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式過馬路”橫行霸道,車主利益到底有沒有人管!

“湊夠一撮就可以走了”這是對中國式過馬路的高度概括,不少司機大哥可能也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明明是我的綠燈,偏偏一群人在我面前滾滾走過。到底是做安分等候是好司機還是喇叭狗,

內心充滿了糾結,如果說“法不責眾”是不是車主湊個幾輛也可以闖過去?

除了紅燈過馬路的人群,還有不少作死的,比如為了節省時間翻越馬路中間圍欄的,要是在車速較快,車流大的道路,萬一出了意外,分分鐘就是一場連環追尾事故。

茶哥至今不太理解這些闖燈的人是怎麼看待自己的生命安全的,把這樣的行人劃分為弱勢群體真的有點醉了,明明相當強勢,身板撞鋼板面不改色。更離譜的有些高速路段會出現行人,到底哪裡來的,又是到哪裡去呢?

關於闖紅燈的行人處罰是有相關法規的,但是監管體系和手段就相當缺乏了,畢竟人只有一張臉,車子卻又號牌,如果由電子攝像來完成識別並形成罰單,未免難度太高。一些網友則認為要是行人違反交通法規被撞,不僅沒有任何保障而且還有賠償車主費用,大概就沒有那麼多猖獗的紅燈穿越者了。

除了兩條腿走路的人,還有許多非機動車是交通事故的隱患。現在共用自行車多了起來,擁擠的城市人越來越多選擇騎車出行,但是我們的自行車道相當不完善,有一截沒一截的,於是這些騎行的人就加入了機動車道的大軍中。

如果你的車子行駛比較安靜,甚至你靠近到他們旁邊,這些都不會注意到,要是雙方意識都不夠,也是分分鐘就出事故的。還有電動車、代步車等比自行車要快的,那是出了不少事故的,茶哥就不舉例了,隨便搜就一堆照片讓人震驚。

茶哥總結:當前我國出了大力開展城市化和發展交通以外,是不是更應該關注公民教育和基礎設施建設呢?還有關於交通法規那些事,行人是弱勢群體沒錯,但難道駕駛者是機器嗎?停著的車被別人撞,出了事要負責這種,是不是邏輯上有那麼一些奇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