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習特會”:在不確定性增加的世界,中美尋求更一致關係“定調”

習近平此次訪問芬蘭,除了將為中芬關係未來發展繪製藍圖外,還將為中歐合作注入新活力,發出中國支持“歐洲一體化”的信號; 而與美國總統特朗普舉行會晤,則有助於中美兩國在新時期找到更符合兩國關係發展需求和發展方向的定位

《中國新聞週刊》記者 |王齊龍 彭大偉

本文首發於中國新聞週刊雜誌新媒體平臺

4月4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搭乘專機從北京出發,橫跨歐亞大陸,前往西北端的芬蘭首都赫爾辛基,

對這個北歐國家展開為期3天的國事訪問。兩天后,將再次啟程,飛越大西洋到美國佛羅里達州的棕櫚灘縣,前往海湖莊園,同美國總統特朗普舉行中美元首會晤。這次行程,其飛行軌跡剛好環繞全球一周。

這是今年兩會結束後中國國家主席的首次外訪,也是在不確定性因素籠罩全球的背景下,中國最高領導人展開的重要外訪活動。

就在中國外交部正式對外發佈此次外訪活動消息前夕,

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定於當地時間3月29日啟動《里斯本條約》第50條,正式啟動“脫歐”程式。特朗普在3月28日簽發了行政命令,撤銷前任總統奧巴馬的“清潔能源計畫”。英國“脫歐”公投成功,以及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被視作2016年最大的兩起黑天鵝事件。而如今,這兩隻“黑天鵝”正不斷地對歐洲一體化和全球化,以及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等世界各國共識展開挑戰。

習近平此次訪問芬蘭,

除了將為中芬關係未來發展繪製藍圖外,還將為中歐合作注入新活力,發出中國支持“歐洲一體化”的信號。而與美國總統特朗普舉行會晤,則有助於中美兩國在新時期找到更符合兩國關係發展需求和發展方向的定位。

堅定支援歐洲一體化進程

“這將是芬蘭今年最重要的一次外國元首到訪。”3月23日,芬蘭《晚間新聞報》最先對外發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訪問芬蘭的消息。

今年是芬蘭獨立70周年,這份芬蘭第二大報刊如此形容中國領導人的來訪,可見芬蘭輿論的重視程度。

4月4日至6日習近平對芬蘭進行的國事訪問,是習近平就任中國國家主席以來首次訪問北歐國家,也是中國國家元首時隔22年再度訪問芬蘭。

中國外交部副部長王超3月31日在中外媒體吹風會上表示,訪問期間,習近平將同芬蘭總統尼尼斯托舉行會談,出席歡迎儀式、簽字儀式、共見記者和歡迎晚宴,

並會見芬蘭總理西比萊、議長洛赫拉。

而在2013年4月,芬蘭總統尼尼斯托也曾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是中國新一屆領導人上任後接待的首位歐洲國家元首。同年,芬蘭總理和議長也曾分別到訪中國。

王超指出,中芬兩國傳統友好。近年來,兩國關係發展勢頭良好。2013年,習近平主席同尼尼斯托總統就中芬構建和推進面向未來的新型合作夥伴關係達成重要共識,為中芬關係發展指明了方向。

中國前駐丹麥大使、曾長期從事中國對北歐外交工作的甄建國告訴《中國新聞週刊》,1950年10月中國和芬蘭建交以來,“無論國際上發生什麼樣的重大事件和變化,彼此國內發生什麼樣的事件,中芬關係一直保持穩定、健康發展的勢頭。這是具有特色的。”

甄建國認為,通過此次訪問,中芬兩國元首將在2013年所達成的共識基礎上,推動兩國關係達到一個新的更高的水準。

在甄建國看來,“面向未來的新型合作夥伴關係”的理念和構想,是中芬兩國對合作定位做出的清晰界定,是建立在兩國長期以來穩定健康向前發展的關係基礎上,也具有一定的示範作用。

如今,中國已經是芬蘭在亞洲最大的交易夥伴。中國駐芬蘭大使陳立在接受《中國新聞週刊》書面採訪時表示,兩國都處在經濟轉型升級的改革關鍵期,正積極致力於對接中國“十三五”規劃和芬蘭“2025發展願景”,也在打造“一帶一路”框架下的合作。

陳立談到,芬蘭地處“一帶一路”西北部延長線,在環波羅的海地區具有突出的區位、技術、資源和人才優勢,一直積極回應中方“一帶一路”倡議,並於2015年4月成為亞投行創始成員國。

甄建國表示,在北極合作問題上,芬蘭歡迎並支持中國成為觀察員國,並建議中國參與在北極鋪設光纖通信網路的計畫,建立“數位絲綢之路”,這都是具有新意、亮點的合作項目。

今年5月,芬蘭將接任北極理事會輪值主席。陳立表示,雙方都期望以此為契機,在北極科研、環境保護、交通運輸、旅遊等方面加強合作,共同保護北極地區穩定性,促進北極地區生態保護和可持續發展。

芬蘭作為北歐五國之一和歐盟成員國,習近平此次訪問芬蘭,除了將推動中國與芬蘭加強合作,也有望推動中國與北歐次區域合作,並延續今年他在瑞士達沃斯出席世界經濟論壇期間所強調的中方始終堅定支援歐洲一體化進程的立場。

並不多見的中美元首互動新模式

緊隨著芬蘭之行的被外界稱為“習特會”的中美兩國元首會晤,從一個多月前就吸引了全球目光的關注。

4月6日習近平抵達美國佛羅里達州與特朗普舉行會晤時,距離這位美國總統上任僅76天。中國國家元首為了一場會晤而前往美國,在中國的外交實踐中並不多見。

離會晤僅相隔4天,中國國務委員楊潔篪應約同美國國務卿蒂勒森通電話。此前,兩人為促成此次元首會晤曾頻繁溝通。

根據中國外交部發佈的消息,在通話中,楊潔篪形容即將在美國佛羅里達州海湖莊園舉行的“習特會”是“當前兩國關係中頭等大事”,對新時期中美關係發展、對促進亞太地區乃至世界的和平穩定繁榮具有重要意義。

蒂勒森也談到,兩國元首即將舉行的會晤對美中關係未來發展十分重要。美方將全力做好各項籌備工作,並願同中方一道,確保會晤取得重要積極成果。

美國當地時間1月20日,特朗普在華盛頓宣誓就職美國第45任總統後,習近平曾向其發了賀電。

當地時間2月1日晚,特朗普的女兒伊萬卡和5歲的外孫女阿拉貝拉出席了中國駐美國大使館舉辦2017歡樂春節-中國文化之夜活動。而一周後,特朗普致信習近平,感謝習主席祝賀其就任,並祝願中國人民元宵節快樂,雞年興旺。

2月10日,習近平同特朗普通電話,再次祝賀特朗普正式就任,感謝他向中國人民致以節日祝福。特朗普在通話中首度表明,美國政府堅持奉行“一個中國”政策。兩國元首在此次通話中也首度表達了對早日會晤的期待。

儘管特朗普在早前的競選總統期間在中國問題上顯得咄咄逼人,並在當選後曾與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通電話,但總體上,在他上任後的70多天裡,中美高層間互動頻繁。

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美國研究中心主任吳心伯告訴《中國新聞週刊》,美方比較早就提出來了會晤的意願,後來經過雙方領導人的排程來決定會晤行程。兩國領導人通過會晤,熟悉和瞭解對方,在這基礎上建立一個良好的工作關係,這對兩國關係未來的處理是非常重要。

近年來,“莊園會晤”成為中美元首互動的新模式。2013年6月,新上任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訪問拉美期間順道前往美國,在加州安納伯格莊園與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舉行了既不是國事訪問又不是工作訪問的會晤。

在短短兩天的行程中,習近平向美方提出了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的內涵,即“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

首次“莊園會晤”為接下來的中美良性互動奠定了基礎。2014年奧巴馬來華出席APEC北京峰會期間,中方為奧巴馬安排了在中南海瀛台與習近平私下交談的“瀛台夜話”。2016年9月在杭州舉行G20會議期間,習近平又邀請奧巴馬“夜遊西湖”。

而此次“習特會”的地點選在了特朗普的私人莊園海湖莊園,習近平也將是第二位受邀到訪這座“冬季白宮”的外國領導人。與此前到訪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不同,習近平此行預計不會與特朗普上演“高爾夫球外交”,更多的時間將專注於與特朗普會見會談。此外,習近平還將攜夫人彭麗媛出席特朗普總統和夫人梅拉尼婭舉行的歡迎宴會。

儘管特朗普上任還不足百天,其內政和外交政策仍處在調整期或適應期,但中國社科院美國所助理研究員刁大明告訴《中國新聞週刊》,此時較早地實現中美兩國元首會晤,能有效地降低美國新任總統調試期中的變數,甚至有望通過有利的、良好的開局,來塑造特朗普的對華政策向著比較積極的、穩健的、務實的,向著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方向發展。

中美兩國關係新的起點

當地時間3月31日,特朗普總統簽署了兩項行政令,內容是對造成美國巨額貿易逆差的原因進行調查。

儘管美國商務部長羅斯和美國國家貿易委員會主席納瓦羅都表示,這兩項行政命令並不是針對中國,但羅斯在接受美國媒體彭博社採訪時仍批評“中國是保護主義最嚴重的國家之一”,並稱“即使中國滔滔不絕談論自由貿易,兩國之間也存在固有的衝突。我們希望言行變得更加一致。”

“我們有大的問題(要解決)。”當地時間3月30日美國白宮發言人斯派塞在回答媒體關於美方期待通過“習特會”達成哪些目標時談到,從南海到貿易,再到朝鮮等涉及到國家安全和經濟安全問題,都將會被拿到兩國元首會晤上討論。

“兩個大國之間如果說沒有任何分歧,那也不現實。特別是隨著兩國利益的接觸面越來越廣,出現一些情況也是可能會有的。”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在3月31日的例行記者會上也回應說,“中美雙方現在都有一個共識,就是在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的基礎上,去尋求合作共贏。我想有這個共識就好辦。”而中國外交部副部長鄭澤光則形容即將舉行的兩國元首會晤將是兩國關係“新的起點”。

此前,3月19日,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接見了美國國務卿蒂勒森。蒂勒森特別談到,美方願本著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精神發展對華關係。而“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正是中方提出的“新型大國關係”的內涵。

同時,蒂勒森也轉達了美國總統特朗普總統對儘早舉行兩國元首會晤的期待,並希望有機會對中國進行訪問,為美中關係未來50年的發展確定方向。

刁大明向《中國新聞週刊》表示,這是特朗普政府目前為止一個總體積極的信號,顯示出特朗普政府對“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14個字原則的極大認同和肯定。換句話說,是認同以這14個字來形容或總結中美關係的現狀和未來的總體戰略方向。

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美國研究中心主任吳心伯也認為,特朗普政府的表態展現出一個積極的姿態,但現階段不能過度解讀。

吳心伯不久前在華盛頓期間有機會與特朗普執政團隊的官員就中美雙邊關係發展交換意見。在他看來,對這14個字的實質內涵,美方有不同的理解。

“裡面提到的‘互利共贏’。美方認為,因為中美經貿關係很長一段時間,都是中方獲益多,美方獲益少,所以今後要互利共贏,就要改變中美經貿的不平衡。這和中方對‘互利共贏’的理解並不一樣。”吳心伯告訴《中國新聞週刊》。

中美雙方在“相互尊重”上的理解分歧也較為明顯。中方認為,要相互尊重各自的核心利益。但美方講的“相互尊重”,是要以一種相互尊重的精神來打交道,不涉及到具體的所謂“核心利益”的討論。

在“習特會”舉行前夕,輿論也再次期待中美兩國會否就雙邊關係定位達成一致。

“雙方作為最大的發達國家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世界前兩大經濟體,確實應該對雙邊關係的現狀,和未來的長期發展方向,達成一種非常積極的清晰的、有戰略思考和戰略指導意義的共識。”刁大明說。★

為中芬關係發展指明了方向。

中國前駐丹麥大使、曾長期從事中國對北歐外交工作的甄建國告訴《中國新聞週刊》,1950年10月中國和芬蘭建交以來,“無論國際上發生什麼樣的重大事件和變化,彼此國內發生什麼樣的事件,中芬關係一直保持穩定、健康發展的勢頭。這是具有特色的。”

甄建國認為,通過此次訪問,中芬兩國元首將在2013年所達成的共識基礎上,推動兩國關係達到一個新的更高的水準。

在甄建國看來,“面向未來的新型合作夥伴關係”的理念和構想,是中芬兩國對合作定位做出的清晰界定,是建立在兩國長期以來穩定健康向前發展的關係基礎上,也具有一定的示範作用。

如今,中國已經是芬蘭在亞洲最大的交易夥伴。中國駐芬蘭大使陳立在接受《中國新聞週刊》書面採訪時表示,兩國都處在經濟轉型升級的改革關鍵期,正積極致力於對接中國“十三五”規劃和芬蘭“2025發展願景”,也在打造“一帶一路”框架下的合作。

陳立談到,芬蘭地處“一帶一路”西北部延長線,在環波羅的海地區具有突出的區位、技術、資源和人才優勢,一直積極回應中方“一帶一路”倡議,並於2015年4月成為亞投行創始成員國。

甄建國表示,在北極合作問題上,芬蘭歡迎並支持中國成為觀察員國,並建議中國參與在北極鋪設光纖通信網路的計畫,建立“數位絲綢之路”,這都是具有新意、亮點的合作項目。

今年5月,芬蘭將接任北極理事會輪值主席。陳立表示,雙方都期望以此為契機,在北極科研、環境保護、交通運輸、旅遊等方面加強合作,共同保護北極地區穩定性,促進北極地區生態保護和可持續發展。

芬蘭作為北歐五國之一和歐盟成員國,習近平此次訪問芬蘭,除了將推動中國與芬蘭加強合作,也有望推動中國與北歐次區域合作,並延續今年他在瑞士達沃斯出席世界經濟論壇期間所強調的中方始終堅定支援歐洲一體化進程的立場。

並不多見的中美元首互動新模式

緊隨著芬蘭之行的被外界稱為“習特會”的中美兩國元首會晤,從一個多月前就吸引了全球目光的關注。

4月6日習近平抵達美國佛羅里達州與特朗普舉行會晤時,距離這位美國總統上任僅76天。中國國家元首為了一場會晤而前往美國,在中國的外交實踐中並不多見。

離會晤僅相隔4天,中國國務委員楊潔篪應約同美國國務卿蒂勒森通電話。此前,兩人為促成此次元首會晤曾頻繁溝通。

根據中國外交部發佈的消息,在通話中,楊潔篪形容即將在美國佛羅里達州海湖莊園舉行的“習特會”是“當前兩國關係中頭等大事”,對新時期中美關係發展、對促進亞太地區乃至世界的和平穩定繁榮具有重要意義。

蒂勒森也談到,兩國元首即將舉行的會晤對美中關係未來發展十分重要。美方將全力做好各項籌備工作,並願同中方一道,確保會晤取得重要積極成果。

美國當地時間1月20日,特朗普在華盛頓宣誓就職美國第45任總統後,習近平曾向其發了賀電。

當地時間2月1日晚,特朗普的女兒伊萬卡和5歲的外孫女阿拉貝拉出席了中國駐美國大使館舉辦2017歡樂春節-中國文化之夜活動。而一周後,特朗普致信習近平,感謝習主席祝賀其就任,並祝願中國人民元宵節快樂,雞年興旺。

2月10日,習近平同特朗普通電話,再次祝賀特朗普正式就任,感謝他向中國人民致以節日祝福。特朗普在通話中首度表明,美國政府堅持奉行“一個中國”政策。兩國元首在此次通話中也首度表達了對早日會晤的期待。

儘管特朗普在早前的競選總統期間在中國問題上顯得咄咄逼人,並在當選後曾與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通電話,但總體上,在他上任後的70多天裡,中美高層間互動頻繁。

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美國研究中心主任吳心伯告訴《中國新聞週刊》,美方比較早就提出來了會晤的意願,後來經過雙方領導人的排程來決定會晤行程。兩國領導人通過會晤,熟悉和瞭解對方,在這基礎上建立一個良好的工作關係,這對兩國關係未來的處理是非常重要。

近年來,“莊園會晤”成為中美元首互動的新模式。2013年6月,新上任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訪問拉美期間順道前往美國,在加州安納伯格莊園與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舉行了既不是國事訪問又不是工作訪問的會晤。

在短短兩天的行程中,習近平向美方提出了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的內涵,即“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

首次“莊園會晤”為接下來的中美良性互動奠定了基礎。2014年奧巴馬來華出席APEC北京峰會期間,中方為奧巴馬安排了在中南海瀛台與習近平私下交談的“瀛台夜話”。2016年9月在杭州舉行G20會議期間,習近平又邀請奧巴馬“夜遊西湖”。

而此次“習特會”的地點選在了特朗普的私人莊園海湖莊園,習近平也將是第二位受邀到訪這座“冬季白宮”的外國領導人。與此前到訪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不同,習近平此行預計不會與特朗普上演“高爾夫球外交”,更多的時間將專注於與特朗普會見會談。此外,習近平還將攜夫人彭麗媛出席特朗普總統和夫人梅拉尼婭舉行的歡迎宴會。

儘管特朗普上任還不足百天,其內政和外交政策仍處在調整期或適應期,但中國社科院美國所助理研究員刁大明告訴《中國新聞週刊》,此時較早地實現中美兩國元首會晤,能有效地降低美國新任總統調試期中的變數,甚至有望通過有利的、良好的開局,來塑造特朗普的對華政策向著比較積極的、穩健的、務實的,向著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方向發展。

中美兩國關係新的起點

當地時間3月31日,特朗普總統簽署了兩項行政令,內容是對造成美國巨額貿易逆差的原因進行調查。

儘管美國商務部長羅斯和美國國家貿易委員會主席納瓦羅都表示,這兩項行政命令並不是針對中國,但羅斯在接受美國媒體彭博社採訪時仍批評“中國是保護主義最嚴重的國家之一”,並稱“即使中國滔滔不絕談論自由貿易,兩國之間也存在固有的衝突。我們希望言行變得更加一致。”

“我們有大的問題(要解決)。”當地時間3月30日美國白宮發言人斯派塞在回答媒體關於美方期待通過“習特會”達成哪些目標時談到,從南海到貿易,再到朝鮮等涉及到國家安全和經濟安全問題,都將會被拿到兩國元首會晤上討論。

“兩個大國之間如果說沒有任何分歧,那也不現實。特別是隨著兩國利益的接觸面越來越廣,出現一些情況也是可能會有的。”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在3月31日的例行記者會上也回應說,“中美雙方現在都有一個共識,就是在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的基礎上,去尋求合作共贏。我想有這個共識就好辦。”而中國外交部副部長鄭澤光則形容即將舉行的兩國元首會晤將是兩國關係“新的起點”。

此前,3月19日,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接見了美國國務卿蒂勒森。蒂勒森特別談到,美方願本著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精神發展對華關係。而“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正是中方提出的“新型大國關係”的內涵。

同時,蒂勒森也轉達了美國總統特朗普總統對儘早舉行兩國元首會晤的期待,並希望有機會對中國進行訪問,為美中關係未來50年的發展確定方向。

刁大明向《中國新聞週刊》表示,這是特朗普政府目前為止一個總體積極的信號,顯示出特朗普政府對“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14個字原則的極大認同和肯定。換句話說,是認同以這14個字來形容或總結中美關係的現狀和未來的總體戰略方向。

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美國研究中心主任吳心伯也認為,特朗普政府的表態展現出一個積極的姿態,但現階段不能過度解讀。

吳心伯不久前在華盛頓期間有機會與特朗普執政團隊的官員就中美雙邊關係發展交換意見。在他看來,對這14個字的實質內涵,美方有不同的理解。

“裡面提到的‘互利共贏’。美方認為,因為中美經貿關係很長一段時間,都是中方獲益多,美方獲益少,所以今後要互利共贏,就要改變中美經貿的不平衡。這和中方對‘互利共贏’的理解並不一樣。”吳心伯告訴《中國新聞週刊》。

中美雙方在“相互尊重”上的理解分歧也較為明顯。中方認為,要相互尊重各自的核心利益。但美方講的“相互尊重”,是要以一種相互尊重的精神來打交道,不涉及到具體的所謂“核心利益”的討論。

在“習特會”舉行前夕,輿論也再次期待中美兩國會否就雙邊關係定位達成一致。

“雙方作為最大的發達國家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世界前兩大經濟體,確實應該對雙邊關係的現狀,和未來的長期發展方向,達成一種非常積極的清晰的、有戰略思考和戰略指導意義的共識。”刁大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