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通過幾號發工資 能看出企業好壞嗎?

對於在職場打拼的工薪族,每月發工資的日子是最開心的,

工資是我們付出辛勤勞動後最直接的收穫,也是保證我們日常生活開銷最直接的經濟來源。

不同的企業,哪天發工資都不一樣,通過幾號發工資,能看出企業好壞嗎?企業最晚可以什麼時候發上月工資?法律對工資支付又有哪些規定?

員工的薪資,是固定工作關係裡的員工所得,具有發放上的時間規則的薪酬,是雇主或者法定用人單位依據法律規定或行業規定,

或根據與員工之間的約定,以貨幣形式對員工的勞動所支付的報酬。

根據《勞動法》規定,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工資分配應當遵循按勞分配原則,實行同工同酬。工資水準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逐步提高。

至於工資水準,法律規定,用人單位根據本單位的生產經營特點和經濟效益,依法自主確定本單位的工資分配方式和工資水準。

但是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的工資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

每個月發薪日不同 能看出企業的生態優劣嗎?

對於員工來說,當然希望發薪日越早越好。根據《雨露縱觀》文章總結,發工資的這一天,蘊藏了不同的企業生態,企業對員工的關心、認同、理念、價值都真實反映在發薪的這一天,可以說發薪日是企業生態的一個縮影。

以浙江為例,對於高科技企業,

每個月發薪日多在次月 5-10 日之間。為吸引人才,高科技企業除了高薪資外,福利體系也比較健全,年終一般會有 1-6 個月的工資作為獎金,優秀的員工還會有一定比例的期權和股份。

對於規模較大、管理較規範的境外上市企業,發薪日多在次月 10 日之前。如遇到發薪日與節假日、休息日衝突,多數企業會提前發放。年終獎一般會在次年初發放。而外資企業中,歐美企業是遵守中國法律的典範,

法定的節假日都會有,為員工提供的福利、待遇也較好,工資會在次月 10 日前發放,而且還會有節日禮金、過年紅包之類的人文關懷。