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一咳就是1個月,吃藥打針都不管用?多半是吃錯了止咳藥!

霜降一過,天氣逐漸變冷,寒冬將至,預示著“咳嗽高發季”的到來,

而且很多人一咳就是一兩個月,吃藥、打針根本不管用,使咳嗽遷延不愈、病情反復。

這是為什麼?亂用藥、自行診療是導致久咳不愈的根本原因。

秋冬咳嗽別亂用藥

先分清咳嗽類型

實際上,秋咳為秋天燥邪侵犯人體所致,盲目用不相干的感冒藥、抗生素等,會逐漸損耗人體正氣,加重病情。

中醫將咳嗽主要分為風熱咳嗽、風寒咳嗽、風燥咳嗽、痰濕咳嗽、久咳陰傷等類型,比如風寒咳嗽,用了涼藥,就像‘雪上加霜’,往往會用藥無效或拖延病情;又如風熱咳嗽,用了熱藥,則會‘火上澆油’,往往會加重病症。

因此,治療咳嗽,必須先分清咳嗽病因;選用中成藥時,因藥性不同,也有寒、熱、溫、涼之分,必須對症服用:

1寒性咳嗽

症狀表現:咳嗽有痰,咳痰稀薄色白、或有泡沫、量多,常伴有鼻塞、流鼻涕、頭痛、發熱怕冷、肢體酸楚等症狀。

選藥:應選用宣肺、散寒、化痰、止咳的中成藥,

如橘紅痰咳煎膏、蛇膽陳皮口服液、杏仁止咳糖漿、小青龍顆粒等。

2熱性咳嗽

症狀表現:特點是頻咳、氣粗、咽痛、咳痰稠黃或粘稠不爽,常伴有畏風、身熱、鼻流黃濁涕、口渴、頭痛等症狀。

選藥:應選用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的中成藥,常用的有急支糖漿、十味龍膽花顆粒、羅漢果止咳沖劑、蛇膽川貝露等。

3風燥咳嗽

症狀表現:乾咳無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咳出,或痰中帶有血絲、咽幹、鼻唇乾燥等。

選藥:應選用清肺燥兼宣肺疏表藥,如羚羊清肺丸、杏蘇二陳丸等。

4痰濕咳嗽

症狀表現:特點是咳聲重濁、痰多、痰黏膩或稠厚成塊、色白或帶灰色,進甘甜油膩食物可加重,伴有胸悶、食少、體倦、大便稀溏等症狀。

選藥:宜選用理肺健脾、寧嗽祛痰藥,如陳夏六君湯、二陳丸、半夏露、橘紅咳痰沖劑等。

5久咳陰傷

症狀表現:特點是久咳乾咳、咳聲短促、或痰中夾有血絲,常伴有午後顴紅潮熱、盜汗、神疲等。

選藥:應選用滋肺陰、除頑痰、生津液、降逆氣的藥,可選擇的有蜜煉川貝枇杷膏、百合固金丸、雞蘇丸、秋梨膏、養陰清肺膏等。

6過敏性咳嗽

對於氣候以及食物過敏引起的咳嗽,建議選用一些健脾補腎、提高免疫功能的中成藥,如黃芪顆粒等。

若秋天燥咳無痰、咽喉乾燥,可選用川貝枇杷膏等清熱化痰、潤肺止咳的藥。

國醫大師感冒方適用於秋冬風寒感冒

國醫大師王綿之老先生,從事中醫工作60餘年,對於風寒感冒,王老表示:“風寒感冒,西藥往往治標不治本,而一些中成藥又總是藥性太弱,最好的方法就是煎幾劑湯藥來吃,多吃幾次,一旦有感冒的苗頭就吃,就能把體質改變過來,使自身抵抗感冒的能力增強。”

王綿之教授有一個基本方:加味香蘇散,一方制宜,普遍適用於秋冬風寒感冒:

【藥方】取紫蘇葉 5 克,陳皮、香附各 4 克,炙甘草 2.5克,荊芥、秦艽、防風、蔓荊子各 3 克,川芎1.5克,生薑3片。

【製作】用水煎,溫服。

【作用】主治頭痛、鼻塞流涕,身體疼痛,發熱無汗。

【功效】針對感染風寒導致的感冒,特別適用於身體較弱的老人,或者小孩,以及婦女經期感冒。

這個方子還有個好處,有香附、陳皮、蘇葉,所以胃痛、胃脹、胃寒,又受了外感,同時感覺胃不舒服的,都可用此方,因為其還有理氣健胃的作用。

小妙招,巧止咳

穴位按摩

治療咳嗽的過程中,好的日常調理方式就是“錦上添花”,每天分別按壓太沖穴、三陰☆禁☆交穴、天突穴10-20次,每次按壓持續幾秒鐘,有鎮咳平喘的功效。

飲食保健

飲食注意清淡,多喝溫開水,用鹽水漱口,幫助呼吸粘膜修復,同時通過具有潤肺止咳、化痰平喘、清熱祛痰功效的食療,輔助治療或緩解咳喘症狀。

清燥咳食方推薦

杏仁燉雪梨:取甜杏仁15克,去皮打碎,雪梨1只洗淨去皮切片,同放碗內,加冰糖20克,放水適量,置鍋內隔水燉煮30分鐘即可服用,每天早晚各一次,連服3~5天。

川貝燉雪梨:取雪梨1只洗淨,橫斷切開,去核後放入川貝末6克,然後將兩瓣併攏,用牙籤固定,放入碗中加冰糖20克,放水適量,隔水燉煮30分鐘即可,吃梨喝湯,每日一次,連服3~5日。

川貝母冰糖汁:川貝母5克研末,冰糖20克同放碗內,加水150毫升,隔水燉煮20分鐘即可,早晚各一次,連服3~5次。

從事中醫工作60餘年,對於風寒感冒,王老表示:“風寒感冒,西藥往往治標不治本,而一些中成藥又總是藥性太弱,最好的方法就是煎幾劑湯藥來吃,多吃幾次,一旦有感冒的苗頭就吃,就能把體質改變過來,使自身抵抗感冒的能力增強。”

王綿之教授有一個基本方:加味香蘇散,一方制宜,普遍適用於秋冬風寒感冒:

【藥方】取紫蘇葉 5 克,陳皮、香附各 4 克,炙甘草 2.5克,荊芥、秦艽、防風、蔓荊子各 3 克,川芎1.5克,生薑3片。

【製作】用水煎,溫服。

【作用】主治頭痛、鼻塞流涕,身體疼痛,發熱無汗。

【功效】針對感染風寒導致的感冒,特別適用於身體較弱的老人,或者小孩,以及婦女經期感冒。

這個方子還有個好處,有香附、陳皮、蘇葉,所以胃痛、胃脹、胃寒,又受了外感,同時感覺胃不舒服的,都可用此方,因為其還有理氣健胃的作用。

小妙招,巧止咳

穴位按摩

治療咳嗽的過程中,好的日常調理方式就是“錦上添花”,每天分別按壓太沖穴、三陰☆禁☆交穴、天突穴10-20次,每次按壓持續幾秒鐘,有鎮咳平喘的功效。

飲食保健

飲食注意清淡,多喝溫開水,用鹽水漱口,幫助呼吸粘膜修復,同時通過具有潤肺止咳、化痰平喘、清熱祛痰功效的食療,輔助治療或緩解咳喘症狀。

清燥咳食方推薦

杏仁燉雪梨:取甜杏仁15克,去皮打碎,雪梨1只洗淨去皮切片,同放碗內,加冰糖20克,放水適量,置鍋內隔水燉煮30分鐘即可服用,每天早晚各一次,連服3~5天。

川貝燉雪梨:取雪梨1只洗淨,橫斷切開,去核後放入川貝末6克,然後將兩瓣併攏,用牙籤固定,放入碗中加冰糖20克,放水適量,隔水燉煮30分鐘即可,吃梨喝湯,每日一次,連服3~5日。

川貝母冰糖汁:川貝母5克研末,冰糖20克同放碗內,加水150毫升,隔水燉煮20分鐘即可,早晚各一次,連服3~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