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9月銀行業媒體傳播分析——從本月熱點看傳統銀行業的互聯網之路

本期慧科訊業全媒體行業大資料時間,小編為您呈上2017年9月銀行業媒體監測報告部分內容,您可瞭解銀行業9月媒體傳播情況和較受關注的事件,為您的經營管理提供參考。

總聲量概述

2017年9月,慧科訊業全媒體大資料平臺監測到五大國有銀行新聞有145638條,占銀行業新聞監測總量的26.31%。五大國有銀行中,工商銀行的新聞總量最多,包括了2599篇平媒新聞與35454篇網媒新聞,建設銀行排名第二,交通銀行的新聞總量最少。

工商銀行的主體新聞報導中,工商銀行全資子公司工銀投資開業、工行與神州優車達成全面戰略合作等新聞的傳播量較多;

建設銀行主體新聞中,建設銀行“雲稅貸”閃亮上市、中國建設銀行近200億元支援“雙創”等報導較多;

中國銀行的主體新聞中,中國銀行推出ATM掃碼取款打造移動金融新體驗、中國銀行董事長會見馬化騰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定等新聞較多;

農業銀行的報導方面,農業銀行獲准發行400億元二級資本債券、亮出“硬杠杠”農業銀行以量化考核激發黨員積極性等報導較多。

股份制銀行新聞有407940條,占比為73.69%,較上月比例上升。其中招商銀行的新聞總量最多,興業銀行和平安銀行的新聞總量分列二、三位,恒豐銀行新聞總量最少。

以下為詳細資料:

本月股份制銀行的媒體熱議點集中在各銀行的金融科技和業務拓展上。另外,關於各銀行信用卡、產品創新等事件也受到媒體的關注。

報導媒體傳播分析

以下為參與銀行業新聞報導的媒體的詳細資料:

本月銀行業新聞量排名前十的網媒中,東方財富網的報導量最多,相關報導24118篇,慢錢頭條及樂居購房網排名第二和第三。從銀行類型來看,前十家網媒關於股份制銀行的新聞量多於五大國有銀行。從報導內容來看,媒體的關注點主要集中在銀行不良資產和消費貸監管等方面。

本月平媒報導中,《金融時報》的新聞量最多,共有670篇,《21世紀經濟報導》和《香港經濟日報》分列二、三位。從銀行類型來看,排名TOP10的平媒報導股份制銀行的新聞量多於五大國有銀行。從報導內容來看,媒體的關注點主要集中在金融科技和房貸利率等方面。

以下為五大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的新聞報導的地域分佈的詳細資料:

本月無論是國有銀行還是股份制銀行的新聞,主要集中分佈在北京、上海和廣東地區。東部地區中,新聞主要集中在科技金融、校園貸等方面;中部和西部各省市新聞量較少,其中河南省較多,報導內容集中于房貸新聞、地方銀行政策等新聞事件。

銀行業主要業務分析

本月銀行業各項主要業務的新聞當中,排名前列的包括:信用卡、理財產品、電子銀行和貸款業務。

銀行業各項主要業務中:

關於“信用卡”的新聞最多,共有11407篇新聞,“興業銀行推出‘餓了麼’聯名信用卡”“民生銀行攜手若森數位推出不良人主題信用卡”等報導較多。

本月“理財產品”的新聞量排名第二,共有9954篇新聞,“‘雙節’將至 銀行理財收益看漲”“金融去杠杆繼續!銀行理財繼續收縮 同業類產品餘額大降31%”等報導較多。

本月“電子銀行”的新聞量排名第三,共有8761篇新聞,“電子銀行回歸場景1+1>2”“銀行業金融機構推廣電子智慧服務”等報導較多。

本月“貸款業務”的新聞量排名第四,共有8605篇新聞,“多地房貸利率上浮 買套房要多還款近20萬元”“9月一二線城市房貸利率全面上調 地產投資增速下行”等報導較多。

熱點分析

本月較受關注的政策及熱點事件有:

七部委全面叫停ICO 定性為非法集資

國辦發佈完善三反監管意見 研究擴大洗錢罪犯罪範圍

境外人民幣業務參加行在境內代理行的存款準備金取消

銀行間債市出新規 將於11月1日起施行

線上貸款存漏洞 監管出重拳圍剿“首付貸”

本月較受媒體關注的熱點事件有:

規範校園貸 銀行業正規軍要主動補位

銀監會:同業理財今年減少2.2萬億 股份制銀行同業資產大降45%

國務院公佈任命祝樹民為中國銀監會副主席

中俄討論推動雙邊本幣結算及深化銀行間合作

中國AI金融探路者峰會成功舉行 業界熱議金融科技

本月媒體熱議的危機案例解讀:

蘭州銀行推微信支付寶掃碼取款被指違規

馬東起訴浦發銀行侵權

南京銀行利潤迷局事件

在本報告完整內容中,慧科訊業對這三個負面事件的傳播情況、事件影響以及各方回應作了詳細解讀,並給出了專業的趨勢預測。由於篇幅限制,請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免費獲取整份報告內容。

本期小結

2017年9月,銀行業整體媒體新聞量下降,媒體關注點主要集中在政策動態和互聯網有關話題方面。後者中,銀行和金融業早已開始試水互聯網,但與此同時也帶來了不少的安全隱患。從本月的ICO被定性為非法集資並叫停、校園貸話題備受關注、蘭州銀行推手機掃碼取款僅一天就被叫停等事件看來,傳統銀行業想要搭上互聯網快車,可能還有許多彎路要走,一是銀行從業人員和部門缺少這方面的經驗和人才,另一方面,互聯網金融的監管缺乏是銀行業“聯網”之路面臨的一個很大的問題。

此外歷史罕見的上半年銀行業整體營收下滑的新聞,也是值得關注的動向。在閱讀了完整的行業報告內容後,相信您一定會有新的收穫。

(免責說明:本報告所有結論僅供參考,本報告不能作為公司戰略規劃以及投資研究決策的依據。)

如需下載整份報告,請點擊以下連結:

http://www.wisers.com.cn/resource_centre/free_trial?reportName&hmsr=Toutiao&hmpl=%E8%87%AA%E5%AA%92%E4%BD%93&hmcu=&hmkw=&hmci=

關於我們

Wisers

慧科訊業(Wisers)1998年成立於香港,是全球領先的全媒體大資料智慧商業情報方案專家。慧科訊業基於近20年的海量媒體資料積累,憑藉先進的人工智慧技術,通過科學的分析建模,為全球超過2500家客戶提供創新的產品服務和解決方案。慧科訊業始終致力於媒體大資料的商業應用,助力企業及機構客戶,提升品牌價值、優化傳播與行銷效果、強化聲譽管理、發掘市場情報、防範商業風險、輔助戰略決策等。

以下為五大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的新聞報導的地域分佈的詳細資料:

本月無論是國有銀行還是股份制銀行的新聞,主要集中分佈在北京、上海和廣東地區。東部地區中,新聞主要集中在科技金融、校園貸等方面;中部和西部各省市新聞量較少,其中河南省較多,報導內容集中于房貸新聞、地方銀行政策等新聞事件。

銀行業主要業務分析

本月銀行業各項主要業務的新聞當中,排名前列的包括:信用卡、理財產品、電子銀行和貸款業務。

銀行業各項主要業務中:

關於“信用卡”的新聞最多,共有11407篇新聞,“興業銀行推出‘餓了麼’聯名信用卡”“民生銀行攜手若森數位推出不良人主題信用卡”等報導較多。

本月“理財產品”的新聞量排名第二,共有9954篇新聞,“‘雙節’將至 銀行理財收益看漲”“金融去杠杆繼續!銀行理財繼續收縮 同業類產品餘額大降31%”等報導較多。

本月“電子銀行”的新聞量排名第三,共有8761篇新聞,“電子銀行回歸場景1+1>2”“銀行業金融機構推廣電子智慧服務”等報導較多。

本月“貸款業務”的新聞量排名第四,共有8605篇新聞,“多地房貸利率上浮 買套房要多還款近20萬元”“9月一二線城市房貸利率全面上調 地產投資增速下行”等報導較多。

熱點分析

本月較受關注的政策及熱點事件有:

七部委全面叫停ICO 定性為非法集資

國辦發佈完善三反監管意見 研究擴大洗錢罪犯罪範圍

境外人民幣業務參加行在境內代理行的存款準備金取消

銀行間債市出新規 將於11月1日起施行

線上貸款存漏洞 監管出重拳圍剿“首付貸”

本月較受媒體關注的熱點事件有:

規範校園貸 銀行業正規軍要主動補位

銀監會:同業理財今年減少2.2萬億 股份制銀行同業資產大降45%

國務院公佈任命祝樹民為中國銀監會副主席

中俄討論推動雙邊本幣結算及深化銀行間合作

中國AI金融探路者峰會成功舉行 業界熱議金融科技

本月媒體熱議的危機案例解讀:

蘭州銀行推微信支付寶掃碼取款被指違規

馬東起訴浦發銀行侵權

南京銀行利潤迷局事件

在本報告完整內容中,慧科訊業對這三個負面事件的傳播情況、事件影響以及各方回應作了詳細解讀,並給出了專業的趨勢預測。由於篇幅限制,請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免費獲取整份報告內容。

本期小結

2017年9月,銀行業整體媒體新聞量下降,媒體關注點主要集中在政策動態和互聯網有關話題方面。後者中,銀行和金融業早已開始試水互聯網,但與此同時也帶來了不少的安全隱患。從本月的ICO被定性為非法集資並叫停、校園貸話題備受關注、蘭州銀行推手機掃碼取款僅一天就被叫停等事件看來,傳統銀行業想要搭上互聯網快車,可能還有許多彎路要走,一是銀行從業人員和部門缺少這方面的經驗和人才,另一方面,互聯網金融的監管缺乏是銀行業“聯網”之路面臨的一個很大的問題。

此外歷史罕見的上半年銀行業整體營收下滑的新聞,也是值得關注的動向。在閱讀了完整的行業報告內容後,相信您一定會有新的收穫。

(免責說明:本報告所有結論僅供參考,本報告不能作為公司戰略規劃以及投資研究決策的依據。)

如需下載整份報告,請點擊以下連結:

http://www.wisers.com.cn/resource_centre/free_trial?reportName&hmsr=Toutiao&hmpl=%E8%87%AA%E5%AA%92%E4%BD%93&hmcu=&hmkw=&hmci=

關於我們

Wisers

慧科訊業(Wisers)1998年成立於香港,是全球領先的全媒體大資料智慧商業情報方案專家。慧科訊業基於近20年的海量媒體資料積累,憑藉先進的人工智慧技術,通過科學的分析建模,為全球超過2500家客戶提供創新的產品服務和解決方案。慧科訊業始終致力於媒體大資料的商業應用,助力企業及機構客戶,提升品牌價值、優化傳播與行銷效果、強化聲譽管理、發掘市場情報、防範商業風險、輔助戰略決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