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勵志脫貧故事」|發展特色種植業 托起脫貧致富夢

他們擁有甘於奉獻、吃苦耐勞、勇於開拓的精神,他們擁有能幹、巧幹、善於幹的智慧,

把精神的力量和智慧的力量結合起來,用好榜樣的力量,不僅要表彰成績,更要將其精神內化於心、外化於行。榜樣是楷模,是引領時代前行的指南,是戰勝脫貧攻堅的決勝力量;梨鄉寧陵的小編每期給大家講述他們的事蹟,帶來我們身邊的脫貧致富的故事。

周慶治:為了脫貧,不斷尋求新路子

周慶治是孔莊村的村民,今年55歲。家裡有兩口人,

自幼在農村長大,祖祖輩輩都靠耕田種地生活。生活在農村,家中兄弟姐妹多,生活條件要比一般家庭差的多,只能保障基本的溫飽。

2016年7月份通過政府的到戶增收專案,扶持他2只山羊。他每天都在觀察山羊們的生活習性,瞭解它們的脾氣,喜歡的食物,如何繁殖、疾病的治療等等,漸漸的他掌握了飼養波爾山羊的技術,在2只羊的基礎上產仔5只,經過精心飼養,預計獲利潤5000元。

2016年通過村委組織特色種植的基礎上,

本戶承租23畝耕地,種植了花生等經濟作物,虛心向種植花生經驗豐富的農戶請教,細心管理。在2016年10月已出售花生12000餘斤,淨收入2萬餘元,真正實現了順利脫貧目標。

吳西軍:發揮自身能力,勵志脫貧,走上了脫貧致富的道路

喬樓鄉吳莊村68歲的吳西軍家中三口人,因兒子智障、住房困難等原因致家境貧困。通過精准識別于2014年成為建檔立卡的第一批享受精准扶貧政策的貧困戶。

自被評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後,吳西軍成為了寧陵縣人民檢察院兩任檢察長幫扶的物件,為了不負黨和政府的好政策,也為了一家人能擺脫貧困、過上小康生活。

他鼓足了幹勁,發揮智慧,2014年種植優質葡萄兩畝,不管天晴下雨,他都在葡萄地生產勞作。2017年已經見效益,收入20000元。並于2017年進行了危房改造。現在吳西軍已經成為了全村第一批申請脫貧的貧困戶。

寧序超:“幹一行、愛一行、精一行”三行助力 實現脫貧致富夢

寧序超,52歲,是陽驛鄉潘集村村民。家中有兩口人,耕地3.6畝,由於文化水準較低,缺少技術導致家庭貧困。

寧序超的狀況受到了陽驛鄉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通過本戶申請、群眾代表評議等程式,將他納入了村裡的精准貧困戶並給予重點扶持。為了幫助他發展種植業,儘快脫貧致富,針對寧序超的家庭實際情況,

鄉村幹部為他家量身制定了一系列種植幫扶措施。

2014年甯序超向親戚借款3萬元,共投資4萬餘元種植大棚葡萄。憑著幹一行、愛一行、精一行的幹勁,他在種植大棚葡萄的過程中,逐步認識到技術的重要性。他虛心向身邊技術人員請教,不斷解決種植中的技術難題。2015年寧序超主動擴大種植規模,共計種植3畝葡萄,年收入24000元,加上其他收入共計30000餘元,實現了穩定脫貧的目標。

策劃:何 為

編輯:劉家祿 王衛傑 劉政威 劉 洋

策劃:何 為

編輯:劉家祿 王衛傑 劉政威 劉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