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四行倉庫遺址——見證淞滬會戰“八百壯士”抗日壯舉

1937年,日軍侵略上海,在中日“八·一三”淞滬會戰中,謝晉元帶領著“八百壯士”據守孤樓,與日軍力戰四天四夜,重新振奮了中國軍人的士氣,也讓世界人民看到了中國人民抗戰的決心與勇氣。

四行倉庫建造於1931年至1935年,原是金城、中南、大陸、鹽業等四間銀行共同出資建設的倉庫,當時是閘北最高的建築。如今,該建築殘存部分遺址在上海鬧市區的高樓大廈之間。2015年,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正式對外開放,紀念館位於四行倉庫一至三樓的西側局部。下面,小咖就帶大家瞭解一下這段歷史吧。

四行倉庫航拍圖,新華社發

牆上還有當年日軍射的彈孔,可見戰爭之慘烈

戰火中的四行倉庫

經過專家考證,當時死守四行倉庫的戰士並沒有800人,那是為了震懾敵人,實際數量應該是400多人。

紀念館製作的作戰復原圖

四行倉庫與外國租界僅僅隔著一條蘇州河,所以當時成千上萬人隔著河親眼觀戰。每當日軍要進攻時,

蘇州河對岸的“觀眾”,就舉起大黑板,告訴中國守軍敵軍的主攻方向,並集合起來高唱《八百壯士之歌》(有人專門為他們創作的歌曲),他們唱到:“中國不會亡,中國不會亡,你看民族英雄謝團長。中國不會亡,中國不會亡,你看那八百壯士孤軍奮鬥守戰場。四方都是炮火,四方都是豺狼,寧戰死不退讓,寧戰死不投降,我們的國旗在重圍中飄蕩飄蕩,飄蕩飄蕩,飄蕩。八百壯士一條心,
十萬強敵不能擋,我們的行動偉烈,我們的氣節豪壯。同胞們起來,同胞們起來快快趕上戰場,拿八百壯士做榜樣。中國不會亡,中國不會亡,中國不會亡,中國不會亡不會亡,不會亡,不會亡。”英軍駐上海總司令史摩萊少將,親自到蘇州河新垃圾橋邊,指揮英軍壓制日軍火力,掩護勇士們撒退。

人們隔著蘇州河觀看並為戰士鼓勁

人們在紀念館模擬場景中隔著蘇州河為戰士呐喊助威

謝晉元帶領勇士們,打退了日軍一次又一次的瘋狂攻擊,擊斃日軍數百人,直至11月1日,接到最高統帥部再三的撒退命令後,才率部退過蘇州河。

撤退中的八百壯士,紀念館藏品

撤退中的八百壯士,紀念館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