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合肥老四中裡的古老建築到底是什麼?

合肥老四中院裡有一組中國傳統建築,雕樑畫棟,古色古香,散發著濃烈的書卷氣。那就是文廟,古時叫廬州府學,是合肥歷史上第一所官辦的地市級學校,距今已有1100多年。

“廬州府學”始建於唐朝會昌年間,宋朝時一度改為景賢書院,一直到清朝乾隆年間重修改為學宮。據有關文獻記載,明朝時,四川省西充縣人馬金就任廬州知府後,特別重視教育,發展了景賢書院,培養才子。《中國人名大辭典》載文說:“馬金所至有惠政,民廟祀之。

”時稱“天下清廉第一”。

歷史上,“廬州府學”幾經興替,屢遭戰火。1853年,太平軍進攻合肥,一把火將“廬州府學”焚燒殆盡。後來,還是李鴻章的弟弟李鶴章重新將其修復。說起這段歷史,不得不說到李府和“廬州府學”的歷史淵源。李鴻章20歲時被廬州府學選為優貢,當時,李鴻章的父親李文安在京為官,他立即來信催促李鴻章北上準備來年的順天鄉試。李鴻章不負父望。第二年鄉試一舉高中,

但1845年的會試卻落了榜。在父親李文安的介紹下,李鴻章拜在曾國藩門下,學習經世之學,為以後的事業奠定了基礎。開始,曾國藩並沒有輕易答應李文安收李鴻章為弟子,要先看看李鴻章詩文功夫再說.李文安於是送上兒子的近作,其中有一首寫到:丈夫只手把吳鉤/意氣高於百尺樓/一萬年來誰著史/三千裡外欲封侯/出山志在登鼇頂/何日身才入鳳池/倘無駟馬高車日/誓不重回故里車/即今館閣須才日/是我文章報國年/馬是出群休戀棧/燕辭故壘更圖新/徧交海內知名士/去訪京師有道人。

曾國藩看後覺得李鴻章有大家氣魄,稱其“才可大用”。1847年,李鴻章考中丁未科二甲十三名進士,朝考改翰林院庶起士,以24歲的年齡便走完了八股考試的全過程。

我們姑且不去評價這位李大人的是非功過,但這位從“廬州府學”走出的“李合肥”的確在某種程度上為當時的合肥人爭了光,以至於有民諺雲:會說合肥話,就把洋刀挎。

新學興起後,“廬州府學”已經是一座空殼了。1929年,安徽省立第六女子中學遷入,當時曾以“朝曦讀書會”運動響應東北義勇軍抗日鬥爭而聞名一時,據說,安徽省委原第一書記曾希聖夫人余淑就畢業於合肥女中。

抗戰時,學校遷安立煌縣(今天的金寨縣),改稱“安徽省立立煌女子中學”,抗戰勝利後才遷回合肥,幾度易名,至1956年創辦完中時方定為“安徽省合肥市第四中學”。雖然校名屢經更迭,校園數次搬遷,但優良、嚴謹的辦學傳統卻流傳至今。

今天的學宮建築是2001年才新建的,移步學宮,古樸、雅典的古建築群赫然入目,穿青石鼓,拾級而上,臨“泮池”,過狀元橋,駐足大成殿下,左顧右盼,見書亭、狀元井和合肥市政府歷史遺跡標誌碑矗立在萬綠叢中。

所謂泮池就是學宮前的水池,也叫泮水。後來借指學宮,清朝時把考中秀才稱為入泮。過去拜謁文廟,首先進欞星門時要行禮。欞星原本稱靈星,是主管風調雨順的。宋代時,孺家把孔子與天相配,所以孔廟中都築有靈星門樓,用以祭祀孔子。演變到後代,人們覺得把祭祀靈星當作祭祀孔子十分勉強,又見門的形狀好像窗櫺,就把“靈星”改為“欞星”了;然後是過狀元橋,規矩是依此而行,暗喻可以源源不斷地考中狀元;再是向大成殿裡供奉的孔子牌位磕頭,求其保佑求學順利;最後是爬“筆架山”,並從狀元井裡汲一瓶水,傳說飲後可以文思泉湧。

筆架山的舊址就在學宮的西北角部分,是一座風化岩壘疊起來的小土山,《縣誌·傅郭城圖》標注為“筆架山”。有關專家介紹,筆架山原是潛山的一部分,從歷史遺留下來的資料和現存的地形地貌分析來看,歷史上潛山的占地範圍大致上應西起今環城西路的東側,東邊接近六安路的西側,北起淮河西路南側,南至安慶路北側的範圍內,這座小山自西元585年建立金鬥城以來,歷經近1500年的雨打風吹,加上地理環境變遷和人為挖山平地搞建設等因素,遂逐漸形成了“筆架山”和“衛山”兩個相互獨立的小山頭。上世紀40年代末50年代初,筆架山已經只是一個小土包了,高約5米,寬約25米,上面還有一間小房子。20世紀80年代建設城隍廟又佔用了一部分。其餘部分,于1986年建設蒙城路時鏟平,後來,合肥四中在筆架山的遺址上建起了教師宿舍樓。

今天的學宮建築是2001年才新建的,移步學宮,古樸、雅典的古建築群赫然入目,穿青石鼓,拾級而上,臨“泮池”,過狀元橋,駐足大成殿下,左顧右盼,見書亭、狀元井和合肥市政府歷史遺跡標誌碑矗立在萬綠叢中。

所謂泮池就是學宮前的水池,也叫泮水。後來借指學宮,清朝時把考中秀才稱為入泮。過去拜謁文廟,首先進欞星門時要行禮。欞星原本稱靈星,是主管風調雨順的。宋代時,孺家把孔子與天相配,所以孔廟中都築有靈星門樓,用以祭祀孔子。演變到後代,人們覺得把祭祀靈星當作祭祀孔子十分勉強,又見門的形狀好像窗櫺,就把“靈星”改為“欞星”了;然後是過狀元橋,規矩是依此而行,暗喻可以源源不斷地考中狀元;再是向大成殿裡供奉的孔子牌位磕頭,求其保佑求學順利;最後是爬“筆架山”,並從狀元井裡汲一瓶水,傳說飲後可以文思泉湧。

筆架山的舊址就在學宮的西北角部分,是一座風化岩壘疊起來的小土山,《縣誌·傅郭城圖》標注為“筆架山”。有關專家介紹,筆架山原是潛山的一部分,從歷史遺留下來的資料和現存的地形地貌分析來看,歷史上潛山的占地範圍大致上應西起今環城西路的東側,東邊接近六安路的西側,北起淮河西路南側,南至安慶路北側的範圍內,這座小山自西元585年建立金鬥城以來,歷經近1500年的雨打風吹,加上地理環境變遷和人為挖山平地搞建設等因素,遂逐漸形成了“筆架山”和“衛山”兩個相互獨立的小山頭。上世紀40年代末50年代初,筆架山已經只是一個小土包了,高約5米,寬約25米,上面還有一間小房子。20世紀80年代建設城隍廟又佔用了一部分。其餘部分,于1986年建設蒙城路時鏟平,後來,合肥四中在筆架山的遺址上建起了教師宿舍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