但卻有著一把乾淨清亮的嗓子。

小茉莉包美聖 - 重逢。包美聖民歌精選輯

當時在錄《捉泥鰍》的時候,包美聖哭了,因為她覺得這首歌太像兒歌,很沒有面子。後來在製作人的強烈要求下,包美聖錄完了這首歌,卻沒想到大受歡迎,至今都是廣為傳唱的金曲,現在最為人熟知的是卓依婷的翻唱,其實這首歌的首唱就是包美聖。

捉泥鰍包美聖 - 重逢。包美聖民歌精選輯

這首歌的創作者是侯德健,是他寫的第一首歌。他和包美聖小時候在同一個村子長大,但並不認識,因這首歌才熟悉。其中的一句“小牛的哥哥帶著她捉泥鰍”最初是“小毛的哥哥”,最後只有改了歌詞才得以發表。

侯德健是80年代最負盛名的民歌創作者之一

長空下的獨白包美聖 - 重逢。包美聖民歌精選輯

邰肇玫、施碧梧

《如果》《小小貝殼》《夕陽下》

第一屆金韻獎獲獎歌手中還有邰肇玫和施碧梧。她倆是同班同學,因共同參加學校的歌唱比賽而結識,兩人音色很接近,和聲也很優美,因此組成了二重唱,參加金韻獎時演唱的《如果》紅遍大街小巷。

如果施碧梧 - 滾石金韻民歌百大精選1

小小貝殼施碧梧;邰肇玫 - 金韻獎(二)

邰肇玫和施碧梧都是創作型的歌手,在16歲的時候,邰肇玫就寫下了《夕陽下》,她們不僅自己唱歌,也為其他民歌手創作。邰肇玫為蘇芮創作的《心痛的感覺》,成為她創作生涯中最紅的歌曲。

心痛的感覺蘇芮 - 驀然回首

齊豫

《橄欖樹》《歡顏》《你是我所有的回憶》

1978年在台大歷史系讀大四的齊豫一舉拿下第二屆金韻獎和首屆民謠風的雙料冠軍,當時的評委是李泰祥。比賽結束後,李泰祥找到齊豫,讓她聽一下他創作的幾首歌曲。

“不要問我從哪裡來/我的故鄉在遠方/為什麼流浪/流浪遠方/流浪……”齊豫第一次聽到了這首《橄欖樹》,從此改變了她的命運。

橄欖樹齊豫 - 橄欖樹

李泰祥和齊豫

李泰祥是齊豫的恩師,他和齊豫一共合作了四張專輯,《橄欖樹》《歡顏》《你是我所有的回憶》等動聽的旋律加上齊豫天籟般的嗓音,還有三毛、侯德健的歌詞,音樂性和文學性俱佳,受到了普遍歡迎。

歡顏齊豫 - 橄欖樹

《歡顏》還被選定為電影主題曲,拿下金馬獎最佳電影歌曲獎。

你是我所有的回憶齊豫 - 民歌四十 再唱一段思想起——臺北場

李泰祥創作完《你是我所有的回憶》後,寫不出來歌詞丟進了垃圾桶,是侯德健拯救了這首歌,將它填上詞,再次成為了齊豫的一首經典作品。

《夢田》是齊豫和三毛合作的另一首代表作,收錄在齊豫和潘越雲演唱的專輯《回聲》中,這張專輯是臺灣流行音樂史上的第一張CD唱片。兩位劃時代的歌手的經典演繹使得這首歌傳唱至今。

夢田齊豫 - 情☆禁☆欲浪漫精選碟

李建複

《龍的傳人》《一千個春天》

和齊豫一樣在第二屆金韻獎獲獎的李建複,憑藉著一首《龍的傳人》成為風靡一時的“校園偶像”。《龍的傳人》同樣也是侯德健的詞曲創作。

龍的傳人李建複 - 重逢。李建複民歌精選輯

1978年,李建複首次演唱《龍的傳人》時還是淡江大學大二的學生,他不僅唱得好,長得也好,得到了無數少女的青睞。李建複後來與李壽全、靳鐵章、許乃勝、蘇來、蔡琴成立了“天水樂集”工作室,自己製作唱片再拿給唱片公司發行,開創了先河。

一千個春天蔡琴;李建複 - 經典好歌集錦6

然而李建複卻沒有繼續走專業歌手的道路,他覺得自己不是一個喜歡出風頭的人,最後出國留學攻讀企業管理碩士,在網路初興的時期投身於網路界,成為了一名商界人士。

王夢麟

《雨中即景》《阿美,阿美》

王夢麟是第二屆金韻獎的亞軍。由他自己詞曲創作的《雨中即景》可以說是1979年傳唱最廣的歌。

“嘩啦啦啦啦下雨了/看見大家嘛都在跑(哈哈)/啪啪啪啪啪計程車/他們的生意是特別好(你有錢坐不到)……”這樣隨性幽默又充滿生活氣息的創作瞬間讓大家記住了王夢麟的名字。

雨中即景王夢麟 - 重逢。王夢麟民歌精選輯

後來王夢麟與同時期的趙樹海、黃大城組成了三重唱,依然延續著民歌時代的夢想。

想你+春風+啊美啊美王夢麟;趙樹海 - 民歌四十 再唱一段思想起——深圳場

木吉他合唱團

《散場電影》

木吉他合唱團也是第二屆金韻獎中脫穎而出的民歌組合。起初他們只有江學士與張炳輝兩名成員,後來李宗盛、鄭文魁和陳永裕、陳秀男加入。

他們在新格唱片推出了首張專輯《木吉他重唱專輯》,其中《散場電影》廣受好評,但專輯推出後不久,便因入伍服役而宣告解散。但正是由於這段組合的經歷,讓李宗盛後來成為了華語樂壇教父級的人物。

散場電影木吉它合唱團 - 滾石金韻民歌百大精選4

王海玲

《忘了我是誰》《偈》

王海玲是第三屆金韻獎的冠軍,也是民歌運動中最年輕的歌手,1979年參賽時她還只是一名高一的學生。獲獎後,新格唱片說他們發現了臺灣樂壇真正的金嗓子。

在高二那年,王海玲發行了自己的首張專輯《偈》,其中一首《忘了我是誰》成為了她在校園演唱中必唱的曲目。這首歌的詞相傳是李敖寫給前妻胡茵夢的一首詩。

忘了我是誰王海玲 - 重逢。王海玲民歌精選輯

《偈》是民歌運動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張專輯,製作人是後來非常有名的李壽全,他完全將王海玲身上獨特的氣質發揮到了極致,並脫離了一般的情歌套路。現在回過頭來聽這張專輯,你很難想像王海玲是在念高中的時候錄製完成的,天賦不容小覷。

偈王海玲 - 重逢。王海玲民歌精選輯

鄭怡

《月琴》《小雨來得正是時候》

鄭怡也是第三屆金韻獎獲獎的女歌手之一,民歌時代,她以一首《月琴》給樂壇塗上了亮麗的一筆。這首歌原本是蘇來寫給李建複唱的,中途被鄭怡“劫”了去,卻意外的很合適。後來這首歌被張清芳、孟庭葦等歌手都翻唱過。

月琴鄭怡 - 重逢(王新蓮 馬宜中 鄭怡 民歌精選輯)

月琴張清芳 - 留聲III

鄭怡的嗓音很高亢、乾淨,是臺灣不可多得的唱將,她後來在流行樂壇的表現也非常亮眼。在滾石發行的專輯《小雨來得正是時候》是李宗盛製作的第一張專輯,這首歌也曾經創下蟬聯排行榜十三周冠軍的好成績。

小雨來得正是時候鄭怡 - 小雨來得正是時候

葉佳修

《鄉間的小路》《赤足走在田埂上》

葉佳修是參加海山唱片舉辦的第一屆民謠風獲獎後成名的創作歌手。他寫的歌曲總能很好的呈現出鄉村生活的畫面,《鄉間的小路》《赤足走在田埂上》都是廣為傳唱的經典歌曲,後來也被眾多的歌手翻唱,他也是第一個在 中央廣播電臺播出歌曲的臺灣歌手。

鄉間的小路葉佳修 - 赤足走在田埂上

赤足走在田埂上葉佳修 - 赤足走在田埂上

潘安邦

《外婆的澎湖灣》《爸爸的草鞋》

潘安邦也是海山唱片推出的一位重要歌手,他演唱了由葉佳修創作的《外婆的澎湖灣》《爸爸的草鞋》而紅遍臺灣樂壇,被譽為“民歌王子”。

外婆的澎湖灣潘安邦 - 外婆的澎湖灣

爸爸的草鞋潘安邦 - 聚散兩依依

1989年,潘安邦被邀請參加央視春晚後,在內地大紅,掀起了演唱校園歌曲的風潮。

蔡琴

《恰似你的溫柔》《你的眼神》《抉擇》

1979年,蔡琴參加民謠風歌唱大賽,獲得第四名。1980年,蔡琴演唱了由梁弘志創作的《恰似你的溫柔》一炮而紅,這首歌是梁弘志在20歲的時候創作的,後來在民謠風比賽時,他聽到了蔡琴的聲音,當下就決定要將這首歌給她唱。事實證明,蔡琴的精彩演繹讓這首歌紅遍大江南北,也讓梁弘志成為民歌界的一匹黑馬。

恰似你的溫柔蔡琴 - 你的眼神

蔡琴曾經說:“沒有梁弘志,就沒有蔡琴。”梁弘志與蔡琴合作的歌接二連三的走紅,其中《抉擇》不僅獲得第一屆金鼎獎最佳作曲,也讓蔡琴拿下了金鼎獎最佳演唱人。

抉擇蔡琴 - 出塞曲

梁弘志

由蘇來創作的《你的眼神》也是蔡琴最具有代表性的民歌之一。

你的眼神蔡琴 - 你的眼神

進入80年代後,隨著滾石唱片和飛碟唱片等公司的成立,臺灣民歌與流行歌曲的界限變得不再明顯,很多民歌手轉型做了流行音樂,臺灣流行樂壇也逐漸形成並完善。

後期走紅的羅大佑、潘越雲、蘇芮等歌手演唱的歌曲都橫跨民歌和流行兩界,也留下了諸如《野百合也有春天》《天天天藍》《童年》《酒幹倘賣無》等等經典,這些歌曲的創作都深受早期臺灣民謠的影響。

音樂教父羅大佑並未成真正參與民歌運動,但他在後來一次接受採訪時也曾說過:“我並沒有跟著高舉那樣的旗幟,但實際的行動卻符合這個標準。”

野百合也有春天潘越雲 - 胭脂北投

天天天藍潘越雲 - 天天天藍

童年張艾嘉 - 童年

酒幹倘賣無蘇芮 - 20年特別選

當然,臺灣民歌運動所產生的民謠歌手和經典歌曲遠不止這些,翻開金韻獎和民謠風特輯,還有範廣慧、楊祖珺、殷正洋、王新蓮、於台煙、楊芳儀、徐曉菁、銀霞、鄭華娟……他們的名字雖然已經載入歷史,但留下的音樂是永恆的。

2015、2016年,“民歌四十·再唱一段思想起”演唱會分別在臺北和深圳唱響,多年未見的民歌手們又重聚舞臺,當那些熟悉的旋律再次響起,臺上台下一片感動。

或許在某一天的某個時刻,你會像我一樣沉靜下來,將這份記憶重新打開,然後讓久違的感動蔓延。

你不知道的中國臺灣|關於寶島臺灣民謠,你應該知道這些人和歌!

向觀眾席上擲可口可樂,並激憤地喊出“唱自己的歌”。這是著名的“淡江事件”,影響了後來很大一批有著音樂理想和抱負的年輕人投身于音樂創作。

隨後李雙澤便開始創作,共完成了包括《美麗島》《少年中國》在內的9首歌曲,然而不幸的是1977年他因救人而溺斃,年僅28歲。

美麗島楊祖珺;胡德夫 - 民歌四十 再唱一段思想起——臺北場

少年中國楊祖珺;胡德夫 - 七月一日生

如今,李雙澤已去世四十年,楊弦也移居美國三十多年,當年三位民歌運動的開山鼻祖,僅有胡德夫還在舞臺上唱歌。他是三位元中第一個舉辦自己作品的演唱會的。

但直到2006年,胡德夫才發行了自己的第一張專輯《匆匆》,專輯中收錄了李雙澤生前作曲的《美麗島》,以及上個世紀50年年代卑南族音樂家創作的《美麗的稻穗》,其中有一首《太平洋的風》由胡德夫一手包辦詞曲,獲得第十七屆臺灣金曲獎“最佳年度歌曲”及“最佳作詞人”兩項大獎。

匆匆胡德夫 - 民歌四十 再唱一段思想起——臺北場

太平洋的風胡德夫 - 民歌四十 再唱一段思想起——深圳場

已經60多歲的胡德夫頭髮已經全白了,可他依舊堅持原創,2011年、2015年分別發行了全創作專輯《大武山藍調》和《芬芳的山谷》,繼續傳承者臺灣民謠關注生存環境和簡單質樸的精神。

最遙遠的路胡德夫 - 匆匆

陳明韶

《情深無邊》《風告訴我》《浮雲遊子》

1977年開始,新格唱片創辦了“金韻獎”民歌大賽,參加比賽的大多都是正在讀書或剛畢業的學生,他們創作的校園歌曲使得臺灣民歌真正在社會大眾中蔚然成風。參與過金韻獎比賽的歌手和音樂人,之後都成為了華語樂壇響噹噹的人物:李壽全、李泰祥、李宗盛、侯德健、齊豫、鄭怡、邰肇玫、黃韻玲、鄭華娟、許景淳……

1978年,另外一家唱片公司海山唱片推出了“民謠風”大賽,與金韻獎一起成就了校園歌曲最鼎盛的時代。

陳明韶是第一屆金韻獎的冠軍,她的嗓音乾淨清澈,清新脫俗。在《金韻獎紀念專輯》第一輯中以一首《情深無邊》成為廣受歡迎的民歌手。

情深無邊陳明韶 - 金韻獎(一)

獲得冠軍後,陳明韶與新格唱片簽約,先後推出了《傘下的世界》《讓我們看雲去》《浮雲遊子》三張專輯,大多數歌都是音樂人邱晨、蘇來所創作,後因結婚生子而淡出歌壇。

風!告訴我陳明韶 - 重逢(陳明韶 民歌精選輯)

浮雲遊子陳明韶 - 浮雲遊子

包美聖

《捉泥鰍》《小茉莉》《長空下的獨白》

包美聖也是第一屆金韻獎的獲獎歌手,參加比賽時年僅19歲,就讀於台大歷史系。她已一首《小茉莉》被大家熟知,包美聖戴著一副大眼鏡,長得很普通,但卻有著一把乾淨清亮的嗓子。

小茉莉包美聖 - 重逢。包美聖民歌精選輯

當時在錄《捉泥鰍》的時候,包美聖哭了,因為她覺得這首歌太像兒歌,很沒有面子。後來在製作人的強烈要求下,包美聖錄完了這首歌,卻沒想到大受歡迎,至今都是廣為傳唱的金曲,現在最為人熟知的是卓依婷的翻唱,其實這首歌的首唱就是包美聖。

捉泥鰍包美聖 - 重逢。包美聖民歌精選輯

這首歌的創作者是侯德健,是他寫的第一首歌。他和包美聖小時候在同一個村子長大,但並不認識,因這首歌才熟悉。其中的一句“小牛的哥哥帶著她捉泥鰍”最初是“小毛的哥哥”,最後只有改了歌詞才得以發表。

侯德健是80年代最負盛名的民歌創作者之一

長空下的獨白包美聖 - 重逢。包美聖民歌精選輯

邰肇玫、施碧梧

《如果》《小小貝殼》《夕陽下》

第一屆金韻獎獲獎歌手中還有邰肇玫和施碧梧。她倆是同班同學,因共同參加學校的歌唱比賽而結識,兩人音色很接近,和聲也很優美,因此組成了二重唱,參加金韻獎時演唱的《如果》紅遍大街小巷。

如果施碧梧 - 滾石金韻民歌百大精選1

小小貝殼施碧梧;邰肇玫 - 金韻獎(二)

邰肇玫和施碧梧都是創作型的歌手,在16歲的時候,邰肇玫就寫下了《夕陽下》,她們不僅自己唱歌,也為其他民歌手創作。邰肇玫為蘇芮創作的《心痛的感覺》,成為她創作生涯中最紅的歌曲。

心痛的感覺蘇芮 - 驀然回首

齊豫

《橄欖樹》《歡顏》《你是我所有的回憶》

1978年在台大歷史系讀大四的齊豫一舉拿下第二屆金韻獎和首屆民謠風的雙料冠軍,當時的評委是李泰祥。比賽結束後,李泰祥找到齊豫,讓她聽一下他創作的幾首歌曲。

“不要問我從哪裡來/我的故鄉在遠方/為什麼流浪/流浪遠方/流浪……”齊豫第一次聽到了這首《橄欖樹》,從此改變了她的命運。

橄欖樹齊豫 - 橄欖樹

李泰祥和齊豫

李泰祥是齊豫的恩師,他和齊豫一共合作了四張專輯,《橄欖樹》《歡顏》《你是我所有的回憶》等動聽的旋律加上齊豫天籟般的嗓音,還有三毛、侯德健的歌詞,音樂性和文學性俱佳,受到了普遍歡迎。

歡顏齊豫 - 橄欖樹

《歡顏》還被選定為電影主題曲,拿下金馬獎最佳電影歌曲獎。

你是我所有的回憶齊豫 - 民歌四十 再唱一段思想起——臺北場

李泰祥創作完《你是我所有的回憶》後,寫不出來歌詞丟進了垃圾桶,是侯德健拯救了這首歌,將它填上詞,再次成為了齊豫的一首經典作品。

《夢田》是齊豫和三毛合作的另一首代表作,收錄在齊豫和潘越雲演唱的專輯《回聲》中,這張專輯是臺灣流行音樂史上的第一張CD唱片。兩位劃時代的歌手的經典演繹使得這首歌傳唱至今。

夢田齊豫 - 情☆禁☆欲浪漫精選碟

李建複

《龍的傳人》《一千個春天》

和齊豫一樣在第二屆金韻獎獲獎的李建複,憑藉著一首《龍的傳人》成為風靡一時的“校園偶像”。《龍的傳人》同樣也是侯德健的詞曲創作。

龍的傳人李建複 - 重逢。李建複民歌精選輯

1978年,李建複首次演唱《龍的傳人》時還是淡江大學大二的學生,他不僅唱得好,長得也好,得到了無數少女的青睞。李建複後來與李壽全、靳鐵章、許乃勝、蘇來、蔡琴成立了“天水樂集”工作室,自己製作唱片再拿給唱片公司發行,開創了先河。

一千個春天蔡琴;李建複 - 經典好歌集錦6

然而李建複卻沒有繼續走專業歌手的道路,他覺得自己不是一個喜歡出風頭的人,最後出國留學攻讀企業管理碩士,在網路初興的時期投身於網路界,成為了一名商界人士。

王夢麟

《雨中即景》《阿美,阿美》

王夢麟是第二屆金韻獎的亞軍。由他自己詞曲創作的《雨中即景》可以說是1979年傳唱最廣的歌。

“嘩啦啦啦啦下雨了/看見大家嘛都在跑(哈哈)/啪啪啪啪啪計程車/他們的生意是特別好(你有錢坐不到)……”這樣隨性幽默又充滿生活氣息的創作瞬間讓大家記住了王夢麟的名字。

雨中即景王夢麟 - 重逢。王夢麟民歌精選輯

後來王夢麟與同時期的趙樹海、黃大城組成了三重唱,依然延續著民歌時代的夢想。

想你+春風+啊美啊美王夢麟;趙樹海 - 民歌四十 再唱一段思想起——深圳場

木吉他合唱團

《散場電影》

木吉他合唱團也是第二屆金韻獎中脫穎而出的民歌組合。起初他們只有江學士與張炳輝兩名成員,後來李宗盛、鄭文魁和陳永裕、陳秀男加入。

他們在新格唱片推出了首張專輯《木吉他重唱專輯》,其中《散場電影》廣受好評,但專輯推出後不久,便因入伍服役而宣告解散。但正是由於這段組合的經歷,讓李宗盛後來成為了華語樂壇教父級的人物。

散場電影木吉它合唱團 - 滾石金韻民歌百大精選4

王海玲

《忘了我是誰》《偈》

王海玲是第三屆金韻獎的冠軍,也是民歌運動中最年輕的歌手,1979年參賽時她還只是一名高一的學生。獲獎後,新格唱片說他們發現了臺灣樂壇真正的金嗓子。

在高二那年,王海玲發行了自己的首張專輯《偈》,其中一首《忘了我是誰》成為了她在校園演唱中必唱的曲目。這首歌的詞相傳是李敖寫給前妻胡茵夢的一首詩。

忘了我是誰王海玲 - 重逢。王海玲民歌精選輯

《偈》是民歌運動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張專輯,製作人是後來非常有名的李壽全,他完全將王海玲身上獨特的氣質發揮到了極致,並脫離了一般的情歌套路。現在回過頭來聽這張專輯,你很難想像王海玲是在念高中的時候錄製完成的,天賦不容小覷。

偈王海玲 - 重逢。王海玲民歌精選輯

鄭怡

《月琴》《小雨來得正是時候》

鄭怡也是第三屆金韻獎獲獎的女歌手之一,民歌時代,她以一首《月琴》給樂壇塗上了亮麗的一筆。這首歌原本是蘇來寫給李建複唱的,中途被鄭怡“劫”了去,卻意外的很合適。後來這首歌被張清芳、孟庭葦等歌手都翻唱過。

月琴鄭怡 - 重逢(王新蓮 馬宜中 鄭怡 民歌精選輯)

月琴張清芳 - 留聲III

鄭怡的嗓音很高亢、乾淨,是臺灣不可多得的唱將,她後來在流行樂壇的表現也非常亮眼。在滾石發行的專輯《小雨來得正是時候》是李宗盛製作的第一張專輯,這首歌也曾經創下蟬聯排行榜十三周冠軍的好成績。

小雨來得正是時候鄭怡 - 小雨來得正是時候

葉佳修

《鄉間的小路》《赤足走在田埂上》

葉佳修是參加海山唱片舉辦的第一屆民謠風獲獎後成名的創作歌手。他寫的歌曲總能很好的呈現出鄉村生活的畫面,《鄉間的小路》《赤足走在田埂上》都是廣為傳唱的經典歌曲,後來也被眾多的歌手翻唱,他也是第一個在 中央廣播電臺播出歌曲的臺灣歌手。

鄉間的小路葉佳修 - 赤足走在田埂上

赤足走在田埂上葉佳修 - 赤足走在田埂上

潘安邦

《外婆的澎湖灣》《爸爸的草鞋》

潘安邦也是海山唱片推出的一位重要歌手,他演唱了由葉佳修創作的《外婆的澎湖灣》《爸爸的草鞋》而紅遍臺灣樂壇,被譽為“民歌王子”。

外婆的澎湖灣潘安邦 - 外婆的澎湖灣

爸爸的草鞋潘安邦 - 聚散兩依依

1989年,潘安邦被邀請參加央視春晚後,在內地大紅,掀起了演唱校園歌曲的風潮。

蔡琴

《恰似你的溫柔》《你的眼神》《抉擇》

1979年,蔡琴參加民謠風歌唱大賽,獲得第四名。1980年,蔡琴演唱了由梁弘志創作的《恰似你的溫柔》一炮而紅,這首歌是梁弘志在20歲的時候創作的,後來在民謠風比賽時,他聽到了蔡琴的聲音,當下就決定要將這首歌給她唱。事實證明,蔡琴的精彩演繹讓這首歌紅遍大江南北,也讓梁弘志成為民歌界的一匹黑馬。

恰似你的溫柔蔡琴 - 你的眼神

蔡琴曾經說:“沒有梁弘志,就沒有蔡琴。”梁弘志與蔡琴合作的歌接二連三的走紅,其中《抉擇》不僅獲得第一屆金鼎獎最佳作曲,也讓蔡琴拿下了金鼎獎最佳演唱人。

抉擇蔡琴 - 出塞曲

梁弘志

由蘇來創作的《你的眼神》也是蔡琴最具有代表性的民歌之一。

你的眼神蔡琴 - 你的眼神

進入80年代後,隨著滾石唱片和飛碟唱片等公司的成立,臺灣民歌與流行歌曲的界限變得不再明顯,很多民歌手轉型做了流行音樂,臺灣流行樂壇也逐漸形成並完善。

後期走紅的羅大佑、潘越雲、蘇芮等歌手演唱的歌曲都橫跨民歌和流行兩界,也留下了諸如《野百合也有春天》《天天天藍》《童年》《酒幹倘賣無》等等經典,這些歌曲的創作都深受早期臺灣民謠的影響。

音樂教父羅大佑並未成真正參與民歌運動,但他在後來一次接受採訪時也曾說過:“我並沒有跟著高舉那樣的旗幟,但實際的行動卻符合這個標準。”

野百合也有春天潘越雲 - 胭脂北投

天天天藍潘越雲 - 天天天藍

童年張艾嘉 - 童年

酒幹倘賣無蘇芮 - 20年特別選

當然,臺灣民歌運動所產生的民謠歌手和經典歌曲遠不止這些,翻開金韻獎和民謠風特輯,還有範廣慧、楊祖珺、殷正洋、王新蓮、於台煙、楊芳儀、徐曉菁、銀霞、鄭華娟……他們的名字雖然已經載入歷史,但留下的音樂是永恆的。

2015、2016年,“民歌四十·再唱一段思想起”演唱會分別在臺北和深圳唱響,多年未見的民歌手們又重聚舞臺,當那些熟悉的旋律再次響起,臺上台下一片感動。

或許在某一天的某個時刻,你會像我一樣沉靜下來,將這份記憶重新打開,然後讓久違的感動蔓延。

你不知道的中國臺灣|關於寶島臺灣民謠,你應該知道這些人和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